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7)
2023(12236)
2022(10199)
2021(9430)
2020(7586)
2019(17240)
2018(16663)
2017(31195)
2016(16194)
2015(18240)
2014(18062)
2013(18079)
2012(17214)
2011(16113)
2010(16285)
2009(15266)
2008(14321)
2007(12657)
2006(11544)
2005(11165)
作者
(46198)
(38291)
(38228)
(36118)
(24422)
(18270)
(17377)
(14947)
(14925)
(13665)
(13198)
(12851)
(12342)
(12199)
(12028)
(11971)
(11391)
(11065)
(11028)
(10671)
(9789)
(9278)
(9111)
(8817)
(8759)
(8593)
(8453)
(8320)
(7700)
(7570)
学科
(78049)
经济(77979)
(43725)
管理(41787)
(33844)
企业(33844)
中国(32664)
(27233)
金融(27231)
方法(26512)
(25175)
银行(25164)
(24581)
数学(22907)
数学方法(22749)
地方(22494)
(20684)
业经(17891)
(17201)
贸易(17181)
(16773)
(16746)
(16431)
农业(14553)
(13623)
(12958)
技术(12738)
(11711)
地方经济(11599)
环境(11529)
机构
大学(235737)
学院(233996)
(109338)
经济(107323)
研究(89531)
管理(86187)
中国(75932)
理学(72544)
理学院(71672)
管理学(70758)
管理学院(70311)
(51909)
科学(49975)
(49111)
(44800)
中心(41467)
研究所(40335)
财经(38464)
经济学(35501)
(35185)
(34513)
北京(34508)
(34439)
(32698)
师范(32436)
经济学院(31914)
(31682)
(28747)
财经大学(28740)
业大(28214)
基金
项目(148070)
科学(118483)
研究(112945)
基金(108845)
(93808)
国家(93043)
科学基金(79770)
社会(74894)
社会科(71279)
社会科学(71267)
基金项目(56348)
(55003)
教育(50062)
自然(47438)
(46825)
自然科(46412)
自然科学(46401)
自然科学基金(45591)
资助(44768)
编号(44656)
(37928)
成果(37608)
(33910)
重点(33517)
国家社会(32193)
(31992)
发展(31445)
课题(31195)
(30943)
中国(30068)
期刊
(125510)
经济(125510)
研究(80437)
中国(55033)
(38892)
金融(38892)
管理(35402)
(35075)
(32933)
学报(31937)
科学(31839)
教育(27591)
大学(25121)
学学(22857)
农业(22431)
经济研究(21545)
财经(19668)
业经(19259)
技术(19253)
(17157)
问题(15963)
(15222)
图书(14692)
国际(14478)
世界(14155)
(12523)
(12137)
论坛(12137)
科技(12108)
技术经济(11832)
共检索到384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董昀  李鑫  
金融科技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对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尚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力图以国内外学术文献和政策文献为素材,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演进脉络及前沿动态,弥补上述不足。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本线索,将中国金融科技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萌芽与成长(1993~2011);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的兴衰(2012~2016);中国金融科技研究新时代(2017~2019)。随后,重点围绕智能投顾、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中的应用、智慧银行和大数据在监管科技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中国金融科技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了述评。展望未来,本文认为应当认真总结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创新经济学和金融学提供的分析工具,刻画作为一种创新活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机理和经济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旭  刘春红  高长春  江瑶  
本文以1987-2017年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403篇金融扶贫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了国内金融扶贫研究的现状、阶段、热点和演进。结果表明:金融扶贫研究的年度发文数量大体呈现"反L型"态势;研究历经萌芽期(1987-1993年)、探索期(1994-2000年)、深化期(2001-2010年)和爆发期(2011-2017年)四个阶段;研究核心主题包括运营模式、工作绩效、小额信贷、普惠金融、创新路径、困境及对策等。据此,本文提出金融扶贫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董昀  
本文致力于探究作为一个学科分支的"支付经济学"的起源、发展、演进脉络与最新研究现状。通过对代表性文献的剖析,力图探究支付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研究特色,勾勒出该学科分支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召开的两次支付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的成果为主要样本,辅之以其他类型的晚近文献,对支付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跟踪和评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骋骋  
曾康霖教授等主编的《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三大卷已于2015年出齐,这是经济思想史领域的一大盛事,也是金融学界的一大幸事。300万字的煌煌巨作,前后80多人参与写作,历时8年,这可以说是集体协作完成的一大文化工程,实在难能可贵。本文就此论述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稻葵  
根据分析,落实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很有可能带来未来五年中国金融业发展六大走势。第一,货币存量增速有望逐步下行,而低于名义GDP增速。货币存量增速相对GDP增速的下降,是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要求,也是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基本精神。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加强了对银行间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管理,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速度放缓,出现了多年以来久违的广义货币增速低于名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忠卫  潘莎  
组织公正感理论近4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其侧重点分别是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本文就组织公正感维度划分及其相互间关系、组织公正感和组织承诺间关系、组织公正感和组织公民行为间关系等三大研究焦点问题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付金存   曹觊乐偲   李皓月   赵明炜   郭惠民  
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层面的碳减排对于中国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但企业为迎合监管、粉饰经营业绩具有“漂绿”倾向,即以虚假不实的方式对碳排放信息进行“粉饰”。目前相关研究方兴未艾,缺乏系统梳理,尚未形成对企业“漂绿”的完整认知。基于此,本文首先筛选梳理2003—2023年发表的263篇英文文献和142篇中文文献,以可视化方式科学呈现企业“漂绿”的发展脉络和研究主题。其次,系统梳理不同研究视角下企业“漂绿”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及识别测度技术,剖析其前因后果,凝练其治理对策。再次,对既有的企业“漂绿”研究进行述评,指明其研究前景和研究不足。最后,将企业“漂绿”置于复杂经济社会系统,提出未来研究值得探索突破的六大议题,即构建基于复杂经济社会系统的企业“漂绿”行为多维理论协同整合分析框架;强化对企业“漂绿”概念内涵的认知与解读;深化企业“漂绿”复杂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拓展企业“漂绿”复杂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的研究;基于复杂组态视角拓展现有研究方法;拓展基于中国情境下的企业“漂绿”研究。本文明确了企业“漂绿”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为后续基于中国情境开展有关企业“漂绿”的复杂系统研究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制度金融理论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框架正日趋成形,本文试图对此领域的若干新进展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在Merton等提出的"功能与结构金融学"框架中,制度金融理论的独特面目渐趋清晰。Stiglitz等通过将一些关键制度因素"内生化"于既有的货币经济分析框架,为长期行进于宏观路径的货币经济学找回了微观(制度)基础,不过,他们并未触及货币经济运行背后的金融权利内涵。所幸Soto发现并强调了货币金融所有权的制度涵义。Borland和Yang则将分工、货币与信贷以及法律、政府等多种因素引入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货币的性质以及货币制度演进的深层涵义;而在金融中介理论初步接纳了金融企业家因素之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洛桑扎西  高铭  王小朋  
文章通过回顾金融发展内涵的五大能力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三大框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金融系统发展越好的国家具备经济增长更快的趋势;金融系统功能更好发挥可以减轻企业和产业发展所受到外部融资的约束。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洛桑扎西  高铭  王小朋  
文章通过回顾金融发展内涵的五大能力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三大框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金融系统发展越好的国家具备经济增长更快的趋势;金融系统功能更好发挥可以减轻企业和产业发展所受到外部融资的约束。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洛桑扎西  高铭  王小朋  
文章通过回顾金融发展内涵的五大能力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三大框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金融系统发展越好的国家具备经济增长更快的趋势;金融系统功能更好发挥可以减轻企业和产业发展所受到外部融资的约束。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  杨志勇  王永贵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升级和"新媒体"在企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有关供应商与顾客互动的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首先基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整合营销沟通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对近三十年来供应商与顾客互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重点围绕顾客与供应商互动的内涵、维度和测量等关键问题进行述评;然后,又基于关系营销及服务主导逻辑两条主线,对供应商与顾客互动的理论发展和演进脉络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期对企业的相关实践提供指引,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振中  刘瑾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在性质、功能、总量、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开创巩固、曲折发展、摸索重构、裂变细分、脱实向虚和促实防险六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探索了有益经验,对我国经济的繁荣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遵循其历史演进路径,未来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将持续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升,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金融风险防范还将进一步加强。围绕新时期金融发展方向,还应该积极应对,顺势而为,持续保障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淳  
随着"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试图超越基于比较优势、资源重新配置和效率的传统分析框架,探讨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外的因素,如贸易与生产率的关系、动态比较优势和贸易需求增加带来的效率增加等。对传统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和"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是从贸易生产率关系、不完全竞争、投资效应、利益集团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