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2)
2023(12398)
2022(10266)
2021(9540)
2020(7984)
2019(17956)
2018(17622)
2017(32834)
2016(17745)
2015(20258)
2014(20020)
2013(19495)
2012(18229)
2011(16523)
2010(16837)
2009(16303)
2008(15310)
2007(13999)
2006(12541)
2005(11939)
作者
(49110)
(40850)
(40551)
(38960)
(25861)
(19311)
(18503)
(15676)
(15613)
(14580)
(14098)
(13760)
(13282)
(13123)
(13113)
(12755)
(12058)
(12004)
(11720)
(11388)
(10544)
(9911)
(9810)
(9365)
(9160)
(9154)
(9151)
(8957)
(8226)
(8220)
学科
(67986)
经济(67863)
管理(54962)
(49783)
(41703)
企业(41703)
中国(29832)
(28851)
金融(28844)
(27815)
银行(27798)
(26939)
方法(25343)
(24290)
(24010)
数学(22153)
数学方法(21963)
(19161)
(16563)
业经(16557)
(15209)
贸易(15189)
(14949)
(14814)
财务(14767)
财务管理(14729)
企业财务(14072)
地方(13418)
体制(13043)
(12960)
机构
大学(247292)
学院(244605)
(109878)
经济(107607)
研究(88894)
管理(88762)
中国(78837)
理学(74017)
理学院(73233)
管理学(72242)
管理学院(71777)
(57374)
(53269)
科学(47712)
财经(43847)
(43792)
中心(42980)
(39906)
研究所(38991)
(38446)
(37341)
经济学(36234)
北京(34413)
财经大学(32747)
经济学院(32528)
(32078)
业大(30641)
(30408)
(30228)
师范(29899)
基金
项目(154867)
科学(122867)
研究(117807)
基金(114528)
(98970)
国家(98160)
科学基金(83864)
社会(77748)
社会科(73872)
社会科学(73862)
基金项目(58673)
(57370)
教育(54076)
自然(50284)
自然科(49168)
自然科学(49153)
(48874)
自然科学基金(48322)
资助(47408)
编号(46566)
成果(40649)
(36378)
重点(35359)
(34648)
国家社会(33729)
课题(33612)
(33278)
(32626)
(31954)
教育部(31914)
期刊
(123935)
经济(123935)
研究(83282)
中国(59299)
(46599)
(43624)
金融(43624)
管理(35762)
学报(35575)
(35435)
科学(33121)
教育(28533)
大学(28357)
学学(26445)
财经(23291)
农业(22674)
经济研究(20609)
(20075)
技术(19946)
业经(17351)
问题(16099)
(15429)
国际(14450)
世界(13795)
(12165)
理论(12099)
(11083)
会计(11035)
技术经济(10745)
财会(10573)
共检索到40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翀  
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问题再次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将分业监管体制调整为统一监管体制。本文通过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混业经营的时机成熟了吗?"、"对于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是唯一的选择吗?"、"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失效了吗?"三个问题的解析,认为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适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成  徐权  赵文发  
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英等国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金融监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对比几种主要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利弊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并据此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剑平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为适应金融活动混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先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法律,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相互之间建立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来防范国内外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本文主要介绍和比较了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的特点,借鉴其立法经验,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监管当局需要关注金融业经营模式变化、金融行业的关联性、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运用宏观审慎理念和方法予以监管作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对于这一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并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更为和谐、有效新体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定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陈道富  王刚  
我国的地方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和逻辑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监管对象风险特征,采取与其相一致的监管思路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金融监管体系的必要补充,重点在防微杜渐上发挥独特作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明显扩展。在当前地方金融风险点多面广、复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文生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界人士目前探讨的焦点。我国近年来也把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潜在风险,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国际国内金融情势和金融监管立法进行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跃民  戴玉明  蔡友才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目标模糊、法规滞后和缺乏监督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监管效率的提高。为确保我国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必须改革监管体制、构建独立金融司法体系和完善监管约束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毅林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运行效能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其实际运行中 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中央银行的"角色冲突"、中央银行的 独立性和"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协调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 分析它们存在的成因,结合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及其发展预期,采取相应的与有 效的策略措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霞  曲秀  
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理论基础的研究、对各种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现状的分析,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永涛  
构建我国合理金融监管体系,三大监管机构应探索彼此合作的机制,使金融监管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区域特点,为最终过渡到混业监管创造条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秦伟  
本文将探讨世界金融监管的潮流,尤其是混业经营对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冲击。同时,本文将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提出金融监管应有的功能定位以及中国现阶段推动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劲松  王志成  
本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过后,各国对引起危机的原因都进行了反思,普遍认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金融监管的理论出发,对美英等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进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目标和途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改革可分步实施,首先在"一行三会"之上建立国家金融监管委员会以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中期目标则是"三会"进一步整合,取消"三会"的独立地位,并将"三会"相同的职能部门合并;远期则是按照目标导向监管原则,重构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云  史岩  
在详尽梳理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模式与监管改革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一行三会"分立监管体制的根本问题是监管割据与审慎不足,这些缺陷在2015年的股灾中表现尤为突出。提出要改革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就必须按照双峰监管的模式同时整合监管权力与强化审慎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