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2)
- 2023(8953)
- 2022(7406)
- 2021(7235)
- 2020(6095)
- 2019(13969)
- 2018(13738)
- 2017(25955)
- 2016(13947)
- 2015(15760)
- 2014(15472)
- 2013(15228)
- 2012(14287)
- 2011(13009)
- 2010(13447)
- 2009(13068)
- 2008(12351)
- 2007(10960)
- 2006(10352)
- 2005(10093)
- 学科
- 济(57370)
- 经济(57283)
- 管理(37379)
- 业(35561)
- 企(28742)
- 企业(28742)
- 中国(28184)
- 融(27082)
- 金融(27082)
- 银(25869)
- 银行(25866)
- 行(25109)
- 方法(20869)
- 制(19780)
- 数学(18833)
- 财(18760)
- 数学方法(18603)
- 农(16636)
- 贸(13975)
- 贸易(13956)
- 易(13750)
- 业经(13157)
- 体(12776)
- 地方(12060)
- 中国金融(11369)
- 体制(10830)
- 农业(10805)
- 务(10387)
- 财务(10354)
- 财务管理(10325)
- 机构
- 大学(189702)
- 学院(186502)
- 济(91205)
- 经济(89522)
- 研究(72062)
- 中国(66489)
- 管理(66275)
- 理学(54110)
- 理学院(53525)
- 管理学(52864)
- 管理学院(52493)
- 财(47289)
- 京(41577)
- 科学(36479)
- 所(35817)
- 财经(35362)
- 中心(34902)
- 经(32221)
- 研究所(31515)
- 经济学(30932)
- 江(29453)
- 北京(28162)
- 经济学院(27735)
- 财经大学(26192)
- 农(25992)
- 院(25264)
- 银(25040)
- 范(24700)
- 师范(24548)
- 银行(24129)
- 基金
- 项目(109852)
- 科学(87302)
- 研究(86943)
- 基金(81546)
- 家(69605)
- 国家(69025)
- 科学基金(58597)
- 社会(57751)
- 社会科(54959)
- 社会科学(54949)
- 基金项目(40890)
- 教育(39758)
- 省(38743)
- 资助(34762)
- 编号(34286)
- 划(33413)
- 自然(33106)
- 自然科(32373)
- 自然科学(32367)
- 自然科学基金(31831)
- 成果(31056)
- 部(26605)
- 国家社会(25509)
- 重点(25275)
- 中国(24846)
- 发(24738)
- 课题(24644)
- 性(24008)
- 教育部(23832)
- 创(23041)
共检索到327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东
我国金融运行在长期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已日趋显现 ,深化金融改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明晰产权制度 ,但对于产权的确切定义和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产权制度安排缺乏深入的研究 ,目前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股份制改造 ,建立民营银行来改进金融体系产权结构 ,但笔者认为 ,单纯形式上的改制 ,如没有配套的产权保护机制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法规 ,无法达到改善银行治理结构的效果 ,必须在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下 ,强调股东的控制权 ,使经营活动受到具体的排他性、独立性和绝对性的财产所有权约束 ,才能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体系
关键词:
中国金融改革 产权问题 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东
我国金融运行在长期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已日趋显现 ,深化金融改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明晰产权制度 ,但对于产权的确切定义和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产权制度安排缺乏深入的研究 ,目前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股份制改造 ,建立民营银行来改进金融体系产权结构 ,但笔者认为 ,单纯形式上的改制 ,如没有配套的产权保护机制和与之相关的经济法规 ,无法达到改善银行治理结构的效果 ,必须在完善的产权保护机制下 ,强调股东的控制权 ,使经营活动受到具体的排他性 ,独立性和绝对性的财产所有权约束 ,才能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体系。
关键词:
中国金融改革 产权问题 思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峰
自70 年代以来, 金融自由化就逐渐被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解除金融压制的主流金融政策。到80 年代这一趋势更是形成了高潮。然而实践的结果是: 通过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大了这些国家金融业的风险。本文以为: 金融自由化作为金融深化的较高层次, 其本身是没有错误可言。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这一政策框架有没有相对应的微观主体( 主要指市场经济下的成熟经济机构) , 以及引导政府和微观主体据以调整自己行为的充分信息。而这两点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基于此, 本文第三部分比较了金融化的两种方案: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提出金融约束是我国解除金融压制现象和抑制经济气泡生成较为合适的方...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 金融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常军
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金融业,特别是部分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的推进,税收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现行税制中的一些矛盾开始显现,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介绍了我国金融业的税制现状,提出我国金融业税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革的初步建议,最后指出金融企业税收政策调整需要妥善处理好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金融业 税收制度 税制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相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本文认为 ,我国金融组织结构优化过程的关键是要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 ,促进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竞争对古典竞争的替代 ,以机构间的混业合作为混业经营做好准备 ,通过业内整合 ,形成各业寡头集团主导格局的基础上 ,培育中国的混业金融寡头集团 ,先形成各业“太阳系”,再形成混业“银河系”。同时 ,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科学规范政府行为 ,以降低金融市场的无序化程度 ,提高金融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作战能力 ,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组织 结构优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征 徐冰
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1999年4月20日国家成立了专门接收处理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不良资产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同年10月,华融、东方、长城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至今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运行有三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但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相龙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初步建成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金融业改革也拉开了帷幕。1983年国务院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标志着金融业改革的起步。1993年,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业进入全面改革阶段。改革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松奇
今年夏季的某一天,我收到某家全国性金融类报纸的约稿函,大意是让我写一写回顾总结中国金融改革道路和经验教训之类的文章稿酬从优云云。十年前的2008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颇有影响力的著作《中国金融改革30年》,作者是我的一位老同学。这两件事都使我有所触动,特别是在2008年看到"中国金融改革30年"这样的标题时,我当时的想法是:中国的总体
关键词:
中国金融改革 刘鸿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毅 赵婷
自1929年大萧条后,每隔一定时期,国际上就会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每次大型危机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原因,不仅需要进行持久深入的理论诠释,而且需要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进行纠偏。对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并且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而言,要少走弯路,避免危机,加快发展,就需要全面总结历次金融危机成因,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思路。金融改革的设计思路切忌生搬硬套国外模式;应及时化解经济和金融体制中的各类主要内部矛盾;确立合理的金融创新路径和节奏;理顺金融机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配套措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改革 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郝继伦 崔学刚
在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业已明确的前提下,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基点和变革逻辑,并通过它的前后关联效应催化和启动其他方面的相应改革就成为中国金融宏观改革战略的关键。当前,在金融改革基点的选择上,理论界存在六种观点。本文认为,因这六种观点都只看到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中的某些方面忽视其他方面,因而均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可操作性,不宜作为改革的基点。作者在此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新基点──利率市场化,并系统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顺序问题,最后给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宏观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尚进
金融改革要成功,需要重视配套改革,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意前提条件;汇率市场化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持续的实际汇率高估的风险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有五个要点。第一,金融改革要成功,不能只谈金融改革,而要重视配套改革。第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及其配套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第三,要避免金融危机,需要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第四,如果要打乱改革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作者认为2013~2020年的中国金融改革应遵循5项原则: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改进金融监管;包括12个重点领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改革,保险业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逻辑,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汇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书中以上述12个重点领域为经,以5项原则为纬,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路进行了详尽论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成 徐权 赵文发
本文简要回顾和总结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英等国改革金融监管体制的主要措施,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金融监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对比几种主要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利弊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并据此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 监管协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剑平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为适应金融活动混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先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法律,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相互之间建立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来防范国内外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本文主要介绍和比较了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的特点,借鉴其立法经验,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关键词:
中国金融 监管体制 法律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