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5)
2023(18463)
2022(15528)
2021(14698)
2020(12359)
2019(28036)
2018(27475)
2017(52291)
2016(28114)
2015(31292)
2014(30342)
2013(30138)
2012(27640)
2011(25014)
2010(24909)
2009(23055)
2008(21752)
2007(18995)
2006(16575)
2005(14691)
作者
(80897)
(67331)
(66854)
(63506)
(42735)
(32345)
(30062)
(26285)
(25603)
(23797)
(22887)
(22770)
(21374)
(21319)
(20875)
(20734)
(20025)
(19826)
(19330)
(19247)
(16769)
(16554)
(16246)
(15195)
(15138)
(14899)
(14865)
(14685)
(13515)
(13364)
学科
(109835)
经济(109723)
(80298)
管理(80274)
(66666)
企业(66666)
方法(49387)
数学(42995)
数学方法(42596)
中国(36480)
(29896)
(28802)
(28574)
金融(28573)
(27316)
银行(27242)
(26266)
业经(25251)
(23843)
技术(23496)
(23460)
(22906)
贸易(22887)
地方(22398)
(22343)
农业(20416)
(18390)
财务(18321)
财务管理(18295)
理论(18108)
机构
大学(393208)
学院(390226)
(162296)
经济(159113)
管理(152729)
研究(136974)
理学(132717)
理学院(131227)
管理学(129084)
管理学院(128402)
中国(107281)
科学(84727)
(84222)
(71413)
(68973)
(68575)
研究所(63473)
中心(62616)
业大(61196)
财经(58001)
(55086)
农业(54084)
北京(53483)
(53067)
经济学(50195)
(49497)
(49299)
师范(48891)
经济学院(45418)
(44869)
基金
项目(272138)
科学(213546)
基金(198489)
研究(195277)
(175690)
国家(174254)
科学基金(148389)
社会(124686)
社会科(118410)
社会科学(118378)
基金项目(105239)
(105046)
自然(96707)
自然科(94521)
自然科学(94493)
自然科学基金(92864)
(89152)
教育(88725)
资助(81191)
编号(77012)
重点(61648)
成果(61482)
(60183)
(60065)
(58484)
创新(55736)
课题(53470)
国家社会(52310)
科研(52008)
教育部(51278)
期刊
(169485)
经济(169485)
研究(115544)
中国(76679)
学报(67346)
(61461)
科学(60694)
管理(56120)
(52548)
大学(50431)
学学(47747)
(44300)
金融(44300)
农业(42079)
教育(41236)
技术(33211)
经济研究(29105)
财经(28516)
业经(26627)
(24579)
(23194)
问题(21886)
科技(21330)
技术经济(19768)
(18455)
(18419)
图书(18303)
理论(18138)
业大(17301)
世界(16946)
共检索到572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雅婷  
金融结构能否推动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资本市场结构三大维度来表征金融结构,使用VAR模型探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不均衡和资本市场结构的比重不平衡导致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融资结构(力度最强)和资本市场结构变动将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冲击,银行业结构变动(力度最弱)将对技术创新产生负向冲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伍琴  王培  
本文使用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东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绩效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与中部相比,差异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志勇  张杰  
文章通过对金融结构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微观机制的分析,运用中国1980~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都说明金融结构和自主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金融结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文章提出:应该把金融发展目标集中于改善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以及加强对金融体系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方面,才能够更加有利于金融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微  惠宁  
本文以创新模式差异为切入点,探讨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对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引进模仿创新而言,银行是适宜的融资渠道;对于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新而言,金融市场是更优的选择,但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对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跨越一定的门槛时,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才能够被有效释放,同时这种门槛效应亦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有赖于金融结构的适时调整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千慧雄  安同良  
本文从创新结构的视角出发,构建适应性金融结构模型,同时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中国金融结构与创新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发现: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与创新风险、股权融资效率负相关,与创新潜在价值、债权融资效率正相关;当参数发生变化时,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有一个从纯债权融资到债权融资主导、股权融资主导、纯股权融资的连续演化过程;当前中国创新结构已转型为高风险的R&D和产品创新为主,以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已不能适应创新结构的升级。因此,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风险包容性与承担能力更强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金融抑制和资本扭曲指标并测算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中国金融抑制、资本扭曲及其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和资本扭曲均显著抑制了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资本扭曲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作用效果受到金融抑制程度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资本扭曲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资本扭曲是金融抑制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作用路径,从而验证了金融抑制→资本扭曲→技术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原  朱淑珍  陈炜  
基于系统理论,识别碳市场创新环境和产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碳市场创新过程结构模型是认识碳金融创新内部、外部作用机制和系统运行本质的基础。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和熵值法进行碳市场宏观环境和产出的关联性分析,甄别碳市场宏观环境关键指标,揭示碳市场创新系统内部产出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为碳市场发展的进一步探讨提供理论基础和半开放式的研究平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健  林文浩  
本文汇总19792015年中国金融创新事件,编制中国金融创新的结构指数。指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创新的总体结构日趋复杂和成熟;6种创新形式对创新结构变化的累计贡献更加趋同与稳定。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创新的探索是推动金融创新结构变化的持续动力;重大改革决策、对外开放和科技进步促进金融创新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抑制金融创新的结构变化。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需要深化改革,营造更适宜内生性金融创新的环境,开展更多金融原始创新,重点推动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并关注创新时机和窗口期的选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健  林文浩  
本文汇总1979~2015年中国金融创新事件,编制中国金融创新的结构指数。指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创新的总体结构日趋复杂和成熟;6种创新形式对创新结构变化的累计贡献更加趋同与稳定。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创新的探索是推动金融创新结构变化的持续动力;重大改革决策、对外开放和科技进步促进金融创新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抑制金融创新的结构变化。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需要深化改革,营造更适宜内生性金融创新的环境,开展更多金融原始创新,重点推动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并关注创新时机和窗口期的选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研  李俊青  
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一直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金砖五国"中也处于较低水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在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在微观上限制居民跨期消费,削弱个体的长期福利。形成金融结构的内生原因有哪些,金融结构在演化过程中又受何种因素影响,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何,都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从经济治理的角度,引入产业创新这一影响因素,采用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广义矩估计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分析中国金融结构的成因,并考察经济治理对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结构内生于经济治理的安排,公序或私序发达的地区往往分别伴随着市场导向型和银行导向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结构;产业创新在经济治理与金融结构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规则型治理和关系型治理由于产权保护力度的差异而分别鼓励和抑制了产业创新,即经济治理通过影响产业创新进而影响金融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国华  刘林涛  常鑫鑫  
资金是企业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资金获得的难易程度和使用成本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总的来看,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金融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本文利用中国1991~2009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最快。中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时滞。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更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国华  刘林涛  常鑫鑫  
利用1991—2009年我国的相关数据,以专利数量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代理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协整模型对我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水平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速度最快;我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存在时滞。提出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更有利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伍琴  
从金融功能出发,分析了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于银行中介的风险内部化,且在信息处理上不能反映存款人的不同观点,使其不适合为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科技产业融资;而金融市场有利于投资者通过资产组合分散风险,且能提供表达不同投资者不同意见的机制,使其更能支持技术创新。这一结论已为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所证实。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原因,并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鸣  鞠晓峰  赵晓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与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整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运行的日趋市场化,中国的金融结构也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储蓄主体由政府变为居民,居民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其中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存款)。这一特定金融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显示了我国整体金融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