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0)
- 2023(9899)
- 2022(8096)
- 2021(7672)
- 2020(6402)
- 2019(14495)
- 2018(14164)
- 2017(26302)
- 2016(14104)
- 2015(16203)
- 2014(15772)
- 2013(15439)
- 2012(14684)
- 2011(13395)
- 2010(13542)
- 2009(12902)
- 2008(11979)
- 2007(10641)
- 2006(9594)
- 2005(8871)
- 学科
- 济(55252)
- 经济(55174)
- 管理(36633)
- 业(34676)
- 企(27796)
- 企业(27796)
- 融(27685)
- 金融(27677)
- 中国(26129)
- 银(25613)
- 银行(25583)
- 行(24898)
- 方法(22067)
- 数学(19641)
- 数学方法(19469)
- 制(17362)
- 财(16981)
- 农(15070)
- 贸(13299)
- 贸易(13285)
- 易(13071)
- 学(12534)
- 体(12437)
- 业经(12098)
- 中国金融(11405)
- 地方(11170)
- 务(10417)
- 财务(10382)
- 财务管理(10358)
- 农业(9979)
- 机构
- 大学(199363)
- 学院(196392)
- 济(88143)
- 经济(86464)
- 研究(77099)
- 管理(67923)
- 中国(67736)
- 理学(57181)
- 理学院(56465)
- 管理学(55462)
- 管理学院(55112)
- 科学(44522)
- 京(43678)
- 财(42830)
- 所(39629)
- 研究所(36199)
- 中心(36051)
- 农(34992)
- 财经(33706)
- 经(30950)
- 经济学(29665)
- 江(29127)
- 北京(28243)
- 院(27879)
- 农业(27582)
- 业大(27208)
- 经济学院(26786)
- 范(25497)
- 财经大学(25444)
- 师范(25176)
- 基金
- 项目(129049)
- 科学(101419)
- 基金(95607)
- 研究(94650)
- 家(84935)
- 国家(84293)
- 科学基金(70206)
- 社会(61484)
- 社会科(58416)
- 社会科学(58405)
- 基金项目(49123)
- 省(47037)
- 自然(43399)
- 教育(42753)
- 自然科(42479)
- 自然科学(42459)
- 自然科学基金(41751)
- 划(41241)
- 资助(40008)
- 编号(36343)
- 成果(31578)
- 重点(30158)
- 部(30088)
- 发(28280)
- 国家社会(27089)
- 中国(27015)
- 创(27006)
- 课题(26555)
- 教育部(25708)
- 创新(25527)
共检索到31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元龙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金融监管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我国金融业本身的局限性,我国金融监管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监管目标、监管体制和监管内容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原有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目标 监管体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昌元 陈南道
1979年以来的短短十年间,我国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了八次调整。尽管调整如此频繁,但合理的利率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对现行利率体系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在结构上仍有诸多缺陷: ——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一般低于专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由此进入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针对牙买加体系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国际学术界多有抨击。例如英国的格雷罕姆·伯德(GrahamBird)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由人为设计和经过专门的补充、修改组成的拼凑之作。①美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张培
金融监管是需要建立在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而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定量分析框架的核心,本文从这一思想出发,建立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反映了金融监管的效果,为系统性定量分析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了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概念,然后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的构成因素及权重进行了分析,接着构建了我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最后根据估计结果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指数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东强 冯丽娜 李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根据监管特点,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一行三会 组织架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黎黎
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角色存在两种模式: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高调干预"模式和以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为基础的"低调辅助"模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角色是以"低调辅助"模式进行制度设计的,而公众对政府角色的实际期待却是"高调干预"模式。该模式忽略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忽略了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方式的限制,在目前政府掌握的信息并不充分、政府的干预策略极为有限、政府的干预成本较大的情况下,此项政府角色期待存在错误性。错误期待的出现,是因为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关系尚未厘清:政府和市场应处于相互平衡、相互促进的状态;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将发生重构行业的实际效果。矫正政府角色的错误期待,应制定符合市场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加里·贝克尔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号称193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法案。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此部名为《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又名《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法案,并赞扬说,这项法案将是美国史上"最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措施",将"令美国以至全球金融服务业出现巨大变化,应当作为推动国际金融改革的蓝本"。但是,在议员和银行界多方博弈、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的讨价还价之下,通过的法案已较原先草拟的初稿宽松得多。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鲜明地指出,该法案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妥协,并针对其主要缺陷和不足发表了如下见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晓松
市场规范与金融监管:运作、缺陷与变革曾晓松一、市场规范与信息披露制度市场规范在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根据价格信号的变化与传播,灵活地发挥着对社会资金的配置功能与对金融机构的选择功能,而且强制性较小。确保金融市场选择机制公正、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继元
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指出对中小企业信贷存在认识误区,缺乏市场细分经营的理念,缺乏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和服务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缺少创新,等等。提出中小企业贷款可以成为银行高盈利的业务,指出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贷款 商业银行 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邝良豪
作者认为:一般而言,现代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具有筹集资金、传递信息、优化资源配置、分散投资风险、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六大主要功能。但是,反观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效果,不难看出,现阶段的证券市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而基本上是处于市场主体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功能不完全的状态。那么,如何培育一个功能健全的证券市场,使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达
大国金融实力的博弈这一基本逻辑贯穿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演进的历史进程。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根本缺陷不在技术层面,而在议事规则、治理结构以及实施效率等非技术层面。美国重构现行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有其内在的逻辑。尽管由美国主导构建的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拉开了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重构之路依然漫长。当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处于关键的时间窗口,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应当在这场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即大国金融利益的博弈中准确定位和充分应对,从而在既定约束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鹏
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与银行业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并随着金融结构的调整而变化。本文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对各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考察,从宏观层面归纳了世界各国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体系变迁的规律,进而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系 制度变迁 国际经验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