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6)
2023(6413)
2022(5128)
2021(4912)
2020(4007)
2019(9225)
2018(8640)
2017(16652)
2016(8345)
2015(9623)
2014(9131)
2013(9320)
2012(8749)
2011(8074)
2010(8007)
2009(7849)
2008(6719)
2007(5698)
2006(5127)
2005(4901)
作者
(21744)
(17938)
(17883)
(17226)
(11461)
(8546)
(8089)
(7187)
(6851)
(6331)
(6210)
(5985)
(5874)
(5800)
(5708)
(5575)
(5260)
(5202)
(5193)
(4590)
(4585)
(4328)
(4112)
(4086)
(4077)
(4016)
(3856)
(3641)
(3605)
(3559)
学科
(40081)
经济(40047)
(25453)
金融(25453)
(22479)
银行(22479)
(21954)
中国(21512)
(21360)
管理(20197)
方法(17620)
数学(16735)
数学方法(16691)
(16499)
企业(16499)
中国金融(11181)
(11121)
贸易(11108)
(11017)
(10823)
(10781)
(9807)
业经(7689)
地方(7627)
(6932)
财务(6919)
财务管理(6911)
(6851)
企业财务(6684)
农业(6466)
机构
大学(118095)
学院(116026)
(64563)
经济(63746)
研究(45272)
中国(44593)
管理(41746)
理学(35517)
理学院(35173)
管理学(34839)
管理学院(34638)
(28744)
(24778)
经济学(23495)
财经(23407)
中心(22379)
科学(21804)
(21700)
(21561)
经济学院(21368)
(19644)
研究所(19613)
金融(19335)
财经大学(17943)
(17074)
北京(16571)
银行(16492)
(15837)
人民(15624)
(15377)
基金
项目(75209)
科学(60738)
基金(58885)
研究(57205)
(50683)
国家(50337)
科学基金(43092)
社会(40720)
社会科(39052)
社会科学(39047)
基金项目(29799)
资助(25189)
教育(24929)
(24712)
自然(24532)
自然科(24039)
自然科学(24034)
自然科学基金(23667)
(21780)
编号(20610)
中国(19299)
国家社会(19068)
(18929)
重点(17251)
成果(17184)
(17155)
教育部(16996)
(16175)
社科(15811)
人文(15764)
期刊
(63516)
经济(63516)
研究(41407)
(30170)
金融(30170)
中国(23045)
(20517)
管理(15681)
科学(14834)
(14141)
学报(14120)
经济研究(12553)
财经(12493)
大学(11763)
学学(11182)
(10868)
(10170)
国际(10055)
世界(9540)
农业(9185)
问题(8630)
技术(7872)
业经(7288)
教育(7048)
理论(6220)
统计(5799)
技术经济(5741)
(5722)
实践(5175)
(5175)
共检索到185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前不久,中国金融界发生了一场“327风波”.所谓“327”,是指1995年6月交收的1992年三年期国债期货品种的代码.“327风波”发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但其对中国金融界的震动,却不亚于英国的“巴林事件”.今年2月23日上午,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开市,国债期货买卖双方的竞争就异常激烈.327期货开盘时148.50元价位上200万口合约的巨额卖盘瞬息间就被买方全部吸纳.按每口合约标2万元面值国库券计算,交易量达400亿元之巨.327价格直线上窜.下午开市后,期市价格加速上行,327最高冲至151.98元.到16时22分已成交1200余万口.因国债面值为100元,所以国债期货合约价格每变动1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帆,苑军娅,包名  
金融风波中的中国与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杨帆苑军娅包名决策参考一、金融稳定的本质是维持信心1997年7月自泰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东南亚,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纷纷大幅度贬值,只有美元,港币和人民币继续坚挺。对于这次国际金融风波的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arianne Bertrand   Claudia Goldin   Lawrence F.Kat  
Claudia Goldin是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010年,她与Marianne Bertrand和Lawrence F.Katz合作在AEJ:Applied Economics发表了此篇文章。该文对美国一所知名商学院MBA的职业生涯进行了调研,以了解MBA不同性别的职业发展。尽管MBA男女在职业生涯初期的收入几乎相同,但他们的收入很快就出现了分化,MBA男性比女性的收入优势在毕业10年后达到了近60个对数点。造成MBA男女收入差距巨大且不断扩大的原因有3个:MBA毕业前培训的差异、职业中断的差异以及每周工作时间的差异。MBA女性的职业生涯中断较多,工作时间较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做母亲有关。当前,帮助不同性别员工获得平等职业发展机会仍然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议题。本刊征得原载期刊同意,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民锋  
韩国产业银行(The Korea DevelopmentBank—“KDB”)成立于1954年,是一家官方银行。建行的初衷,在“韩国产业银行法”上有所概述: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长期的资金融通。KDB(韩国产业银行)自建行以来,在支持韩国经济成功增长方面,一直起着很大作用。该行不仅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也为公司管理战略提供必须的信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他被称为"金融奇才",创造过日赚10亿美元的罕见历史记录;他被称为"金融流氓",凭借着诡异的做空手段令不少国家货币体系错乱坍塌;他被称为"金融舵手",不经意的投资之举就会引来八方投资客的羊群般跟风;他被称为"金融领袖",知道赚钱的同时也慷慨地为穷人花钱……,他就是国际金融界的传奇式人物乔治·索罗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巍  
中美金融合作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美资银行在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进入中国很快便盈利,现美国金融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美方愿加强同中方金融机构的交流;中国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则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国外诸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使国际金融业务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陶之  
最高级经济学家和金融界领导人最近在华盛顿聚集一堂,分别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春季会议。他们将考虑最新的金融问题。新兴市场的吸引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非非  尹八一  
对金融界导入CIS的几点思考李非非,尹八一在金融界,中国银行率先导入CIS,开我国金融界塑造企业形象之先河,显示了决策者的远见卓识。而怎样实施CIS,使之中国化、金融化,则需我们每个人参与探讨。笔者拟就近年来所见所闻,谈谈对金融界导入CIS的一些片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晔  
2010年是公认的中国艺术品金融元年。艺术品投资具有流动性差、相关性小、收益性高、专业性强等特征。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在艺术品指数、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投资金融衍生品及艺术银行等作用下,已相当成熟。艺术品市场悄然成为新的重要投资选择。但目前国内对艺术品投资的研究仅限于美术界,国内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研究甚少,希望本文能够引起金融界对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关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祖六  
亚洲金融风波后的中国汇率政策胡祖六亚洲金融风波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反省的问题,诸如银行体系稳健性,国企改革,资产市场泡沫的预防,短期外国资本的涌入,产业政策的副作用等等。但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却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应当如何调整,以减轻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伯里  
东亚金融危机,不仅自身是一场高烈度的经济风波,而且也是一场事关世界经济大局和中国经济大局的经济风波。本文力图透过这场风波,对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格局,以及迈向21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关系,做一些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静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界兴起合业经营的浪潮,美日等国的金融业逐步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而转向合业经营。1999年11月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更是标志着国际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金融体制日益同国际接轨的今天,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模式是否也走到了尽头?本文在分析了国际、国内金融环境变化,并总结分业经营与合业经营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的前提下,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