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4)
2023(10286)
2022(8647)
2021(8097)
2020(6976)
2019(16337)
2018(15660)
2017(30319)
2016(16087)
2015(18608)
2014(18423)
2013(18624)
2012(17574)
2011(15998)
2010(16096)
2009(15582)
2008(14907)
2007(13314)
2006(11577)
2005(10783)
作者
(46460)
(38851)
(38782)
(37380)
(24637)
(18691)
(17860)
(15092)
(14869)
(13738)
(13397)
(13031)
(12539)
(12368)
(12365)
(12166)
(11559)
(11396)
(11295)
(11213)
(9778)
(9457)
(9410)
(8893)
(8834)
(8785)
(8576)
(8428)
(7923)
(7812)
学科
(73201)
经济(73141)
(44743)
管理(42241)
(35470)
企业(35470)
方法(33909)
数学(30843)
数学方法(30641)
中国(27730)
(27360)
金融(27358)
(25671)
银行(25650)
(24832)
(20270)
(19977)
(17995)
(16816)
贸易(16803)
(16449)
业经(15206)
地方(14299)
农业(13597)
(12968)
(12956)
财务(12942)
财务管理(12913)
企业财务(12306)
中国金融(11388)
机构
大学(236766)
学院(234359)
(110107)
经济(108084)
管理(87547)
研究(84767)
理学(74534)
理学院(73723)
中国(73393)
管理学(72680)
管理学院(72241)
(50208)
(49870)
科学(47922)
(42946)
中心(40953)
(40404)
财经(39984)
研究所(39046)
经济学(36589)
(36441)
(33801)
经济学院(33221)
业大(32659)
北京(32647)
农业(31811)
财经大学(29845)
(29612)
(28602)
师范(28346)
基金
项目(150475)
科学(118325)
基金(111444)
研究(111022)
(96679)
国家(95910)
科学基金(81191)
社会(72549)
社会科(69057)
社会科学(69036)
基金项目(58023)
(55723)
教育(49956)
自然(49914)
自然科(48779)
自然科学(48763)
自然科学基金(47964)
(47668)
资助(46849)
编号(43899)
成果(36382)
(35240)
重点(34401)
(33450)
(31472)
国家社会(31316)
教育部(30432)
中国(30259)
课题(30082)
创新(29655)
期刊
(116712)
经济(116712)
研究(73549)
中国(45876)
(38955)
金融(38955)
(38693)
(37076)
学报(35224)
科学(32917)
管理(30283)
大学(26868)
学学(25366)
农业(24055)
财经(20706)
经济研究(20008)
教育(19223)
技术(18614)
(17880)
业经(17187)
问题(16044)
(15431)
国际(14118)
(13744)
世界(13463)
技术经济(12456)
理论(12083)
统计(11690)
实践(10569)
(10569)
共检索到360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荣  
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着手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结合新近完成的《商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的修订,中国的金融混业正渐行渐进。而金融控股公司以其独有的特质,成为现阶段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平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建平  沈富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德清  刘红  赵惠敏  
在国外金融机构纷纷采用混业经营模式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为追求高收益而实行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那么混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我们用一期和多期模型推导出了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制度变迁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揭示了X-效率在制度变迁中所起的重要决定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齐美东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于竞争和金融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限制,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和监管的改革。全国人大2003年通过的《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为我国向混业经营模式发展预留了空间,混业经营正在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胜刚  黄炜  
随着美国国会于 1999年 11月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新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全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及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多元化金融集团实践的考察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体制的有效途径 ,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防范问题提出对策思路。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宪荣  
发达国家银行业分业经营被打破后,经过10年过渡期,混业经营在国际金融界占据了主要地位。混业经营具有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同时必须对其加强有效监管。基于对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政策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小红  段安石  
2 0世纪末 ,英、日、美等金融大国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面对国际社会金融法制的大变迁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金融法中的分业经营原则。笔者首先分析了分业经营赖以存在的背景和意义正在发生变化 ,然后提出了金融业务自由组合的观点 ,为修改分业经营原则提供一点新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国刚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山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要求采取金融混业经营的强烈呼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指出现阶段中国坚持分业经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笔者分别从防范金融风险、分业经营的制度优势还未充分发挥以及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还不具备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坚持金融分业经营的必要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鲁明易  
对于当前我国是应该开展混业经营还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模式,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选择菲律宾这一与我国金融基础较为接近的国家,分析其金融业由分业转向混业的原因以及转变后的金融运行效率和风险,以期从中能够找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道江  王利民  
从哈耶克的社会二元观出发 ,借鉴了诺思、纳尔逊、温特等人的演讲论思想 ,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金融经营体制的不同选择 ,提出了中国金融经营体制未来演进的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艺明  陈浪南  
本文针对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是否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在不同的政府治理和监管能力下,限制度的提高或降低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限制的确会降低其利润,但如果政府治理能力较高,则可减少提高商业银行业务限制所损失的利润。最后,针对本文的结论提出我国从分业向混业经营转变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秦国楼  
金融业综合经营或通常所称的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但分业经营制度在主要国家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争论已告结束,相反,很多实行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屡屡出现的问题反复昭示,这一问题决非此优彼劣的简单选择。对于已经加入WTO并且金融开放正在稳步推进的我国金融来说,继续实行分业经营还是顺应世界潮流实行综合经营更是金融当局面临的艰难选择。本文首先对有关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理论争论进行全面分析,这些争论主要涉及系统风险、利益冲突、金融业的垄断、竞争与效率以及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等。以上分析和研究表明,分业管制并不能导致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综合经营也不必然产生利益冲突,但在垄断、竞争与效率以及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洪转  郑垂勇  张元教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外金融业的一般演变史、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渐进式的金融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