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60)
2023(15329)
2022(13043)
2021(12545)
2020(10401)
2019(24184)
2018(23857)
2017(45372)
2016(24509)
2015(27892)
2014(27701)
2013(27212)
2012(25143)
2011(22642)
2010(22636)
2009(21001)
2008(19629)
2007(17122)
2006(15037)
2005(13310)
作者
(69599)
(57541)
(57135)
(54449)
(36609)
(27462)
(26015)
(22631)
(22094)
(20479)
(19639)
(19515)
(18300)
(18149)
(17901)
(17806)
(17079)
(16770)
(16499)
(16346)
(14351)
(14133)
(13920)
(13026)
(12873)
(12776)
(12737)
(12555)
(11636)
(11523)
学科
(93786)
经济(93668)
管理(68589)
(64220)
(53536)
企业(53536)
方法(42061)
数学(36663)
数学方法(36295)
中国(33392)
(28963)
金融(28955)
(27776)
银行(27730)
(26791)
(26166)
(24702)
(22758)
业经(21006)
(20837)
地方(19493)
(19026)
贸易(19009)
(18583)
(16727)
财务(16652)
财务管理(16616)
理论(16478)
农业(16346)
(15935)
机构
大学(338935)
学院(336176)
(137590)
经济(134639)
管理(131015)
研究(117877)
理学(112663)
理学院(111407)
管理学(109598)
管理学院(109007)
中国(95954)
(73133)
科学(71589)
(64081)
(59108)
中心(54765)
(54515)
研究所(54123)
财经(51236)
业大(49166)
(47762)
(46828)
北京(46795)
(43535)
(43108)
师范(43081)
农业(42845)
经济学(42241)
(39357)
财经大学(38432)
基金
项目(231154)
科学(180989)
研究(170288)
基金(167838)
(146838)
国家(145622)
科学基金(123970)
社会(106823)
社会科(101255)
社会科学(101228)
基金项目(88646)
(88228)
自然(79653)
自然科(77825)
自然科学(77803)
教育(77531)
自然科学基金(76399)
(75142)
资助(69680)
编号(69188)
成果(57165)
重点(51684)
(51531)
(49052)
(48051)
课题(47944)
创新(44882)
国家社会(44352)
教育部(44232)
科研(44181)
期刊
(145998)
经济(145998)
研究(102627)
中国(67959)
学报(54598)
科学(49525)
(49365)
(48034)
管理(47586)
(43168)
金融(43168)
大学(41129)
学学(38653)
教育(38115)
农业(33900)
技术(27727)
财经(24920)
经济研究(24317)
业经(22258)
(21299)
问题(18741)
(18016)
图书(17566)
理论(17223)
(15989)
科技(15631)
实践(15588)
(15588)
(15097)
技术经济(15029)
共检索到504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张培  
金融监管是需要建立在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而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定量分析框架的核心,本文从这一思想出发,建立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反映了金融监管的效果,为系统性定量分析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了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概念,然后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的构成因素及权重进行了分析,接着构建了我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最后根据估计结果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东强  冯丽娜  李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根据监管特点,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峰  高明华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金融监管治理的重要性。现阶段专门针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治理进行系统量化评估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并融入独立设计的指标,总计4个纬度47个指标,针对我国银行业构建了金融监管治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监管治理已具备良好监管治理的形式,但也存在不足,需要从独立性、责任性、透明度和监管操守四个方面加强监管治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元龙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金融监管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我国金融业本身的局限性,我国金融监管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监管目标、监管体制和监管内容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原有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远程  闫玉震  
本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3年发布的《金融稳健指标: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分别从三个层次选取了反映金融稳健性的指标,构建了我国金融稳健评价体系,并根据2003-2009年的指标数据用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最后得到我国金融稳健性的综合得分,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松  孙谦  
文章通过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金融属性(互联网金融产品所替代的金融功能)和互联网属性(互联网技术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刘波  黄颂文  
近年来,有关是否在金融领域适当强化地方职责,以便既有利于活跃基层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讨论颇多。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意识与责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显克  柯优员  
温州金改三年多来,在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探索、民间金融领域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搭建、金融风险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路,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审监分离、属地管理、监管协调"为思路、以"法制先行,引导与监管并重"为原则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组织架构、监管方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建议,为各地提供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一稀  魏博文  
"云端"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运用最为广泛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其模式创新、市场拓展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给传统金融监管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本文从"云端"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云端"互联网金融在技术革新、对象虚拟化、金融形态变化等方面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并以构建"云端"监管系统、突破"云端"监管桎梏、重建"云端"监管制度为框架提出构建我国"云端"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开展创新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安顺  曾宏志  吕红  杨建设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的条件;二是多元化监管主体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三是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资源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四是金融监管缺乏科学的实务操作系统。建立有效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一是建立与完善以监管当局、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与完善以金融监管制度体系、金融监管信息系统、金融风险减震机制、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监管合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操作系统;三是培育以稳健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完善的系统性保护性机制和金融问题高效处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有效金融监管条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小飞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在各个国家成为热门的研究主题,许多西方国家和经济体率先对自身金融监管体系实施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金融体系在此轮金融危机中抵抗住了风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制度缺乏整体的协调性,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宏观监管也存在审慎不足,因此对比研究国外金融监管制度,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悦  张珍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中为保持我国金融业稳定,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非常重要。文章不仅构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还确定了相应的临界值和安全区间,并提出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最后实证检验了整个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研究结论促进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