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7)
2023(19130)
2022(16277)
2021(15128)
2020(12662)
2019(29279)
2018(28533)
2017(55179)
2016(29233)
2015(33016)
2014(32893)
2013(32617)
2012(30022)
2011(27052)
2010(27141)
2009(25472)
2008(23985)
2007(20763)
2006(18385)
2005(16622)
作者
(83089)
(69415)
(68739)
(65640)
(44332)
(33223)
(31316)
(27055)
(26571)
(24515)
(23616)
(23364)
(21903)
(21890)
(21684)
(21300)
(20480)
(19907)
(19896)
(19802)
(17306)
(16805)
(16641)
(15783)
(15599)
(15468)
(15155)
(14826)
(13998)
(13515)
学科
(136032)
经济(135885)
管理(83515)
(79651)
(65797)
企业(65797)
方法(59015)
数学(51662)
数学方法(51085)
中国(38100)
(32355)
(32331)
(29803)
金融(29801)
地方(28541)
业经(28102)
(27783)
银行(27736)
(26773)
(26676)
(25734)
(24132)
贸易(24113)
(23405)
农业(22108)
理论(20679)
(20157)
财务(20081)
财务管理(20040)
(19150)
机构
大学(422876)
学院(418742)
(183833)
经济(180198)
管理(164837)
研究(143906)
理学(142829)
理学院(141309)
管理学(138965)
管理学院(138210)
中国(113265)
(89346)
科学(84059)
(83189)
(70991)
财经(67234)
中心(65916)
研究所(64537)
(62657)
(61261)
(59089)
业大(58427)
经济学(58046)
北京(56800)
(53402)
师范(52912)
经济学院(52175)
(52098)
财经大学(50208)
农业(48736)
基金
项目(283027)
科学(223923)
基金(208370)
研究(207787)
(180686)
国家(179242)
科学基金(154824)
社会(134401)
社会科(127657)
社会科学(127626)
基金项目(109178)
(107165)
自然(98863)
自然科(96588)
自然科学(96566)
教育(95106)
自然科学基金(94862)
(90408)
资助(87096)
编号(82991)
成果(67214)
(63813)
重点(63216)
(60518)
(58363)
课题(56976)
国家社会(56530)
教育部(55499)
创新(54569)
科研(53999)
期刊
(198738)
经济(198738)
研究(129046)
中国(78220)
(62829)
学报(62170)
管理(60732)
科学(58606)
(55793)
大学(48446)
(47626)
金融(47626)
学学(45748)
教育(41733)
农业(38217)
技术(36211)
财经(33839)
经济研究(33526)
(29095)
业经(28966)
问题(25307)
(21402)
技术经济(21277)
统计(20554)
理论(20151)
世界(19750)
(19748)
国际(18806)
图书(18504)
(18187)
共检索到622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本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将其与金融深化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内生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渠道;同为金融深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芳  
文章整理计算了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物质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等数据,分产业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结果发现:对于第一产业,金融通过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渠道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渠道并不显著;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渠道、物质资本积累渠道、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均不显著;第三产业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洪安  李国平  江若尘  
通过回顾和比较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并以此为计量模型,以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划分区域,来分析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人力资本类型区域中,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是不同的,政府应采取差异化区域人力资本政策。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会产生溢出效益。溢出效益使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增,实现经济内生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张中秋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内生增长的方式。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工具比较分析中国经济及其三次产业内生增长表现及其区域差异,为中国改变增长方式和建立经济内生增长模式提供基础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秀川  罗倩文  
文章通过建立内生结构模型,用1997~2006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的Panel Data,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倒U关系。(3)防止经济过热可能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费水平。(4)第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弹性关系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则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向弹性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生  赵昕东  
新贸易理论认为,内生于进口资本品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技术溢出的水平和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采用中国1978~2005年的进口设备数据对进口资本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中国进口设备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但是进口设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的影响。同时,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和结构的差异使得进口设备的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借助新贸易理论,构建了一个反映生产服务业同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模型。生产服务业知识、信息密集的特性使得其具有规模递增的产业特点,进而可创造出内生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中国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建伟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变量,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商业银行存款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均GDP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在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的双重影响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内生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金融深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储蓄存款规模的扩张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金融广化水平仍需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和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作用并不明显。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在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为金融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文鼎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生产函数理论被大量应用,反映出了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为了充分反映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借鉴罗默的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将能源作为独立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探讨能源约束下,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时卫干  孙拥军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中国金融深化之间存在着深层次关系。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说明金融深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明显;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持;通过调节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正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