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1)
2023(13267)
2022(10867)
2021(10199)
2020(8321)
2019(19027)
2018(18109)
2017(35151)
2016(18620)
2015(20472)
2014(19896)
2013(19876)
2012(18449)
2011(16917)
2010(16637)
2009(15639)
2008(14684)
2007(12725)
2006(11395)
2005(10443)
作者
(52680)
(43817)
(43642)
(41700)
(27881)
(21090)
(19725)
(17041)
(16946)
(15491)
(15116)
(14386)
(14038)
(13885)
(13877)
(13693)
(13058)
(12759)
(12683)
(12642)
(10938)
(10809)
(10640)
(10111)
(9905)
(9805)
(9534)
(9316)
(8722)
(8712)
学科
(77397)
经济(77323)
(52216)
管理(51833)
(41065)
企业(41065)
方法(33721)
数学(31090)
数学方法(30853)
中国(29665)
(27765)
金融(27765)
(26021)
银行(25985)
(25195)
(22550)
(22476)
(20333)
贸易(20318)
(19984)
(19158)
业经(16648)
地方(15163)
农业(14794)
(13714)
财务(13689)
财务管理(13669)
(13322)
企业财务(13100)
(12429)
机构
大学(261047)
学院(261034)
(123557)
经济(121536)
管理(98970)
研究(95227)
理学(85450)
理学院(84570)
管理学(83421)
管理学院(82974)
中国(81414)
(56501)
(53995)
科学(53920)
(47531)
(46142)
财经(45091)
中心(44799)
研究所(43344)
(41367)
经济学(40661)
业大(37661)
经济学院(36919)
(36555)
农业(36391)
北京(34502)
财经大学(33930)
(33803)
(30596)
(30369)
基金
项目(174573)
科学(138885)
基金(131416)
研究(124864)
(115977)
国家(115069)
科学基金(98154)
社会(84302)
社会科(80437)
社会科学(80422)
基金项目(68185)
(64439)
自然(62285)
自然科(60956)
自然科学(60935)
自然科学基金(59951)
教育(55989)
(55670)
资助(54788)
编号(47134)
(40412)
重点(39745)
(38416)
成果(37808)
(37051)
国家社会(36674)
教育部(34954)
创新(34847)
科研(33714)
中国(33710)
期刊
(127826)
经济(127826)
研究(82522)
中国(49435)
(44711)
金融(44711)
(41428)
学报(41276)
(41212)
科学(38425)
管理(35764)
大学(31481)
学学(30235)
农业(27257)
经济研究(23848)
财经(23023)
(19873)
业经(19409)
教育(19382)
技术(18673)
(17488)
问题(17007)
国际(16567)
(14817)
世界(14658)
技术经济(12552)
理论(12246)
统计(11854)
商业(11763)
(11325)
共检索到396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雷  
选取1993~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的金融结构弱化了信贷传导、货币供给量传导、汇率传导的效果,但在利率传导与资本市场传导过程中金融结构未起到显著影响。然后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以及进一步优化调整目前中国金融结构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卫东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选取信贷量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VEC模型,得到了信贷、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信贷量与国民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国强  张建华  
文章利用VECM模型构建了我国的金融状况指数,并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检验,发现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在当前金融市场频繁波动、资产价格急剧变化的市场条件下,对通货膨胀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测。这表明资产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然而,当利用金融状况指数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传递渠道进行分析时,却发现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资产价格对产出的影响不大。因此,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可以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但由于资产价格在传导过程反应不足,目前还暂不能将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实际操作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发挥关键在于传导。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并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差异,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影响;进一步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畅通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有助于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传导效果,减少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垚   李帅   战明华  
通过构建CGE模型,本文提出了数字金融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两大环节”“三个机理”的观点。其中,“两大环节”指传导要经历短期利率影响长期利率,长期利率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两大环节;“三个机理”指数字金融通过影响利率预期期限结构、企业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及企业的信贷配给状况,进而作用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三个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数字金融通过“两大环节”强化了货币政策的利率渠道传导效果;二是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利率期限结构预期假说的成立,显著减弱了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相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数字金融对利率渠道传导具有独立的效应,说明数字金融对降低金融市场摩擦具有独立功能,但数字金融的不同特征对其作用的发挥显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数字技术和市场化制度改革需协调推进等政策建议,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健全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针竹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背景下,以货币政策作为切入点,经由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渠道,构建货币政策作用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逻辑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经由各传导渠道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各传导渠道存在中介效应,传导通畅程度不同。公司性质和负债程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以及传导渠道的中介效应。不同类型主体对货币政策变动敏感度不同,应针对其特征,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司应改善内部环境,在货币政策变动时保持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崔满红  
作为货币政策体系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保费收入、股本融资以及银行信贷规模等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了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重要影响。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发现保费收入、股本融资等区域金融结构间的变量差异在统一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着非对称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效应。改善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提高货币政策传达的效率,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完善区域间巨大的金融结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张宇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张宇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构建涵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三组方程,考察了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业双向开放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具有显著非对称性。在产出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显著强化了利率产出效应,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弱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产出效应;在价格效应方面,对外开放度提高弱化了利率的价格效应,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而对内开放度提高对货币供给、利率及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影响均不显著;在结构效应方面,对内开放度提高对利率变动结构效应作用不显著,对内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均显著强化了货币供给和汇率变动的结构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谷慎  汪淑娟  胡耀平  
基于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和麦克杜加尔模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厘清了美国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异质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TVP-SV-FAVAR模型,以中美两国2005年8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有显著影响,其主要通过贸易和资本渠道作用于中国金融稳定,且其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2)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整体上不利于中国金融稳定,其不利影响在政策实施后期逐渐减弱;(3)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前期有利于中国金融稳定,实施后期不利于中国金融稳定,且近年来,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强。本文对中国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抵御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进而维护中国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红  郭丹  张佳睿  
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信心与投资理论模型表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会导致低投资。货币政策冲击会显著影响经济主体信心,经济主体信心与实际产出正相关。货币政策传导的投资者信心渠道比消费者信心渠道更有效。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经济基本面和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关注如何恢复、增强和调节经济主体信心,以形成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政策传导效果;同时,经济主体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依赖于其对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认知,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的声誉、政策制定者与经济主体的沟通等因素能引导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期,稳定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邝希聪  
以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2010~2017年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贫困率考察减贫效应,并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哑变量回归法控制片区和县区固定效应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引导下金融减贫的作用机理、路径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交互作用的减贫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均能有效地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降低贫困发生率;在交互项作用下,货币政策对金融发展减贫的引导作用并不显著,而更多地体现在支持金融发展上;货币政策的减贫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在金融发展更好的地区更能有效惠及贫困人口,减贫效果更加显著。建议完善贫困地区"政府搭台央行主导金融机构唱戏"的普惠金融政策设计,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金融减贫的针对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莉萍  
近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在县级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了阻滞,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正确实施。突出反映在县域金融运行中的三个难点,即: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民贷款难以及县域信贷萎缩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难题,疏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切实履行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炘  张哲  
衍生产品是20世纪后期最重大的金融创新,衍生产品惊人的增长速度和OTC市场上有限的透明度引起了其在现代金融市场上作用的热烈讨论。其对金融市场和货币传导机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分析了这一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吴燕生  戴朝忠  张景智  
互联网金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高速发展,但与其发展速度相背离的是,互联网金融不仅存在监管不全面等问题,还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模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影响货币供求和社会信用,削弱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使得货币政策效应的随机性和内生性增加,进而削弱政策实施的可控性和准确性。为此,本文就消除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不良影响,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和有效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