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8)
- 2023(15641)
- 2022(13053)
- 2021(11910)
- 2020(9811)
- 2019(22042)
- 2018(21753)
- 2017(40405)
- 2016(21815)
- 2015(24753)
- 2014(24469)
- 2013(23988)
- 2012(22829)
- 2011(20778)
- 2010(21175)
- 2009(19893)
- 2008(19082)
- 2007(17274)
- 2006(15535)
- 2005(14705)
- 学科
- 济(90877)
- 经济(90742)
- 管理(62835)
- 业(59270)
- 企(47469)
- 企业(47469)
- 中国(36383)
- 融(29698)
- 金融(29691)
- 方法(29603)
- 银(28950)
- 银行(28924)
- 行(28085)
- 制(26219)
- 财(26149)
- 农(26067)
- 数学(25494)
- 数学方法(25299)
- 地方(24413)
- 业经(22223)
- 贸(18736)
- 贸易(18714)
- 易(18210)
- 学(18060)
- 体(17985)
- 农业(17273)
- 务(15668)
- 财务(15619)
- 财务管理(15579)
- 环境(14982)
- 机构
- 学院(306536)
- 大学(305885)
- 济(133368)
- 经济(130541)
- 研究(116174)
- 管理(108871)
- 中国(97536)
- 理学(90676)
- 理学院(89579)
- 管理学(88253)
- 管理学院(87679)
- 京(67318)
- 财(66978)
- 科学(66670)
- 所(59244)
- 中心(53866)
- 研究所(53071)
- 农(51173)
- 财经(50969)
- 江(48559)
- 经(46266)
- 北京(43646)
- 经济学(42589)
- 院(42304)
- 范(40867)
- 业大(40821)
- 师范(40412)
- 农业(39654)
- 州(38642)
- 经济学院(38172)
- 基金
- 项目(195983)
- 科学(154668)
- 研究(147059)
- 基金(141998)
- 家(123977)
- 国家(122946)
- 科学基金(104097)
- 社会(94953)
- 社会科(90103)
- 社会科学(90089)
- 省(75285)
- 基金项目(73617)
- 教育(66654)
- 划(64010)
- 自然(63616)
- 自然科(62112)
- 自然科学(62096)
- 自然科学基金(60986)
- 编号(58810)
- 资助(58071)
- 成果(49827)
- 发(47390)
- 重点(45534)
- 部(44320)
- 课题(42953)
- 创(41050)
- 国家社会(40314)
- 制(40307)
- 性(38726)
- 创新(38648)
- 期刊
- 济(157211)
- 经济(157211)
- 研究(102706)
- 中国(75269)
- 财(52348)
- 农(48867)
- 融(47747)
- 金融(47747)
- 学报(46558)
- 科学(44081)
- 管理(43829)
- 教育(36595)
- 大学(36110)
- 学学(33966)
- 农业(32483)
- 财经(26382)
- 经济研究(26007)
- 技术(25674)
- 业经(24614)
- 经(22772)
- 问题(20194)
- 贸(17903)
- 业(17623)
- 国际(17015)
- 世界(16767)
- 理论(13970)
- 技术经济(13687)
- 版(13680)
- 坛(13510)
- 论坛(13510)
共检索到503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监管当局需要关注金融业经营模式变化、金融行业的关联性、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运用宏观审慎理念和方法予以监管作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对于这一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并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秦伟
本文将探讨世界金融监管的潮流,尤其是混业经营对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冲击。同时,本文将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提出金融监管应有的功能定位以及中国现阶段推动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体制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翀
近年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问题再次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将分业监管体制调整为统一监管体制。本文通过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混业经营的时机成熟了吗?"、"对于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是唯一的选择吗?"、"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失效了吗?"三个问题的解析,认为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适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分业监管 统一监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两者之间此消彼长;在监管手段上学习日本和欧美做法推行法制化监管,但绩效却差强人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在吸收欧美和日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掘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既可深化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认识,同时又对当下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由于学术界尚未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特征做出总体性归纳概括,因此把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置于同时期世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近代中国金融监管所具有的特色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发现: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具有三大特征,即在体制上模仿日本选择了"一级多头"式监管体制,但各种监管机构叠床架屋、互相掣肘;在监管方式上综合了欧美和日本经验兼重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黛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存在一定缺陷,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功能差,且自律机制不完善,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现有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和协调性;二是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三是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客体自律机制;四是全面提高金融从业人员及监管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现状 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田甜 陈晨
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与改革历来是各国理论界和政界争论的焦点。此次金融危机后,美、英两国对原有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双峰监管模式,明显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管理。这些变化给中国很多启示,妥善处理好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的内在冲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制机制应成为中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丁俊
世纪之交 ,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也将是大势所趋。但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依然是基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一目标建立起来的。因此 ,逐步实现金融监管体制的转变即成为我国管理层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笔者通过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与传统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 ,认为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要求 ,理应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新方向 ,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龙
9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金融风险也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同样存在着风险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场化的风险资源配置可以直接节约社会资金资源的占用。随着信息化和竞争加剧,金融组织的社会经济职能逐渐“进化”为资金资源配置中介和风险资源配置主体双重角色。相应地,金融风险的市场化配置成为金融监管的有益补充,金融创新也就成为提供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当重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规范并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娉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例如,分业监管的制度性缺陷造成金融市场被人为分割,监管套利和降低监管标准的现象越来越多,对跨市场、跨行业产品的监管存在漏洞,金融市场重复建设和金融监管难以协调等。鉴于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金融宏观调控需要高效的金融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重要,因此,改革并完善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解决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成 徐权 赵文发
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英等国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金融监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对比几种主要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利弊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并据此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 监管协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剑平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为适应金融活动混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先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法律,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相互之间建立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来防范国内外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本文主要介绍和比较了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的特点,借鉴其立法经验,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关键词:
中国金融 监管体制 法律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