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4)
2023(8356)
2022(6623)
2021(6295)
2020(5033)
2019(11510)
2018(10618)
2017(20743)
2016(10574)
2015(12118)
2014(11706)
2013(11690)
2012(10888)
2011(9904)
2010(9998)
2009(9731)
2008(8778)
2007(7800)
2006(7100)
2005(6776)
作者
(27978)
(23269)
(23063)
(22295)
(14806)
(11062)
(10515)
(9208)
(8834)
(8184)
(8083)
(7776)
(7526)
(7447)
(7425)
(7292)
(6799)
(6780)
(6728)
(5952)
(5835)
(5613)
(5317)
(5309)
(5279)
(5232)
(5112)
(4683)
(4663)
(4617)
学科
(49156)
经济(49027)
(29233)
管理(29069)
(26904)
金融(26904)
中国(24226)
(24018)
银行(24018)
(23545)
企业(23545)
(23426)
方法(20558)
数学(19016)
数学方法(18963)
(14934)
(14159)
(13333)
(12720)
贸易(12702)
(12514)
中国金融(11371)
业经(10341)
(9839)
(9062)
财务(9016)
财务管理(8999)
企业财务(8721)
地方(8652)
体制(8539)
机构
大学(152726)
学院(150377)
(79584)
经济(78391)
研究(56954)
管理(56340)
中国(54511)
理学(47546)
理学院(47082)
管理学(46672)
管理学院(46389)
(37955)
(32101)
财经(30249)
经济学(28190)
(27867)
中心(27822)
(26846)
科学(26669)
经济学院(25478)
研究所(23928)
(23156)
财经大学(23017)
金融(22785)
北京(21285)
(20537)
(20136)
银行(19793)
(19714)
(19200)
基金
项目(94473)
科学(76449)
基金(73325)
研究(73083)
(62729)
国家(62273)
科学基金(53730)
社会(51910)
社会科(49472)
社会科学(49460)
基金项目(37043)
教育(32037)
(31495)
资助(30567)
自然(30391)
自然科(29757)
自然科学(29749)
自然科学基金(29290)
(27473)
编号(27113)
国家社会(23736)
(23576)
成果(23101)
中国(22668)
重点(21457)
教育部(21286)
(20930)
(20131)
(20092)
(20061)
期刊
(84791)
经济(84791)
研究(53890)
(35728)
金融(35728)
中国(32506)
(28627)
管理(21860)
科学(19152)
(18546)
学报(17833)
财经(16811)
经济研究(15541)
大学(15005)
(14555)
学学(14214)
(12356)
农业(11868)
国际(11815)
问题(11318)
世界(11079)
教育(10912)
业经(10783)
技术(10220)
理论(8374)
技术经济(7359)
实践(7003)
(7003)
经济问题(6800)
统计(6683)
共检索到245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中国金融深化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储蓄转化为投资更加效率化、外源性融资给许多企业带来生机,促进了整体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也促进了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然而,金融深化的关键,金融市场的发展却出现了障碍。分析其障碍的原因,从根本上予以治理是我国90年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志  
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自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经济金融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金融改革更有效,更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选好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至关重要。要选好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部位,首要的必须明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属性自然除保留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之外,还具有新的特征,即除了仍然继承商品经济的"自主、开放、平等,竞争"四大特征和等价交换这个核心的一般属性之外,更重要的还具有三大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强  秦琳贵  代金辉  
金融科技是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以颠覆式的速度和方式对传统金融进行了解构和重塑,改变了社会经济增长方式。金融科技通过加速信用资本化进程、提高金融风控能力、降低金融成本等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并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面临数据隐私、数据确权、技术垄断、数据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可通过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等措施促进我国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立  
金融工程是金融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也代表了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金融工程,将是中国实现金融赶超的重大机遇。风险管理是金融工程运用的最主要方面。金融风险迫使我们利用金融工程去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实际问题。从金融自由化条件上看,我国金融工程大发展的条件尚不具备,但加强金融工程的研究和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998年,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平稳运行。银行间货币市场运行良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量较上年下降,银行间债券回购量较上年上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趋于下降。票据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票据周转率上升。国债发行顺利,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舒理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利差交易的冲击。特别是当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推出后,各主要新兴市场的利差交易都呈现出饱和的状态,投资者急需可靠而又能容纳大量资金的市场。中国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强烈。此外,中国的房地产和能源行业仍在惯性中迅猛扩张,需要新的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燕平  胡宁峰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性与条件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性 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字和世贸组织的成立意味着该组织在世界经贸舞台上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长久地游离在世贸组织体系之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讲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中国加入世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晓玖  
本文将金融自由化定义为利率自由化、信贷控制放松、进入壁垒降低、银行自治加强、银行产权多元化、证券市场改革、资本和经常帐户开放等七个方面的综合反映,通过对中国金融改革过程中上述七个方面的各项措施进行评估,采取主成份分析法进行数据综合,构建出了从1982年到2006年的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本文认为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将完全自由化定义为100%,目前自由化程度已达到了71%。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伍旭川  
央行九年来的首次加息引起中国乃至世界金融市场的强烈反响,一段时间之后,再来分析对比加息对银行、证券、企业、房地产等产生的综合影响,将有利于我们判断利率对国民经济的敏感度和有效性,为今后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提供一些理论和实际的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华超  裴平  
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成效卓著,却常因外界对中国金融市场化实际进程认识的不足,而导致国际社会长期曲解甚或无端指责中国金融体制。为此,本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构建能够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征的指标体系,修正并重测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并由此研判中国金融市场化真实水平。研究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远非外界误解的那样低;相反,中国金融业也基本实现市场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小于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蔡小于作者认为,9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地区转移,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都使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成为必然。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完善必备的宏、微观基本条件;具备平等的竞争环境。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何敏  赵旭东  胡小芳  白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尤宏兵  徐孟云  王恬恬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对金融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不断深入,互设金融分支机构逐渐增加,区域金融稳定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实践证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进在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提升基础建设效率、推动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及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双边金融合作的推进仍然面临着诸如双边政治互信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东盟部分成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双边金融合作的战略设计高度及制度创新不够及双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如果双方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提升相互信任、实行"求同存异"的金融监管政策、加快双边金融合作创新,同时加强与国际、地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双边金融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河  韩立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转变观念 ,放松管制 ,探索混业经营模式 ,促进市场发育 ,推进我国金融监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以发展求规范 ,以发展促改革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