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2)
2023(15163)
2022(12274)
2021(11530)
2020(9426)
2019(20785)
2018(19810)
2017(37474)
2016(19889)
2015(21795)
2014(21429)
2013(21101)
2012(19416)
2011(17385)
2010(17285)
2009(16474)
2008(15409)
2007(13406)
2006(11641)
2005(10702)
作者
(58439)
(48684)
(48397)
(46071)
(30775)
(23690)
(21793)
(19007)
(18695)
(17153)
(16876)
(16238)
(15477)
(15383)
(15368)
(15200)
(14415)
(14327)
(13963)
(13949)
(12015)
(11947)
(11718)
(11119)
(10963)
(10860)
(10729)
(10372)
(9817)
(9650)
学科
(77630)
经济(77549)
(56231)
管理(53947)
(43034)
企业(43034)
方法(35134)
数学(31656)
数学方法(31413)
中国(31276)
(28645)
金融(28643)
(27768)
银行(27726)
(26730)
(22968)
(21990)
(20281)
(18862)
贸易(18846)
(18534)
业经(17416)
(15987)
农业(15123)
(15115)
财务(15082)
财务管理(15051)
企业财务(14467)
地方(14274)
(12413)
机构
大学(279753)
学院(278012)
(121690)
经济(119487)
管理(102741)
研究(100937)
理学(88433)
理学院(87444)
中国(87163)
管理学(86002)
管理学院(85526)
科学(61182)
(59014)
(57170)
(53530)
(51295)
中心(47890)
研究所(47207)
财经(46009)
业大(43736)
农业(42531)
(42317)
经济学(39950)
(38933)
北京(37685)
经济学院(36295)
(36238)
财经大学(34953)
(32927)
师范(32412)
基金
项目(192575)
科学(151269)
基金(143438)
研究(133809)
(128919)
国家(127908)
科学基金(107718)
社会(89143)
社会科(84754)
社会科学(84731)
基金项目(74972)
(71893)
自然(70029)
自然科(68493)
自然科学(68468)
自然科学基金(67327)
(62424)
教育(59867)
资助(58890)
编号(49681)
重点(44409)
(43242)
(41487)
(41031)
成果(39409)
国家社会(38933)
创新(38586)
科研(37818)
教育部(36802)
计划(36200)
期刊
(123021)
经济(123021)
研究(84042)
中国(55423)
学报(51565)
(48269)
(45451)
金融(45451)
科学(45372)
(42826)
大学(38433)
学学(36952)
管理(36469)
农业(32060)
财经(23263)
经济研究(22435)
教育(20961)
(19955)
技术(19953)
业经(18437)
(17824)
(16348)
问题(16100)
国际(15181)
(14276)
世界(13857)
业大(13219)
科技(13002)
理论(12704)
技术经济(12534)
共检索到417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魏伟  陈骁  张明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2018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三者又因为相互交织而错综复杂。房地产价格的下行可能对银行资负表、居民部门加杠杆、地方政府收入,以及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冲击;地方债风险主要表现在政府隐性担保及债务置换背后隐忧仍存,PPP浪潮及棚改又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的持续扩张,推升了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造成短期流动性风险突出,中长期信用风险凸显。针对三大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措施:房地产方面,短期仍维持调控政策收紧供需以稳住房价,但从长期看应当租购并举、开征房地产税及增加土地供给;地方债方面,短期致力于限制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但长期应当纠正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错配;影子银行方面,当前风险已得到一定程度释放,未来应通过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加强表外业务监控,实施穿透式监管,并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现象。总体而言,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举措将对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产生短期的负面冲击,但同时也将带来新的业务发展机遇。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滨  
系统性风险是单个或少数几个金融机构的破产或巨额损失导致的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的可能性,可具体分为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在横向维度上,金融系统中的风险暴露和相互关联使一个特定的冲击在金融网络中传播并演变成系统性风险。在纵向维度中,系统性风险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其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滨  
系统性风险是单个或少数几个金融机构的破产或巨额损失导致的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的可能性,可具体分为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在横向维度上,金融系统中的风险暴露和相互关联使一个特定的冲击在金融网络中传播并演变成系统性风险。在纵向维度中,系统性风险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其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俞仕龙   尹玉晗   刘立峰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会影响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加大系统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建立有效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分析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现状,从供需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探讨了引发其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研究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影响。其次,围绕政策调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机制。最后,从完善政策调控体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有效应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颖  李佳彧  
全球范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近年来,受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一情况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大宗商品的内涵和特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问题进行解读,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以中国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特点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影响机制、系统性风险影响。结合现实情况,从优化价格管理体制及方式、严密监控管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方面出发,有效防范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产生的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莉  王月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围绕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国家审计不仅要在审计理论上,更要在审计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上加以研究,包括在审计流程、方法性程序等方面不断探索。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杠杆率快速上升。本文立足于企业、居民、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部门的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防范风险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黄  孙伟  王丹  陈洁莹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风险治理中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我国国民经济五部门及综合系统性风险,并运用拐点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路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系统性风险由正常状态到逆向运动的演进路径上,有3个关键拐点:一是系统性风险逆向运动点(A点),此时系统性风险从分散转变为集聚;二是系统性风险集聚点(B点),系统性风险开始在某些经济部门集聚;三是系统性风险演进成为极端情形,即系统性危机爆发点(C点)。2005-2018年间,我国系统性风险于2008年超过B点、达到最高值,其后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从2015年起增长趋势显现,预计2018年将再次超过A点。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国民经济五部门的风险特征,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控制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率,保障银行存款稳定性;二是继续推进实体经济部门去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三是关注居民部门隐性负债,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四是推进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举债框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补短板的作用;五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杠杆率快速上升。本文立足于企业、居民、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部门的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防范风险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董小君  时红秀  徐杰  马小芳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过剩产能占压大量资金以及货币信贷政策过度工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在稳增长下有效化解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怡宁  
我国金融开放至今已40余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本轮金融开放具有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开放的特点。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金融开放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开放的趋势特点,并展望未来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发展前景、开放路径和重点领域。通过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开放能够带来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降低企业融资依赖和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以及在长期来看提高宏观经济产出等好处,但这些好处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支持。如果尚未客观评估开放条件就贸然实行金融自由化,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甚至会带来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建议: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第二,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把握开放节奏;第三,监控跨境资本流动,必要时实行外汇干预;第四,完善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健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第五,保持稳定且独立的货币政策;第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完善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秩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天芸  杨子晖  余洁宜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文献,解析金融机构关联性与风险传染之间的机制,运用非对称Co 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证券、银行、保险等机构的风险溢出水平,实证研究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具有非对称的特征,负向冲击对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要比遭受正向冲击时大,银行机构的风险贡献程度比其他机构小,证券部门的风险贡献值较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元  吕平章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核心保障,是社会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到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章对2013—2018年审计署金融审计结果公告进行汇总,分析了金融审计开展的现状、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缺陷,从加大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健全金融审计问责制度,搭建区块链技术审计平台,建立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现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健  向森渝  
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十九大报告以及财政部文件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提出了新的指导和要求。尽管如此,地方政府仍然通过多种举债形式进行融资,由此产生的隐性债务存在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因此,通过详细分析"债务置换""PPP融资模式"和"变相担保"这三种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路径,并从人才、制度、流程等多个角度剖析这些传导路径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培养专业人才、规范政府发债行为、调整政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防范潜在风险累积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刘思远  
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下,金融监管当局应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安全、金融稳定及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视角,通过选取四维指标变量用以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权重并通过降维合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变量,使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再通过省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及金融监管协同度测度,实证探讨分析我国31个省级(不含港、澳、台)金融监管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效应及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度,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优化金融监管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论和建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