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2)
2023(16254)
2022(13777)
2021(13112)
2020(11041)
2019(25280)
2018(24979)
2017(47244)
2016(25682)
2015(28855)
2014(28292)
2013(27808)
2012(26368)
2011(23787)
2010(24307)
2009(23083)
2008(22879)
2007(20813)
2006(18499)
2005(16889)
作者
(71704)
(59999)
(59831)
(57557)
(38435)
(28806)
(27207)
(23186)
(22814)
(21646)
(20509)
(20197)
(19438)
(19251)
(19047)
(18789)
(17763)
(17713)
(17427)
(17408)
(15205)
(14641)
(14593)
(13728)
(13672)
(13596)
(13337)
(13289)
(12228)
(12097)
学科
(101662)
经济(101550)
管理(74113)
(73319)
(61025)
企业(61025)
方法(42445)
数学(37128)
数学方法(36677)
中国(36505)
(29904)
(29450)
金融(29448)
(29335)
(28935)
银行(28902)
(27938)
(26226)
业经(23237)
(22399)
贸易(22382)
(21859)
地方(20923)
(20784)
技术(20366)
农业(19110)
(17387)
财务(17345)
财务管理(17299)
(16954)
机构
大学(358078)
学院(357200)
(155657)
经济(152416)
管理(133833)
研究(128657)
理学(113230)
理学院(111958)
管理学(110116)
管理学院(109416)
中国(105967)
(76375)
(75839)
科学(74752)
(65379)
中心(60475)
研究所(58767)
(58255)
财经(57980)
(56095)
(52637)
北京(49366)
经济学(48877)
业大(48244)
(47228)
师范(46793)
(46137)
农业(45390)
(44496)
经济学院(43930)
基金
项目(226479)
科学(179100)
研究(169280)
基金(164533)
(142823)
国家(141612)
科学基金(120866)
社会(108100)
社会科(102515)
社会科学(102489)
(87241)
基金项目(85560)
教育(78322)
自然(75585)
(73970)
自然科(73873)
自然科学(73853)
自然科学基金(72596)
编号(68188)
资助(67809)
成果(57841)
重点(51767)
(51337)
(51333)
(49856)
课题(48526)
创新(47384)
国家社会(45187)
教育部(44339)
(44090)
期刊
(175815)
经济(175815)
研究(116324)
中国(80224)
(59274)
(53220)
学报(52163)
管理(51949)
(50303)
金融(50303)
科学(49769)
教育(44140)
大学(40156)
学学(37334)
农业(35001)
技术(31153)
财经(29493)
经济研究(29246)
业经(26554)
(25523)
问题(22492)
(21205)
(20012)
国际(19393)
技术经济(18617)
世界(17648)
理论(17199)
统计(16771)
科技(16513)
(15948)
共检索到567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东升  王忠民  
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的创新活动更多的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制度的创新 ,而不是微观经济主体推动的市场创新活动。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压力加大 ,而且与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接轨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按照我国金融改革的既有逻辑推动金融制度创新活动和金融制度的变迁 ,在利用市场型的创新活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 ,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立君  
区域金融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看,区域金融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结构差异是多元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而金融改革创新是提高经济金融效率的有效举措。近期我国区域金融改革创新的最新实践表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需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一致;从政策建议的角度看,可借势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开放型区域金融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和拓展金改区域分布;细化特色金融,为金改顶层设计积累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先国   李曜  
今年,中国政府把金融体制改革列为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五大内容之一。金融体制正日益显示其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 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在国际金融创新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内在联系,又有何差异?国际金融创新趋势对中国金融改革有何启迪和影响?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纵览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金融变革总是围绕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开发(技术性变革或工具创新)和金融监管制度调整(体制性变革或制度创新)这两方面展开的。微观金融活动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创新冲动与宏观金融管理谋求的整体协调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不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龙  王思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虎  白明  朱刚  
目前,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地自贸试验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的背景,然后对金融制度创新的主演变特征、实践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标国际最优水平,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制度创新机制、通过立法和改革来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制度、探索金融制度集成创新的机制,并且进行试点—推广差异性评价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冬姣  冀志斌  贾腾  
2017年6月18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第十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7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主题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冬姣  冀志斌  贾腾  
2017年6月18日,《经济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了"第十届中国金融与投资论坛暨《2017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采用"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主题发言由中南财经政法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元元  
创新包括了新产品、服务以及新的生产程序的开发和使用,金融领域的创新涵盖了金融工具、组织形式以及服务的提供方式等方面,创新的广度以及创新的结构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业的竞争力,在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金融服务业创新实践,将为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决策的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鸣  鞠晓峰  赵晓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还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这种金融结构在融资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提供与处理功能、公司治理功能上的缺陷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进行。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中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和更高的金融总体发展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苑德军  
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生产行为”,因而也有一个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问题。对金融创新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 ,构成金融创新要素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理论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金融创新成本的构成、特点 ,以及金融创新收益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导致中国金融创新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不甚理想的基本原因 ,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中国金融创新收益 ,降低金融创新成本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玉  丛菲菲  
2015年9月12日,"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举行。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协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刘莉亚教授主持了会议,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郑少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为会议致辞。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剑平分别作了主旨发言。他们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理念出发,重点关注金融市场的创新和改革,紧扣利率市场化、人民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崔晓蕾  徐立  孙亚  
本文在回顾2012年中国实施的主要金融政策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执行效果,并针对金融政策执行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展望,对2013年中国金融政策提出建议。分析结论表明:2012年金融政策的总体执行效果不错。宏观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物价水平得到了较好控制。人民币汇率水平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国际收支渐趋平衡。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表现良好,股票市场欠佳。保险业资产规模稳定增长,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房价增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障房供给以及与此配套的信贷支持不断增强。2013年中国应该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陈小琳  徐立  刘念理  
本文在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及政策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应执行的金融政策提出了建议。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政策等金融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存在着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2010年中国应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益合理的信贷政策,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