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1)
- 2023(17378)
- 2022(14744)
- 2021(13599)
- 2020(11467)
- 2019(26385)
- 2018(25775)
- 2017(49532)
- 2016(26801)
- 2015(30391)
- 2014(30193)
- 2013(30340)
- 2012(28926)
- 2011(26504)
- 2010(27030)
- 2009(25610)
- 2008(25253)
- 2007(22781)
- 2006(20516)
- 2005(19147)
- 学科
- 济(115474)
- 经济(115356)
- 业(76484)
- 管理(73283)
- 企(58351)
- 企业(58351)
- 方法(45829)
- 中国(41874)
- 数学(40327)
- 数学方法(39936)
- 农(33710)
- 银(31073)
- 银行(31027)
- 融(30758)
- 金融(30756)
- 财(30424)
- 行(29964)
- 地方(28652)
- 制(27239)
- 业经(25355)
- 贸(25059)
- 贸易(25037)
- 易(24381)
- 农业(22468)
- 学(22409)
- 务(18111)
- 财务(18062)
- 财务管理(18012)
- 策(17995)
- 企业财务(17101)
- 机构
- 大学(386557)
- 学院(385643)
- 济(168567)
- 经济(164898)
- 管理(143223)
- 研究(142195)
- 理学(120148)
- 理学院(118731)
- 中国(117663)
- 管理学(116904)
- 管理学院(116153)
- 京(84250)
- 科学(83724)
- 财(80519)
- 所(73783)
- 农(68056)
- 研究所(66331)
- 中心(66161)
- 财经(61938)
- 江(60881)
- 经(56181)
- 北京(54677)
- 业大(54210)
- 农业(53391)
- 经济学(52668)
- 院(50641)
- 范(50584)
- 师范(50040)
- 州(48901)
- 经济学院(47411)
- 基金
- 项目(243450)
- 科学(190730)
- 研究(179247)
- 基金(176137)
- 家(153867)
- 国家(152552)
- 科学基金(128827)
- 社会(114408)
- 社会科(108479)
- 社会科学(108450)
- 省(93583)
- 基金项目(90932)
- 教育(81011)
- 自然(80926)
- 划(79639)
- 自然科(79032)
- 自然科学(79004)
- 自然科学基金(77637)
- 资助(74268)
- 编号(72782)
- 成果(61465)
- 发(57190)
- 重点(55557)
- 部(54609)
- 课题(51406)
- 创(50296)
- 国家社会(47689)
- 创新(47198)
- 教育部(46606)
- 科研(46492)
- 期刊
- 济(193682)
- 经济(193682)
- 研究(125172)
- 中国(86955)
- 农(63191)
- 财(61287)
- 学报(59365)
- 融(56790)
- 金融(56790)
- 科学(55067)
- 管理(54038)
- 大学(44769)
- 农业(42058)
- 学学(41728)
- 教育(41066)
- 技术(32099)
- 经济研究(31898)
- 财经(31281)
- 业经(30325)
- 经(26972)
- 问题(25235)
- 业(23285)
- 贸(23207)
- 国际(21601)
- 图书(21411)
- 世界(20021)
- 技术经济(19384)
- 理论(19210)
- 统计(18003)
- 坛(17258)
共检索到620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福明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涵义和特点(一)服务外包的意义。服务业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其实质即是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企业外部更优质的资源来完成这一部分业务,从而使企业集中所有资源专注于其核心业务,以达到提高效率,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庆琛
TPP协议达成更加凸显了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贸易全球化诉求,全球金融服务规制的自由化趋势继续推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互联网+"的渗透融合,金融服务外包作为金融业紧密构成,呈现业务嵌入泛化、专业要求精细化、宏观驱动强化等新特征。中国应当从加快金融改革、提升产业链整体国际竞争力、推动金融服务与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强化行业监管和信用建设等方面加以应对和改善。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国际化 信息技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庆琛
TPP协议达成更加凸显了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贸易全球化诉求,全球金融服务规制的自由化趋势继续推进。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互联网+"的渗透融合,金融服务外包作为金融业紧密构成,呈现业务嵌入泛化、专业要求精细化、宏观驱动强化等新特征。中国应当从加快金融改革、提升产业链整体国际竞争力、推动金融服务与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强化行业监管和信用建设等方面加以应对和改善。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国际化 信息技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婧
金融服务外包是提升金融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它正处于行业周期的高速成长期,是国际外包市场的主流。本文在对浙江省金融服务外包状况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综合考虑浙江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对浙江省金融服务外包区域发展、集成化发展、创新、监管及保障制度构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SWOT分析 策略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促进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战略。服务贸易是衡量国家、地区间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支撑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金融服务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并对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荣春
经济危机使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深受影响。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金融服务外包领域出现巨额合同交易显著减少、辅助性后台外包需求加快释放、国际金融机构海外自营中心外部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出现"反向式增长"等新趋势。经济衰退背景下,国际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转移和重组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和竞争加剧也将加快释放国内金融机构的外包需求,跨国服务商的示范作用有利于本土服务商迅速提高综合竞争力加之中国具有的多种竞争优势,后危机时代有望支持其成长为新的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为加快产业发展,应在全面培育市场主体和积极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彤
近年来,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在总结国际离岸金融外包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离岸金融外包业务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洪飞
金融服务外包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特点出发,采取对比和例证的方法,探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阐述战略选择。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发展概况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铁山 郭根龙 冯宗宪
金融服务外包是当前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领域,它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成本、转移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发展趋势及我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格局和现状,立足于我国实际并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服务 服务外包 承接 开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景瑞琴 邱伟华
随着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复杂和深化,金融服务外包成为许多金融机构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战略选择。本文对金融服务外包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针对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利益 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金融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化改革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金融改革 结构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山红梅 杨乐义
在金融危机的大潮席卷全球经济之际,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市场开拓、重点业务选择、企业规模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探讨了金融危机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何敏 赵旭东 胡小芳 白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龚强 马洁 班铭媛
金融科技正引领全球金融业新格局,成为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也对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发展初期,行业秩序尚未规范,金融欺诈乱象丛生,中小投资者保护是监管的重中之重;伴随行业进入成长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监管套利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主线;现阶段,数据滥用与平台垄断问题日益严峻,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营造包容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费者保护与维系市场公平成为当前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面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金融科技监管应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转变,即以包容性、稳定性、公平性与消费者保护为监管目标,持续完善数据和平台治理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