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5)
- 2023(19491)
- 2022(16244)
- 2021(15209)
- 2020(12696)
- 2019(28865)
- 2018(27788)
- 2017(53298)
- 2016(28262)
- 2015(31041)
- 2014(30167)
- 2013(29699)
- 2012(27000)
- 2011(24191)
- 2010(24028)
- 2009(22135)
- 2008(20890)
- 2007(17684)
- 2006(15401)
- 2005(13568)
- 学科
- 济(111470)
- 经济(111352)
- 管理(80408)
- 业(77114)
- 企(62433)
- 企业(62433)
- 方法(50547)
- 数学(45308)
- 数学方法(44740)
- 中国(36216)
- 财(31531)
- 农(31280)
- 融(28977)
- 金融(28976)
- 银(27814)
- 银行(27768)
- 行(26779)
- 贸(24224)
- 业经(24223)
- 贸易(24206)
- 易(23672)
- 制(23565)
- 地方(22221)
- 学(22175)
- 农业(20932)
- 环境(19966)
- 务(19724)
- 财务(19664)
- 财务管理(19633)
- 企业财务(18779)
- 机构
- 学院(385888)
- 大学(385339)
- 济(166807)
- 经济(163834)
- 管理(149196)
- 研究(133789)
- 理学(130083)
- 理学院(128694)
- 管理学(126457)
- 管理学院(125776)
- 中国(106669)
- 科学(80318)
- 京(79554)
- 财(76486)
- 农(66957)
- 所(65956)
- 中心(63003)
- 财经(61600)
- 研究所(60537)
- 业大(58149)
- 经(56488)
- 江(54498)
- 经济学(52939)
- 农业(52642)
- 北京(49615)
- 院(48613)
- 经济学院(47956)
- 范(47876)
- 师范(47298)
- 财经大学(46348)
- 基金
- 项目(270159)
- 科学(214684)
- 基金(200898)
- 研究(192617)
- 家(177695)
- 国家(176285)
- 科学基金(151496)
- 社会(126942)
- 社会科(120725)
- 社会科学(120697)
- 基金项目(105504)
- 省(102820)
- 自然(98567)
- 自然科(96381)
- 自然科学(96351)
- 自然科学基金(94681)
- 教育(87880)
- 划(87803)
- 资助(81923)
- 编号(74081)
- 重点(61488)
- 部(60540)
- 成果(58619)
- 发(58393)
- 创(57177)
- 国家社会(54504)
- 创新(53533)
- 科研(52554)
- 教育部(52155)
- 课题(51328)
- 期刊
- 济(170776)
- 经济(170776)
- 研究(111428)
- 中国(72095)
- 学报(63280)
- 农(59843)
- 科学(58116)
- 财(57853)
- 管理(53921)
- 大学(48308)
- 融(47507)
- 金融(47507)
- 学学(46108)
- 农业(40307)
- 教育(34342)
- 技术(30598)
- 财经(30166)
- 经济研究(30126)
- 业经(27491)
- 经(26060)
- 问题(22268)
- 业(22223)
- 贸(20874)
- 国际(18679)
- 版(18524)
- 统计(17963)
- 科技(17689)
- 世界(17615)
- 技术经济(17494)
- 策(16981)
共检索到563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安宝 苑黛君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域数据,从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两个角度讨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影响,利用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影响的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地区异质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生态多样性显著促进OFDI,且在金融规模影响OFDI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生态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融资效率来作用于OFDI,这种融资中介效应在"一带"沿线省份较大,在"一路"沿线省份较小;"一带一路"增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抓住区域特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金融生态多样性发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张友棠
以2007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数据为样本,编制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指数,测度“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水平,并基于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国家金融生态多样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资源获取度和金融稳定性对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贡献最大;各国的金融生态多样性存在差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容易流向“一带一路”沿线金融生态更丰富的欧洲国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春 谭学通
普惠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中的完善与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核心环节。基于此,采用2011—2018年"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据,测度沿线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距离,并进一步考察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惠金融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不同的长短期效应;而就分层而言,中国对不同圈层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流向受普惠金融距离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空间效应 区位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存在第三国对东道国OFDI的挤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快东道国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用改善目标国投资环境、着手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等手段,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规避第三国的挤出效应,按照"多点带面、全域协同"的思路引导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全域OFDI的均衡布局,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空间效应 区位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波 李国英 李冀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放水平。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制度框架,有利于沿线国家降低税负,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进而通过改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提高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因而,应继续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合作,帮助沿线国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协定谈判和签署步伐,修订现有已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不适宜条款;继续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优化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税收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婷 汤继强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影响,东道国金融风险抑制中国OFDI流入的同时会将投资挤入邻国。渠道分析发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信贷活动是金融风险影响中国OFDI的重要因素,其中公共部门债务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金融风险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不同,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炼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府资金的延伸,在"一带一路"建设打基础阶段,政策性金融应责无旁贷地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支持对本国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符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炼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府资金的延伸,在"一带一路"建设打基础阶段,政策性金融应责无旁贷地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支持对本国具有特殊意义的项目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符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王晓辰
本文为探究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纳入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通过门槛模型探究其在中国OFDI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从影响效应来看,结构效应促进了碳排放规模的增加,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门槛效应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FDI的碳排放效应分别存在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新东 杨俊凯
"一带一路"应当成为科技合作之路和创新之路。以200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0个东道国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门槛回归模型,以东道国制度质量为门槛变量考察东道国科技创新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东道国政治稳定程度、施政有效性、规制质量、法治程度、贪腐控制和公民参政与问责6个制度质量指标均存在单一门槛,说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对其科技创新及中国直接投资具有影响。但是,6个制度质量指标的回归系数各不相同,说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各指标的相关影响也不尽相同,中国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具体分析。最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水平普遍不高,而其较低的制度质量更是制约了各国科技创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时应注意防范"技术陷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文淑惠 胡琼 程先楠
文章基于2003-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在东道国金融发展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高低显著影响其金融发展对中国OFDI的吸引作用,且存在一个制度质量临界值,样本国家中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以科威特为代表的中东国家、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等17个国家金融配置效率较高,有利于中资企业获取海外融资,建议具有强烈融资动机的中资企业选择上述国家进行投资。其次,东道国金融发展本身对中国OFDI有促进作用,对于沿线其他制度环境相对较差、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东道国,建议中央政府进行更加广泛的制度性安排切实加强金融合作,最大程度解决海外投资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文佳 魏龙
"一带一路"倡议是多边框架下的制度联通平台,对中国OFDI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全球治理指数(WGI)指标构建制度的全局莫兰指数,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空间关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制度的空间关联对中国OFDI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OFDI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东道国制度的空间关联影响中国OFDI"制度风险偏好"。制度的空间关联强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中国OFDI的空间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冰 王晓芳
如何选择投资支点国家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的理论分析表明,将东道国区位优势与OFDI效率两项定量指标作为支点国家选择标准更具有科学性。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具备的市场、能源、政治关系及自由贸易的优势更能够吸引中国投资,但目前技术获取型投资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对沿线国家金融生态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不同区位特征的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能够影响中国在当地的OFDI效率,两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文章认为应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且区位优势明显及OFDI效率较高的国家作为支点国家,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关键词:
区位特征 OFDI效率 金融生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申韬 张泉
本文运用我国与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3~2020年的金融合作面板数据,首先采用OLS回归模型检验金融合作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溢出效应,然后根据金融合作程度进行国别分组,进一步检验溢出效应异质性问题。研究表明,金融合作的确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国内消费和科技创新两个渠道产生促进作用,且异质性显著,主要表现为高金融合作程度国家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低金融合作程度国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与东道国间的金融合作存在国别迁徙现象,表现为向下迁徙和向上迁徙两种情况。我国应根据异质性开展差异化金融合作,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溢出效应 异质性 国别迁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