- 年份
- 2024(4966)
- 2023(7414)
- 2022(5959)
- 2021(5646)
- 2020(4663)
- 2019(10869)
- 2018(10199)
- 2017(20035)
- 2016(10041)
- 2015(11275)
- 2014(10757)
- 2013(11013)
- 2012(10235)
- 2011(9303)
- 2010(9481)
- 2009(9197)
- 2008(8364)
- 2007(7217)
- 2006(6261)
- 2005(6018)
- 学科
- 济(47774)
- 经济(47738)
- 业(27701)
- 管理(26294)
- 融(26101)
- 金融(26101)
- 银(23474)
- 银行(23468)
- 中国(23134)
- 行(22771)
- 企(22474)
- 企业(22474)
- 方法(20539)
- 数学(19095)
- 数学方法(19035)
- 财(14444)
- 制(13555)
- 贸(11840)
- 贸易(11827)
- 易(11688)
- 中国金融(11316)
- 农(11212)
- 业经(9704)
- 务(9678)
- 财务(9664)
- 财务管理(9648)
- 地方(9600)
- 企业财务(9365)
- 体(9085)
- 产业(8117)
- 机构
- 大学(143115)
- 学院(141020)
- 济(75545)
- 经济(74510)
- 研究(53954)
- 管理(51694)
- 中国(51493)
- 理学(43879)
- 理学院(43435)
- 管理学(43009)
- 管理学院(42757)
- 财(34754)
- 京(30129)
- 财经(28019)
- 经济学(27147)
- 科学(27066)
- 所(26009)
- 中心(25896)
- 经(25808)
- 经济学院(24640)
- 研究所(23595)
- 融(21451)
- 财经大学(21270)
- 金融(21068)
- 北京(19963)
- 院(19222)
- 农(19028)
- 银(19028)
- 银行(18353)
- 江(18303)
- 基金
- 项目(91264)
- 科学(73637)
- 基金(70783)
- 研究(68668)
- 家(61093)
- 国家(60666)
- 科学基金(52163)
- 社会(48282)
- 社会科(46284)
- 社会科学(46276)
- 基金项目(36049)
- 省(31027)
- 自然(30419)
- 教育(30006)
- 资助(29925)
- 自然科(29704)
- 自然科学(29697)
- 自然科学基金(29251)
- 划(27054)
- 编号(24962)
- 部(22532)
- 国家社会(22264)
- 中国(21848)
- 重点(21204)
- 发(20747)
- 成果(20676)
- 教育部(20053)
- 创(19451)
- 人文(18750)
- 性(18541)
共检索到223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宋旺
1996年本文第一作者曾分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给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十余年的金融改革,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有所改善?目前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能适应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主线,在重新度量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研究表明,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继续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促进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佳路径是市场的双向开放。
关键词:
金融资产结构 货币化 金融深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本文试图分析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一、金融资产总量金融深化的首要标志,是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相对于社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这意味着,与实物交换和计划分配相反,社会交易活动和投资更多地通过货币或各种金融资产来实现。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的状况可见表1。表1显示,在这13年中,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增加了12.4倍;新增了六大类金融工具: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的存款与贷款,城市信用社存款与贷款、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可以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易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概况中国金融资产主要分为: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表1列出了1978、1986、1991、1995年中国主要金融资产分布情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姜维俊
本文采取实证与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从1996~1997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变动状况入手,通过与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中国金融深化的进展程度和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对1998~2000年金融资产构成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且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金融资产结构是研究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笔者曾在1996年和2008年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继续定位于比较金融研究,对过去十几年来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最新变化进行分析,并从资源配置和风险承担角度,以"谁在承担风险"和"由谁承担风险更好"为主线,测度金融资产风险承担者的分布,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及相关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本文试图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关联起来,通过金融资产结构变化这个视角,阐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较快,金融资产风险向银行部门集中。针对这一问题,须着力稳住宏观杠杆率,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直接融资,让市场主体能够自我决策、自担风险并获得相应收益,由此在保持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长秋
金融资产按大类可分为银行金融资产和非银行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及其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以便进一步改善金融资产结构 ,提高金融对经济的贡献度
关键词:
金融资产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扈文秀 韩仁德 卢妮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选择的实践经验,运用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数据,从无风险资产的四个方面属性对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及交易所回购市场等三大资金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中选择回购期限为3-7天的债券回购等金融工具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资产以及利用R07D(加权)平均利率来估计金融定价中的无风险利率更加具有科学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昌文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和转型成为金融监管部门无法回避的现实。自其成立以来就在不断进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探索,以商业化经营为出发点,以债各重组、资产管理为重点,逐步发展成为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国有资产管理功能的全能型金融投控公司是其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转型 出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王维安
为了防范并有效化解国有银行长期积累的巨额金融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 ,中国政府于 1 999年起陆续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集中处置从国有银行剥离的 1 .4万亿元金融不良资产。几年的运作实践表明 ,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也是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战略举措。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债转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叙果 范从来 冯彩
本文从财富效应理论出发,运用E-G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探讨中国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结论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本身的特点以及金融约束的存在,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在中国不明显;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导致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但汇率变动效应的不完全使得经常项目盈余反而上升。本文认为必须稳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提高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促进消费以减少经常项目长期盈余;同时,刺激内需以提高私人消费,增加进口,实现经常项目相对平衡;升值无助于消除经常项目盈余,中国不应让人民币升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其务 曹啸 郑震龙 阎素萍 姚景源 夏小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艳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序怀 蒋序标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的发展变化,提出了居民金融资产总量的发展态势和分布特征,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规律,通过国际比较剖析了当前我国居民金融资总量发展及其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文章最后就促进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发展和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居民金融资产 结构 比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元龙
维护对外资产安全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对外金融资产安全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维护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债务危机的恶化是美国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国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问题不断恶化的结果,表明美国已开始进入由盛而衰的下行通道。然而,由于美国依然是全球实力最强的国家,尤其是创新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例如,美国首发专利在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