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4)
- 2023(15127)
- 2022(12886)
- 2021(12343)
- 2020(10477)
- 2019(24296)
- 2018(23645)
- 2017(46042)
- 2016(24628)
- 2015(27752)
- 2014(27371)
- 2013(27302)
- 2012(24990)
- 2011(22395)
- 2010(22341)
- 2009(21153)
- 2008(20319)
- 2007(17620)
- 2006(15579)
- 2005(14138)
- 学科
- 济(98224)
- 经济(98112)
- 业(78765)
- 管理(77110)
- 企(67350)
- 企业(67350)
- 方法(46963)
- 数学(41239)
- 数学方法(40877)
- 中国(33307)
- 财(32789)
- 融(29586)
- 金融(29585)
- 银(28944)
- 银行(28910)
- 行(27710)
- 制(24702)
- 农(24373)
- 务(24061)
- 财务(23994)
- 财务管理(23954)
- 企业财务(22967)
- 业经(22246)
- 贸(19335)
- 贸易(19317)
- 易(18909)
- 地方(18291)
- 学(17810)
- 农业(16281)
- 体(16236)
- 机构
- 大学(345826)
- 学院(341815)
- 济(145514)
- 经济(142598)
- 管理(140136)
- 理学(120737)
- 理学院(119539)
- 管理学(117844)
- 管理学院(117244)
- 研究(112997)
- 中国(97256)
- 京(73680)
- 财(70833)
- 科学(65209)
- 财经(56615)
- 所(55444)
- 中心(53343)
- 经(51678)
- 研究所(50205)
- 农(49393)
- 北京(47371)
- 江(47315)
- 业大(46507)
- 经济学(44674)
- 财经大学(42673)
- 范(40675)
- 院(40647)
- 经济学院(40412)
- 师范(40331)
- 州(39573)
- 基金
- 项目(229110)
- 科学(181497)
- 基金(170213)
- 研究(168998)
- 家(146826)
- 国家(145622)
- 科学基金(126529)
- 社会(108877)
- 社会科(103400)
- 社会科学(103374)
- 基金项目(90320)
- 省(85387)
- 自然(81753)
- 自然科(79920)
- 自然科学(79903)
- 自然科学基金(78516)
- 教育(76305)
- 划(72341)
- 资助(71092)
- 编号(67904)
- 成果(55028)
- 部(52280)
- 重点(50435)
- 创(47864)
- 发(47255)
- 教育部(45666)
- 国家社会(45248)
- 课题(45246)
- 创新(44671)
- 人文(44380)
- 期刊
- 济(153461)
- 经济(153461)
- 研究(106906)
- 中国(64095)
- 财(56821)
- 管理(51812)
- 融(49691)
- 金融(49691)
- 学报(49007)
- 科学(46746)
- 农(44184)
- 大学(38019)
- 学学(35937)
- 教育(29985)
- 农业(29936)
- 财经(28191)
- 技术(26953)
- 经济研究(25119)
- 经(23904)
- 业经(22676)
- 问题(19569)
- 理论(18205)
- 贸(16881)
- 技术经济(16482)
- 业(16437)
- 实践(16383)
- 践(16383)
- 财会(16374)
- 国际(15513)
- 现代(15425)
共检索到512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世蓝 孙妍 邹文博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选取2007年至2013年我国13家样本公司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面临金融危机等风险冲击时,与独立银行相比,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收益水平更高,风险控制能力较强。金融控股公司能够通过优化配置风险管理权,提高整体收益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经营绩效 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烽
本文在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构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的几项重要步骤:目标定位、文化与制度建设、管理流程与组织架构的完善以及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并且指出这些步骤必须适应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所处的内外环境。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管理系统 管理流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宁 郝鹏
在VaR市场风险测量的框架下,以我国股市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类股票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为金融控股公司各子公司的代理变量,研究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风险资本配置问题。结果表明,金融控股公司组建可以起到市场风险资本分散的效果,法定配置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风险资本分散效果更好。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市场风险资本的分散效果,应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力度,以降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收益的相关性。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资本配置 VaR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立坤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走向综合经营势在必行。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最优模式在给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为规范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防范其存在的规制不足、规制过度及规制不当的问题,控制其法律风险,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同时入手。从宏观层面而言,必须界定金融控股公司及其法律地位、变革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理念以及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就微观层面来讲,具体制度设计应该从法人关系、资金链条、信息防火墙以及人事隔离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法律风险 控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范围、严格股东资质、强化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监管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一时引发市场热议。当前,社会各界对金融控股公司这一金融机构组织形式存在不少争议,如何正确看待和规范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无疑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志柏 田蓉
现实环境决定了中国金融业必然要实行混业经营,但现有的分业经营的法律制度又不能“朝令夕改”,中国金融业如何应对?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现有的金融业格局的基础上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如何防止其体制性弊端,如何监管等一些问题都有待于探讨。
关键词: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振宇 胡挺
混业经营是一种趋势,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度量已是一个难题。本文运用VaR和Copulas函数等方法构建计算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度量模型Copula-VaR,对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风险进行度量;并对几种风险度量VaR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多样化经营的优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熊鹏
金融控股公司是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当前各种尚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新的组成部分。利用随机边界生产模型比较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与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总要素生产力(TFP),并根据银行盈利能力的评价原则探讨其盈利能力差异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总要素生产力的增长率小幅下降,其中,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TFP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而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TFP大多为负增长;金融控股公司背景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明显优于非金融控股公司背景的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维武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控股公司大量涌现。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动因与模式选择,并基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特征提出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按照业务属性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后,本文建议针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难点与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从监管目标、监管原则和监管架构上着手设计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安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闻岳春 丁志雄
一、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概述9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纷纷放松金融管制,进行金融创新,现代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美、英、日等国相继进行了金融改革,逐步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成熟,综合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康 朱锦强
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推动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最早诞生金融控股公司,并建立了相应监管体系,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优化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当前中美两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在监管模式上有共同之处,但在具体监管上仍有较大不同,这是由两国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与两国不同的金融控股公司成因相关。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对高质量银行控股公司给予的业务松绑,重点是规范引导金融混业经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其主要针对的是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情形,是企业集团内部要素传导和外部环境约束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企业集团内部规模、效益、质量因素的驱动作用,也有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外部诱因。研究提出,未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优化,要进一步突出准入监管、持续监管和提升监管的全面性、权威性、协同性。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 中美比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舒志军
金融控股公司与资本经营舒志军根据国际惯例,金融集团公司的母公司都是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高级形态和有效形式。然而在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经营职能、财务职能、投资方式、资本经营等重大问题上,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温长庆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自由竞争加速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监管框架内的适应性变革,其风险已经不再局限于混业风险;外部监管滞后和内部治理不健全有特殊的制度、市场、国情诱因。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应当构建"伞形+双峰"的监管主框架,在既有的分业机构监管基础上,引入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协调的监管机制;内部治理路径包括公司治理、股东资格、市场自律机制和信息披露规则。互联网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当从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特殊性出发,构建综合监管框架,适当引入监管外包等创新性监管手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华
随着我国加入WTO ,摒弃分业经营、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将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两种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比较入手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的现实选择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进行概述 ,探索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理想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爱英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传递,涉及风险传递的概念、成因、运行机制、危害以及防控。经济关联性、环境同一性、信心辐射性是风险传递的主要成因。提出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对风险传递进行防范。由于存在"穿墙"等行为导致"防火墙"可能失效,因此,还要自身加强内部控制,加之金融监管当局实施有效监管,共同来实现对风险传递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控股公司 风险传递 “防火墙”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