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0)
- 2023(10001)
- 2022(8118)
- 2021(7807)
- 2020(6342)
- 2019(14772)
- 2018(14071)
- 2017(26403)
- 2016(13759)
- 2015(15254)
- 2014(14481)
- 2013(14177)
- 2012(13339)
- 2011(12298)
- 2010(12490)
- 2009(11982)
- 2008(11136)
- 2007(9599)
- 2006(8924)
- 2005(8469)
- 学科
- 济(58252)
- 经济(58178)
- 业(32688)
- 管理(31768)
- 中国(26906)
- 融(26746)
- 金融(26745)
- 企(25312)
- 企业(25312)
- 银(24071)
- 银行(24058)
- 行(23477)
- 方法(22670)
- 数学(20634)
- 数学方法(20469)
- 贸(18358)
- 贸易(18345)
- 易(18128)
- 财(17633)
- 农(16748)
- 制(16739)
- 业经(12856)
- 出(12582)
- 中国金融(11325)
- 农业(11325)
- 地方(11291)
- 体(11228)
- 学(9961)
- 体制(9456)
- 口(8872)
- 机构
- 大学(191335)
- 学院(187568)
- 济(92050)
- 经济(90590)
- 研究(74180)
- 管理(65264)
- 中国(64684)
- 理学(55195)
- 理学院(54537)
- 管理学(53762)
- 管理学院(53412)
- 财(44568)
- 京(41013)
- 科学(39448)
- 所(36638)
- 财经(34667)
- 中心(34068)
- 研究所(33231)
- 经济学(32249)
- 经(31908)
- 经济学院(29208)
- 农(28712)
- 北京(26961)
- 江(26894)
- 院(26474)
- 财经大学(26158)
- 范(25277)
- 师范(25072)
- 融(23495)
- 金融(23108)
- 基金
- 项目(121096)
- 科学(96561)
- 研究(92690)
- 基金(91291)
- 家(79590)
- 国家(78950)
- 科学基金(66546)
- 社会(62705)
- 社会科(59709)
- 社会科学(59698)
- 基金项目(46269)
- 省(42274)
- 教育(41980)
- 自然(38438)
- 自然科(37603)
- 自然科学(37590)
- 资助(37558)
- 划(37094)
- 自然科学基金(36998)
- 编号(35395)
- 成果(30730)
- 部(29221)
- 国家社会(28496)
- 重点(28202)
- 中国(27466)
- 发(27309)
- 教育部(25805)
- 创(25693)
- 课题(25328)
- 性(25240)
共检索到305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赵净
在稳增长约束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金融改革策略。这种增量改革可以赢得金融改革时间,避免短期内风险爆发,同时也内含着"多重困境"。当"多重困境"所积累的风险达到临界水平时,监管部门就不能通过金融改革来化解风险和维持经济增长,只能允许个别违约事件的出现来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但是,由于面临"大而不能倒"和隐性担保等问题,监管部门实际上不可能渐进地挤出系统性风险。据此提出,引进大量民间资本、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大范围违约事件出现、构建透明的担保机制和退出机制,将从制度上根治渐进式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因"大而不能倒"而互相抑制的困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性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之间的逻辑来看,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创新又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制度红利。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困境,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差距较大、治理技术及其实践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治理主体间的价值认知和参与理性异化明显、治理的制度设计难以激发供给侧活力。为此,我国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治理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丽静 朱敬
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是健全学前融合教育制度体系,并实现制度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且自觉规范践行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以制度的制定为逻辑起点,以制度的有效落实为逻辑进路,以制度内化为逻辑旨归。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制度化面临着制度要素供给不足引发的“合法性”困境,普特二元教育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困境,“理性人”利益博弈导致的集体行动困境。要突破制度化困境,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一是重视三大制度要素供给,增强学前融合教育合法性基础;二是突破普特并行惯性依赖,增强多元主体创新实践驱动力;三是夯实集体行动制度逻辑,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瑞雪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换保障制度面临的逻辑困境,并寻求走出困境的出路。研究方法:以文献法为基础,综合运用集体所有制、社会保障及"农转非"后地价增值分配基本理论,分析土地换保障面临的逻辑困境。研究结果:土地换保障制度在参保主体选定、保险项目选择、保障水平确定、保障资金筹集4个方面均面临多重困境。研究结论:土地换保障制度难以彻底解决征地补偿水平偏低问题,也难以建立真正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一方面,政府勇于担当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责任;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限制征地公权力,打破地方政府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地位,改革不合理的财税体制,剥离地方政府城市建设主导者的职能。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征地制度 土地换保障 社会保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敏慧 陶然
作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主要模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助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仍存在探讨空间。本文基于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教训的考察,指出"混合所有制"可以作为竞争性部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过渡形式;对于垄断央企的改革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经验,打破行政垄断,推动竞争性框架建立,并切实实现从"管企业"逐步调整为"管资本",通过改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骋骋
本文将我国金融改革放在30年和60年的历史框架下分析,认为中国金融改革从逻辑上讲呈"机构改革→市场改革→制度改革"这样一个强制变迁路径。这种路径是"演绎式决策"(以国外成功经验或经典理论为依据)与"归纳式决策"(以事实及特殊国情为依据)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改革除了金融自身在改革中获得发展以外,也在支持国企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贡献甚大。肯定成绩,我们也应认识金融改革的不足。根据这种不足,作者认为今后金融改革将在三个方面突破,而重点可能是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提高股权融资结构比例及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内在逻辑 外部绩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一国金融监管架构和监管重点,与该国金融结构和金融风险的特性有密切关系。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逻辑是,金融结构渐进式、趋势性调整和由此引起的金融风险变化。当前,中国金融结构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来源发生重大变化,金融风险的性质和结构亦由此发生重要变化。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要点是:监管模式上,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和功能上的一致;监管架构上,在功能调整后的央行和赋予微观审慎监管功能的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双峰"形态的监管架构;监管重点从资本监管逐渐调整为资本监管与透明度监管并重;监管方式从传统监管逐步过渡到智能监管与传统监管相结合并渐进至以智能监管为主。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理论逻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一国金融监管架构和监管重点,与该国金融结构和金融风险的特性有密切关系。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逻辑是,金融结构渐进式、趋势性调整和由此引起的金融风险变化。当前,中国金融结构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来源发生重大变化,金融风险的性质和结构亦由此发生重要变化。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要点是:监管模式上,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和功能上的一致;监管架构上,在功能调整后的央行和赋予微观审慎监管功能的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双峰"形态的监管架构;监管重点从资本监管逐渐调整为资本监管与透明度监管并重;监管方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理论逻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同全
农民资金互助监管缺失与监管过度并存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其良性发展。这种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度变迁多重逻辑的影响。其中,从国家逻辑来看,需要农民资金互助活动的规范健康发展;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逻辑看,需要外部监管提供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从政府金融监管系统的科层制逻辑来看,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单一、监管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面对数量大、覆盖面广、行为不确定性高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金融监管系统及其从业人员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从本部门和自身利益出发,权衡监管利弊后,选择了过度监管或不予监管,从而规避可能影响其职业发展的风险。四川省仪陇县民富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监管扶贫互助社,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对农民资金互助应建立"双层+双线+委托"的监管体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背景为轴,回顾总结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改革在稳增长的内在诉求下推进缓慢,而金融改革却因利率市场化闸门的开启而大踏步地向前,但也逐渐埋下了当前种种金融乱象的根源。而当前的种种金融乱象,无疑是目前制约金融改革走向深入的一层枷锁。因此,推进"金融去杠杆"、整治金融乱象,从而为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创造条件,更需着眼经济改革,着力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于打破国企的预算软约束,着力于民间投资活力的激发培育。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应对和处理"外部
关键词:
金融改革 经济改革 金融开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背景为轴,回顾总结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改革在稳增长的内在诉求下推进缓慢,而金融改革却因利率市场化闸门的开启而大踏步地向前,但也逐渐埋下了当前种种金融乱象的根源。而当前的种种金融乱象,无疑是目前制约金融改革走向深入的一层枷锁。因此,推进"金融去杠杆"、整治金融乱象,从而为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创造条件,更需着眼经济改革,着力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于打破国企的预算软约束,着力于民间投资活力的激发培育。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应对和处理"外部失衡"的经验,以及19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所留下的深刻教训,我们认为,"经济改革-金融改革-金融开放"由急到缓地协同推进,是身处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金融市场化尚未全然理顺的改革阶段的中国,更加理性与稳妥的选择。
关键词:
金融改革 经济改革 金融开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南铨
推进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释放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的基本形式。但在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人属性、资产保护机制、决策机制、利润分配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法律的缺位、空白或是冲突影响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为此,需要从立法中明确其法人属性、规范其利润分配机制、建立资产保护机制、完善党委与董事会职权分工以及规范纠纷解决及权利救济制度,进而促进公办高职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走出法律困境。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公办高职院校 法律困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南铨
推进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释放高职院校办学活力,发挥制度体系优势的基本形式。但在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人属性、资产保护机制、决策机制、利润分配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方式等均存在一定的法律困境。法律的缺位、空白或是冲突影响了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改革进程。为此,需要从立法中明确其法人属性、规范其利润分配机制、建立资产保护机制、完善党委与董事会职权分工以及规范纠纷解决及权利救济制度,进而促进公办高职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走出法律困境。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公办高职院校 法律困境 出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慈强
实践中金融监管法的体系结构越来越碎片化,进而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法律失灵。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梳理金融监管法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指出金融监管法陷入了"监管危机再监管"的治乱循环,其使命在于突破自身的局限。为了走出这一困境,因应部门法哲学化的趋势,针对金融监管法目前存在的研究不足,法哲学化将成为金融法领域新的理论增长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书清
通过对现代金融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演化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可知,以自由平等、权利优先、个体本位为原则构建的金融法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爆发与利益冲突加剧给现代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迫使人们对导致现代金融制度困境的根源进行反思。正是由于对主体自由和目的理性的过度依赖,才使物竞天择与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成为了金融领域的现实写照,背离了金融法对自由与平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形成了所谓的现代性悖论。
关键词:
金融制度 演化逻辑 负面影响 现代性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