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5)
2023(8197)
2022(6822)
2021(6609)
2020(5559)
2019(12802)
2018(12495)
2017(23771)
2016(12687)
2015(14299)
2014(14146)
2013(13896)
2012(12961)
2011(11646)
2010(12018)
2009(11660)
2008(11138)
2007(9724)
2006(9130)
2005(8760)
作者
(33105)
(27431)
(27147)
(26518)
(17519)
(13080)
(12496)
(10729)
(10383)
(9875)
(9602)
(9222)
(8955)
(8833)
(8656)
(8620)
(8010)
(7907)
(7850)
(7383)
(7096)
(6605)
(6472)
(6266)
(6221)
(6073)
(6046)
(5791)
(5494)
(5462)
学科
(52468)
经济(52398)
管理(35887)
(34906)
(29317)
企业(29317)
(26754)
金融(26754)
中国(25906)
(25224)
银行(25223)
(24426)
(19978)
方法(19327)
(18540)
数学(17533)
数学方法(17328)
(14332)
(12838)
贸易(12823)
(12760)
财务(12730)
财务管理(12699)
(12661)
企业财务(12141)
业经(12030)
(11966)
中国金融(11338)
体制(10348)
地方(10254)
机构
大学(171480)
学院(169834)
(84130)
经济(82643)
研究(65918)
中国(61829)
管理(60139)
理学(49397)
理学院(48873)
管理学(48272)
管理学院(47954)
(44145)
(37655)
科学(33126)
财经(33095)
(33059)
中心(31587)
(30211)
研究所(29078)
经济学(28503)
北京(25645)
经济学院(25547)
(25272)
财经大学(24729)
(23571)
(23121)
(23088)
(22630)
金融(22239)
银行(22222)
基金
项目(100158)
科学(79594)
研究(78534)
基金(74802)
(64045)
国家(63526)
科学基金(54009)
社会(52364)
社会科(49862)
社会科学(49852)
基金项目(37786)
教育(35678)
(35184)
资助(32023)
自然(31021)
编号(30465)
(30331)
自然科(30320)
自然科学(30314)
自然科学基金(29791)
成果(27393)
(24510)
重点(23290)
中国(23289)
国家社会(23180)
(22446)
(22257)
课题(22010)
教育部(21867)
(21184)
期刊
(96372)
经济(96372)
研究(64979)
中国(40938)
(37966)
金融(37966)
(35945)
管理(24712)
(22568)
科学(20538)
学报(20436)
教育(19526)
财经(17863)
大学(16832)
经济研究(16790)
(15493)
学学(15490)
农业(14171)
技术(13259)
(13175)
问题(12848)
业经(12558)
国际(12490)
世界(11505)
理论(9115)
会计(8825)
(7955)
技术经济(7886)
经济问题(7802)
统计(7644)
共检索到293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频  
改革以来,我们过份强调行政性分权.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宏观约束机制,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和新旧体制的碰撞.加大了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金融宏观调控效果难尽人意.笔者认为,影响我国金融调控作用的发挥,存在着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第一,融资机制:扩张有余、紧缩不足、缺乏弹性。当前,我国融资机制的主要特征:一是专业银行在资金来源上过份依赖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在资金上的依赖程度,可以用专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占中央银行向专业银行贷款的比重来衡量.据80年代统计.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占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比重.美国为1372%、英国为836%、西德为230%、法国为427%、日本为18%.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作者认为2013~2020年的中国金融改革应遵循5项原则: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改进金融监管;包括12个重点领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改革,保险业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逻辑,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汇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书中以上述12个重点领域为经,以5项原则为纬,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路进行了详尽论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友  
加入WTO之后的中国金融新开放,带来了货币政策调控能力减弱、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效力弱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效性降低和货币政策内外均衡目标难以兼顾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需要对现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杰  
作者在本文中,分析了现行中央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弊端,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金融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唐文进  谢海林  
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有:经济增长存在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进展有限;通胀压力并未解除,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货币供应量指标偏离"三性"原则;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金融风险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国际收支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足;房地产调控高度依赖行政手段;金融宏观调控工具效力受限制。为此,必须调整金融宏观调控的战略导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合理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丰富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加快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配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志刚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民间融资作为一种"体制外"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2002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扩张周期中,民间融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民间融资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定认同。本期我们约请了高校和金融界的专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民间融资进行深度解析,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读者关注、思考、分析和讨论民间融资问题。本期重点关注:民间融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向东  张立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作者认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八“化”——资金配置市场化、业务范围国际化、经营管理企业化、金融杠杆管理自由化、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商业化、金融产权股份化、金融调控间接化、业务操作电子化。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思路:重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资金管理制度,加快资金商品化和配置市场化的改革步伐;放松管制,拓展业务;创新机制,加快银行企业化、股份化改革进程;转变中央银行的管理手段,强化宏观金融调控职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尚进  
金融改革要成功,需要重视配套改革,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意前提条件;汇率市场化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持续的实际汇率高估的风险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有五个要点。第一,金融改革要成功,不能只谈金融改革,而要重视配套改革。第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及其配套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第三,要避免金融危机,需要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第四,如果要打乱改革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召  
利率政策通常作为总量政策出现,但利率调整对宏观调控中出现的结构问题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利率水平难于变动,很大程度是因为信贷管制束缚了手脚。在汇率体制改革方面,开放资本项目和放开汇率浮动区间是一对互动环节,但目前放开浮动区间已经大大落后于开放资本项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建忠  韩英  齐永兴  
金融脆弱性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通过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解决实现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通过对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基本观点、金融脆弱性的根源以及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对金融脆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金融结构问题是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金融结构高度化与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不同步;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金融产业结构不协调;金融市场结构不均衡;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金融监管结构不适宜。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金融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效率低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阮绪洲  
中国金融调控制度:变革要求与制约因素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阮绪洲伴随中国经济改革出现的经济、金融的市场化拓展,使得主要通过计划指标和现有再贷款工具来对信贷规模进行调控的金融宏观调控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在金融市场发展已经形成一定基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谢平  杨硕  
我国已经形成了各种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的金融交叉业务模式,金融体系愈加复杂,相继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本文以当前金融体系和监管中存在的十二个热点问题为主线,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的争议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厘清了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目标,并在总结评价当前热议金融监管模式基础上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本文核心观点为,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核心,也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国内外监管经验也表明并不存在最优金融监管范式,每种金融监管模式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监管也并非越统一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越好,关键要厘清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常军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金融业,特别是部分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的推进,税收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现行税制中的一些矛盾开始显现,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业的税制现状,提出我国金融业税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革的初步建议,最后指出金融企业税收政策调整需要妥善处理好的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