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6)
2023(9451)
2022(7497)
2021(7153)
2020(5618)
2019(12909)
2018(12103)
2017(23283)
2016(11945)
2015(13315)
2014(12832)
2013(12841)
2012(11812)
2011(10666)
2010(10687)
2009(10356)
2008(9223)
2007(7943)
2006(7198)
2005(6810)
作者
(32071)
(26494)
(26492)
(25461)
(16792)
(12623)
(11919)
(10389)
(10224)
(9233)
(9189)
(8864)
(8593)
(8413)
(8406)
(8182)
(7840)
(7676)
(7637)
(7075)
(6783)
(6450)
(6251)
(6034)
(6013)
(5873)
(5798)
(5402)
(5269)
(5262)
学科
(53921)
经济(53882)
(32040)
管理(30733)
(26042)
金融(26041)
(25349)
企业(25349)
中国(25220)
(23579)
银行(23570)
(22946)
方法(21992)
数学(20373)
数学方法(20193)
(14887)
(14821)
(14700)
(13078)
贸易(13063)
(12903)
业经(11988)
地方(11570)
中国金融(11321)
农业(10018)
(9910)
(9440)
财务(9406)
财务管理(9393)
企业财务(9039)
机构
学院(167149)
大学(167141)
(83501)
经济(82245)
研究(62155)
管理(60755)
中国(56232)
理学(51994)
理学院(51461)
管理学(50841)
管理学院(50544)
(38071)
(34768)
科学(32775)
财经(30766)
(29870)
中心(29488)
经济学(29108)
(28267)
研究所(27203)
经济学院(26317)
(23558)
财经大学(23224)
北京(22768)
(22404)
(22195)
(22035)
金融(21657)
业大(19896)
(19781)
基金
项目(110362)
科学(88455)
研究(83311)
基金(83285)
(72082)
国家(71530)
科学基金(61324)
社会(57118)
社会科(54583)
社会科学(54570)
基金项目(42296)
(39810)
教育(37278)
自然(36048)
自然科(35267)
自然科学(35260)
资助(35001)
自然科学基金(34702)
(34133)
编号(31517)
(26196)
成果(26043)
(25521)
国家社会(25504)
重点(25451)
中国(24409)
(23649)
教育部(23162)
课题(22451)
创新(22277)
期刊
(86816)
经济(86816)
研究(56037)
(33235)
金融(33235)
中国(32257)
(27725)
管理(22987)
科学(22615)
学报(22598)
(22527)
大学(18402)
学学(17588)
经济研究(16443)
财经(16078)
农业(14659)
(14033)
教育(13660)
技术(12950)
业经(12214)
(12168)
问题(11744)
国际(11284)
世界(10719)
技术经济(8139)
(7845)
统计(7799)
理论(7430)
经济问题(7171)
现代(7098)
共检索到258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海英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的欧债危机相继爆发,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增长乏力的经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面临挑战的公共财政,以及资本外流等问题使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困境。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地回归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那种稳定状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更好地实现金融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子荣  
适宜的金融结构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言。当前的共识是,中国股市发展相对不足,应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虽然中国有大量新兴企业急需获得上市融资以支持其研发与创新,且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和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样本期内中国金融结构中股市融资占比的提高并没有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尚存在前提条件,只有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和调整金融结构才能够真正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人友  徐鹏  
2015年以来,我国开始将金融租赁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促进了金融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股东依赖度高、业务模式简单、投资标的集中、人才储备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金融租赁行业需要采取深化市场化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准确战略定位、培育创新型团队、完善风控机制、加强境内外并购、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继兵  李舒谭  
科技引领的金融创新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具有其独特性,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监管不到位、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纵向历程回顾和中美金融科技发展的横向比较,总结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不足,探寻适合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以期引导中国金融科技的健康成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苡  
金融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会影响到对外贸易的结构,还会影响到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发展。在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优化路径,以期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人友  徐鹏  
2015年以来,我国开始将金融租赁放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促进了金融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股东依赖度高、业务模式简单、投资标的集中、人才储备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金融租赁行业需要采取深化市场化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准确战略定位、培育创新型团队、完善风控机制、加强境内外并购、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斌  林信达  胡文骏  
对金融业征收标准增值税是世界性难题。由于无法在金融业推行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的方法,在金融业推行标准增值税不可行。如果非要在金融业推行增值税,这个增值税只能采用账簿法,即通过账簿法确定税基,按照单一税率对特定税基课税,不予进项税额抵扣,金融服务接受者也不能就其购买的金融服务获得进项增值税抵扣。本文建立单一双层博弈模型,说明金融业垄断的特性,论证金融业并不存在税负过重的情况,提出中国金融业"营改增"应遵循中性原则和保持原税负不变原则。建议的解决方案是按账簿法计算,以利差(净收入)作为税基,适当提高税率至9%。这一方案能够合理地缩小税基,体现增值税对增值部分征税的精神实质,同时维持目前征收范围和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翁舟杰  
本文就我国金融改革三十年的改革背景和改革路径选择作了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文章把我国的改革背景概括为:功能残缺不全的货币;机构残缺不全的金融;作用残缺不全的银行;金融产品残缺的市场。文章进而总结和描述了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我国金融改革路径选择,主要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推进金融市场的建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对外开放。文章认为,中国的金融改革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与思想,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悦  杨丹丹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6年的月度数据,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实证考察了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中跨境资本流动、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金融危机后其长期影响由正减至零,短期影响由正变负;汇率贬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期限效应,短期中促进作用显著,长期中作用不明显;跨境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汇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但该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不明显。因此,中国在金融开放进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市场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现阶段要防范贸然实施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二次冲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怡宁  
我国金融开放至今已40余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本轮金融开放具有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开放的特点。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金融开放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开放的趋势特点,并展望未来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发展前景、开放路径和重点领域。通过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开放能够带来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降低企业融资依赖和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以及在长期来看提高宏观经济产出等好处,但这些好处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支持。如果尚未客观评估开放条件就贸然实行金融自由化,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甚至会带来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建议: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第二,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把握开放节奏;第三,监控跨境资本流动,必要时实行外汇干预;第四,完善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健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第五,保持稳定且独立的货币政策;第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完善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秩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黎志成  曹凝蓉  
本文提出了建设中国金融信用制度的路径,主要包括金融信用制度建设的主导模式选择、环境支撑、市场主体建设和其他配套支持举措。认为中国金融信用制度建设分为启动期、完善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主导模式;此外,在环境支撑部分还设计了金融信用制度运行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建中  
经济转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规模扩张先于结构优化,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结构优化就成为市场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变迁中存在显著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融资结构的“三主导”、市场种类的“七重七轻”、交易品种的“三小三少”以及交易主体的“四多四少”的格局。笔者基于一种功能与效率的分析框架对这种非均衡性结构进行了合理性评估。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必须加快金融创新,以结构优化为重点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效民   郭冬乐  
在我国,经济结构的研究曾经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流通过程中经济结构的系统研究,许多方面迄今无人问津。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李茂生著《中国金融结构研究》一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由于作者以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揭示了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全面地探索了它的改革与发展,使得该书成为一本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