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7)
- 2023(11313)
- 2022(9036)
- 2021(8296)
- 2020(7074)
- 2019(16099)
- 2018(15657)
- 2017(29846)
- 2016(15265)
- 2015(17204)
- 2014(16692)
- 2013(17025)
- 2012(15587)
- 2011(14010)
- 2010(14265)
- 2009(13923)
- 2008(13311)
- 2007(11707)
- 2006(10405)
- 2005(9884)
- 学科
- 业(74622)
- 济(73703)
- 经济(73620)
- 企(67680)
- 企业(67680)
- 管理(58181)
- 方法(31583)
- 中国(26980)
- 业经(26775)
- 融(26211)
- 金融(26211)
- 财(24595)
- 数学(24143)
- 农(24074)
- 数学方法(24035)
- 银(23772)
- 银行(23769)
- 行(23200)
- 制(19288)
- 务(18356)
- 财务(18340)
- 财务管理(18328)
- 农业(17840)
- 企业财务(17369)
- 贸(16337)
- 贸易(16320)
- 易(16031)
- 技术(15809)
- 策(14048)
- 体(13649)
- 机构
- 学院(222751)
- 大学(220334)
- 济(109372)
- 经济(107649)
- 管理(91529)
- 理学(77762)
- 理学院(77118)
- 管理学(76458)
- 管理学院(76029)
- 研究(73848)
- 中国(68229)
- 财(50267)
- 京(45796)
- 财经(39898)
- 科学(38518)
- 经(36509)
- 所(35889)
- 中心(35202)
- 经济学(34994)
- 农(34202)
- 江(32616)
- 研究所(32047)
- 经济学院(31668)
- 财经大学(29669)
- 北京(29502)
- 业大(27213)
- 商学(27124)
- 商学院(26882)
- 农业(26641)
- 州(26420)
- 基金
- 项目(140895)
- 科学(113909)
- 研究(107452)
- 基金(106698)
- 家(90868)
- 国家(90057)
- 科学基金(79416)
- 社会(73739)
- 社会科(70212)
- 社会科学(70196)
- 基金项目(55279)
- 省(52308)
- 自然(47679)
- 自然科(46666)
- 自然科学(46654)
- 教育(46099)
- 自然科学基金(45963)
- 资助(43407)
- 划(42687)
- 编号(41886)
- 成果(33589)
- 业(33425)
- 创(33023)
- 部(32463)
- 国家社会(32274)
- 发(31300)
- 重点(31037)
- 创新(30037)
- 制(28841)
- 教育部(28729)
- 期刊
- 济(121789)
- 经济(121789)
- 研究(70539)
- 中国(44506)
- 财(41244)
- 管理(38796)
- 融(36684)
- 金融(36684)
- 农(32809)
- 科学(27968)
- 学报(26050)
- 农业(22094)
- 大学(21220)
- 财经(21077)
- 经济研究(20561)
- 学学(20016)
- 业经(19844)
- 技术(19397)
- 经(18343)
- 问题(15613)
- 贸(15379)
- 世界(14604)
- 业(14460)
- 国际(14381)
- 技术经济(13805)
- 教育(13600)
- 现代(11571)
- 图书(10780)
- 商业(10498)
- 财会(10477)
共检索到352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炳才
1.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条件金融开放有条件问题,也有需要问题。需要是指需要人家的资金、技术、学习人家的制度、创新金融工具跟随所谓世界潮流等。因此,很多国家在金融开放的时候,首先并不是条件约束,而是需要。当进人一定阶段以后,则必须将需要与条件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靖 徐建国 曾振灏
近年来,金融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金融开放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工程,其内涵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金融服务业开放,包括对境内外金融机构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服务的放开;二是资本账户开放,包括跨境资本交易、投资、汇兑限制的放开。学界研究和实践证据都支持应区别对待这两个层次的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炳才
本文描述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所面临的外部压力和要求,指出中国金融开放离国际社会的要求差距还很大。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和发展阶段决定了过早参与国际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对中国将产生不利影响。应该把握金融开放进程,研究新形势下金融开放的条件。金融开放要与经济发展阶段、成熟程度和国家产业技术成熟程度、企业竞争力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在金融开放中要注意削减来自于内部的风险,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
金融开放 自由化 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本文认为,开放社会是以信息开放为前提的,以尽可能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中国的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比其他领域而言,金融业的成就则要小些。文章提出,中国应以开放社会的标准大力发展金融业,股票市场更应成为私营企业主要的筹资场所。金融业的健全发展离不开评级机构的参与,中国应引进外国的评级机构,利用其经验健全自己的评级机制。在一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中,货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解决包括通货膨胀在内其他许多问题的基础。在汇率方面,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固定汇率在任何国家都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开放社会 评级 通货膨胀 汇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现在又开始恢复动力。近期的自由化措施旨在缓解金融抑制、带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推动自由化的部分措施已经生效。有限的利率自由化已经令银行提升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而人民币日交易区间的加大也已使得货币灵活性增强。然而,温州和前海的试验性金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预期金融自由化将会继续,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依照惯例优先放开国内金融体系,然后是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欧美经济的某些尾端风险或将阻碍改革进程。金融自由化虽然可能会给银行业的净息差和总体利润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给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关键词:
中国 金融自由化 改革次序 银行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罗伯特·希勒
前不久,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罗伯特·希勒与我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北京对话,共同探讨新时期世界和中国的金融问题。希勒教授从全球范围着眼,阐述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新金融秩序”构想,提出“金融民主化”、利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创新消除更广泛领域风险的探索;吴敬琏教授则着眼于现实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风险所在,解释了银行及资本市场的风险成因,并强调提出了对弱势群体面临风险的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毅
我国的金融业安全研究在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得以重视。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研究构建了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及评价标准,因素与指标选取及安全阈值既基于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也基于业内经验。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与权重分配上,与先前文献进行了讨论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实力与运行、治理能力与政策效率、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金融业运行与发展水平、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是构成金融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实证方面表明所构建的金融业安全指数的变化与我国金融业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基本吻合,反映了金融业安全指数可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的基本安全状况。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业安全 综合评价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毅
我国的金融业安全研究在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得以重视。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研究构建了中国金融业安全指数及评价标准,因素与指标选取及安全阈值既基于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也基于业内经验。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与权重分配上,与先前文献进行了讨论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实力与运行、治理能力与政策效率、国际收支与外部影响、金融业运行与发展水平、金融稳健性与控制力是构成金融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实证方面表明所构建的金融业安全指数的变化与我国金融业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基本吻合,反映了金融业安全指数可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的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业安全 综合评价 风险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郝洁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程度评价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入逐步开放轨道。2006年入世过渡期结束,开始全面履行市场准入承诺,构建了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核心、以相关国内金融法律规章为支撑的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体系。(一)从制度开放角度看,我国金融服务开放程度低于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高于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服务业开放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国加入WTO过渡期2/3已完成。在主要领域所做的开放承诺基本履行的阶段;二是指在过渡期全部结束,即2006年12月以后的对外开放阶段。本文旨在说明,加入WTO后过渡期出现的不可逆转的快速开放趋势,如果长期缺少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德旭 姚战琪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同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在对OECD国家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外金融服务业产业关联的差异以及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的描述,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产业关联 金融服务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孙秋碧
文章以1996~2010年中国金融服务业数据为例,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全面分析了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集聚演化影响的动态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金融服务业机构和资产集聚影响的机制不同,金融服务业机构主要受信息资产投入的影响,且影响路径复杂;金融资产主要受信息人才因素的影响。最后,鉴于金融服务业的特殊性,指出研究中应分别建立机构集聚和资产集聚指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金融服务业 集聚演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根据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业的客观需要,同时参考世界各国金融服务业的变迁路径和发展趋势,我国未来几年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思路是,以防范风险保障安全为前提,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手段,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重点,以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扩大规模,改善结构,务实创新,加强监管,全面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本文通过对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智利、韩国成功案例和肯尼亚、葡萄牙不成功案例经验的剖析和相关理论的考察,归纳出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次序的一般逻辑。文章认为: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应在国内实际部门自由化之后和过境交付方式自由化、资本账户自由化之前进行;过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应与资本账户自由化同步进行;在商业存在金融服务市场开放过程中,应注重金融监管的强化、国内银行不良资产的逐步解决和利率的不断自由化;同时,应选择合适时机,尽量在国内政治、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实施。
关键词:
金融服务 贸易 市场开放 次序 案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冯宗宪,叶欣
本文在讨论《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其后续协议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探求出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应在适当的保护政策下,适时地、适度地把握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时机,恰当地运用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策略,以确保我国金融业健康平稳地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服务市场 金融开放 对策选择 WT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