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0)
- 2023(19399)
- 2022(16314)
- 2021(15210)
- 2020(12737)
- 2019(29231)
- 2018(28534)
- 2017(53658)
- 2016(28938)
- 2015(32810)
- 2014(32402)
- 2013(31875)
- 2012(29646)
- 2011(26838)
- 2010(27018)
- 2009(25170)
- 2008(24024)
- 2007(21039)
- 2006(18737)
- 2005(17114)
- 学科
- 济(121479)
- 经济(121329)
- 管理(81627)
- 业(77683)
- 企(62613)
- 企业(62613)
- 方法(51006)
- 数学(44984)
- 数学方法(44251)
- 中国(41600)
- 农(33516)
- 财(30298)
- 融(29713)
- 金融(29711)
- 地方(29221)
- 银(28702)
- 银行(28665)
- 行(27742)
- 业经(26864)
- 制(25867)
- 学(23952)
- 贸(23405)
- 贸易(23379)
- 易(22752)
- 农业(22512)
- 环境(20827)
- 理论(19386)
- 技术(18830)
- 务(18485)
- 财务(18401)
- 机构
- 学院(404058)
- 大学(403551)
- 济(169541)
- 经济(166137)
- 管理(151785)
- 研究(144309)
- 理学(129671)
- 理学院(128218)
- 管理学(125660)
- 管理学院(124944)
- 中国(115671)
- 京(87448)
- 科学(87397)
- 财(78325)
- 所(73077)
- 农(68867)
- 中心(67433)
- 研究所(66304)
- 财经(61365)
- 江(61076)
- 业大(58999)
- 北京(55850)
- 经(55801)
- 农业(53796)
- 范(52932)
- 经济学(52682)
- 院(52668)
- 师范(52307)
- 州(49130)
- 经济学院(47310)
- 基金
- 项目(270730)
- 科学(213539)
- 研究(197106)
- 基金(196347)
- 家(172848)
- 国家(171446)
- 科学基金(146313)
- 社会(125485)
- 社会科(119048)
- 社会科学(119020)
- 省(105454)
- 基金项目(101843)
- 自然(94108)
- 自然科(91965)
- 自然科学(91938)
- 教育(91097)
- 自然科学基金(90278)
- 划(89597)
- 资助(82272)
- 编号(78530)
- 成果(63964)
- 重点(62148)
- 发(61988)
- 部(59854)
- 创(57067)
- 课题(56001)
- 创新(53482)
- 国家社会(52758)
- 科研(51975)
- 教育部(51250)
- 期刊
- 济(186869)
- 经济(186869)
- 研究(122754)
- 中国(90757)
- 学报(63355)
- 农(63004)
- 财(60136)
- 科学(59783)
- 管理(58867)
- 大学(48966)
- 融(48957)
- 金融(48957)
- 教育(47788)
- 学学(46043)
- 农业(42851)
- 技术(37640)
- 经济研究(31199)
- 财经(30630)
- 业经(29997)
- 经(26489)
- 业(24189)
- 问题(23961)
- 统计(21044)
- 贸(20275)
- 技术经济(19670)
- 科技(19196)
- 世界(19145)
- 策(19066)
- 国际(18721)
- 版(18471)
共检索到625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丽 於佳欢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升级的驱动因素,备受关注。为定量分析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本文在厘清金融科技概念的基础上,从数量、质量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对2013~2020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13年以来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保持持续上升态势,但增速在2015~2019年明显放缓,在2019年后再次加速。本文建议,应继续加大金融科技发展的数量,提高金融科技发展的质量,并优化金融科技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发展水平指数 三维度模型 测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苏迪
金融在发现、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及其成果产业化方面发挥着枢纽作用,科技金融中心是发达国家和众多新兴经济体实现创新驱动的成功路径。本文从科技金融中心这个新兴的金融集聚现象的内涵出发,建立科技金融中心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测算科技金融中心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将科技金融中心分层分类。鉴于中国科技金融中心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本文提出区域科技金融中心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张建立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中心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龙,王邦兆,梅强,李文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方方 涂先青 杨智晨 胡星楠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客观存在性、动态发展性和价值创造功能,本文从生产力的先进性、发展潜力和实现水平3个维度构建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熵权法测算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模型、Markov链分析等方法刻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先缩小(2012—2016年)后扩大(2016—2021年),地区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来源于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三大区域间的差异,东部与西部最大,东部与中部次之,中部与西部最小;区域内各省份间的差异,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新质生产力空间分布重心位于河南省内,并先向西(2012—2017年)后向南(2017—2022年)移动;新质生产力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分布(标准差椭圆面积减小);各省份新质生产力的相对发展水平较为稳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和“俱乐部收敛”趋势;地区新质生产力相对发展水平的变化受到邻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空间格局的演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覃剑
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重要表征。从产业发展水平协同性、产业空间布局协同性、产业结构分工协同性三个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进行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升之势,但经济增长波动、产业结构趋同、空间集聚布局、体制文化差异等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一定制约。面向未来,推动粤港澳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应着力构建多层次产业协同分工体系,推动产业发展平台联动与共建,共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深化港澳与珠三角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瑞 成春林
金融发展具有不可重复实验和不可逆的特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也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应当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和提升金融发展质量的紧迫性,转变金融发展理念,从以往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具韧性、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基于"质量"概念的演变,界定金融发展质量的内涵,即金融发展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程度;从金融发展的动力、过程和结果三个维度论述金融发展质量的属性,其中,金融发展的动力对应金融发展的创新性,过程对应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结果对应金融发展的有效性、普惠性和持续性。高质量的金融发展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创新能力的增强、金融风险水平的降低、金融协调度的提高、金融排斥程度的下降、金融效率的提升和金融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金融发展质量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既体现了金融发展的本质,也区分了金融发展的目的和手段,还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娟
文章在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针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确定存在的不合理性,提出运用有序加权算子集结主客观权重使得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更合理,最后实例分析了某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现状,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第三产业 指标 权重 评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炜 赵洁 王莉丽
在给出项目治理风险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分为项目内部治理风险和项目外部治理风险两个层次进行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和Delphi法提取项目治理风险主要因素,并对项目治理风险进行三维度量,构建了双层次三维度的项目治理评价模型,最后通过雷达图对项目治理风险因素进行表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炜 赵洁 王莉丽
在给出项目治理风险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分为项目内部治理风险和项目外部治理风险两个层次进行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和Delphi法提取项目治理风险主要因素,并对项目治理风险进行三维度量,构建了双层次三维度的项目治理评价模型,最后通过雷达图对项目治理风险因素进行表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翁钢民 赵黎明 舒波
饭店是由各种资源构成的企业组织,饭店资源是与饭店竞争力密切相关的要素。论文在对饭店资源的内涵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RIO框架的4个基本问题,构建了饭店资源三维度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论文对饭店资源的价值性、稀有性和可模仿性分别提出了评价方法,并确定了饭店资源优化的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一青
文章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基于金融效率评价指标,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各省金融效率得分进行测算时,四阶段DEA-Tobit方法与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外部环境因素对金融效率的测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西部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最低,东部省份最高。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翔 王曼怡 田昕 康萌萌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技术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及其特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金融超前区和滞后区的极差明显,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在上述两个模型成为金融发展的反向制约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规制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是正向因素,但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双向变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玫
文章按文化维度、经济维度和生态维度对民族文化产业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与此同时对我国2000—2015年民族文化产业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看我国民族文化产业需求能力和投资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大,生态环境和制度环境的经济效应相对较小。东部地区经济维度和生态维度对经济的贡献度大,中西部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巨大潜力。
关键词:
文化产业统计 经济与生态效应 民族文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开放大学建设热情的不断高涨,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界定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是这一研究的首要问题,关于该主题的实证研究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并不多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的假设维度和模型;然后基于国内开放大学系统、港澳台地区远程教育机构的133份中高层领导和专家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SPSS19.0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修正和完善了假设模型,从而得出中国开放大学核心能力维度包括文化、学术、社会服务、管理、人力资源。本研究可为开放大学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实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核心能力 开放大学 模型构建 实证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立祥 沈俊 刘元林
#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