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44)
2023(20759)
2022(17604)
2021(16279)
2020(13718)
2019(31534)
2018(30840)
2017(59543)
2016(31536)
2015(35504)
2014(35143)
2013(34789)
2012(31903)
2011(28892)
2010(29016)
2009(27301)
2008(26047)
2007(22764)
2006(20151)
2005(18313)
作者
(89312)
(74558)
(73792)
(70474)
(47381)
(35551)
(33620)
(28983)
(28390)
(26433)
(25375)
(25200)
(23519)
(23494)
(23130)
(23035)
(22093)
(21482)
(21404)
(21362)
(18614)
(18057)
(17847)
(16928)
(16676)
(16640)
(16305)
(15958)
(14938)
(14503)
学科
(143077)
经济(142901)
管理(95168)
(89012)
(74591)
企业(74591)
方法(60614)
数学(53229)
数学方法(52629)
中国(40188)
(37557)
(34764)
(30639)
金融(30635)
业经(30479)
(30453)
地方(29804)
(29235)
银行(29189)
(28015)
(27464)
(24970)
贸易(24950)
(24235)
(23533)
财务(23451)
财务管理(23400)
农业(23150)
企业财务(22314)
(21452)
机构
大学(454606)
学院(451085)
(196571)
经济(192712)
管理(177232)
研究(154072)
理学(153194)
理学院(151561)
管理学(149067)
管理学院(148251)
中国(121545)
(95762)
(91739)
科学(89466)
(75545)
财经(73370)
中心(70580)
研究所(68433)
(67095)
(66730)
(64675)
业大(62530)
经济学(61887)
北京(60851)
(57178)
师范(56654)
(55884)
经济学院(55581)
财经大学(54675)
(52086)
基金
项目(303138)
科学(240522)
基金(223514)
研究(223461)
(193366)
国家(191826)
科学基金(166131)
社会(145110)
社会科(137815)
社会科学(137779)
基金项目(117340)
(115226)
自然(105630)
自然科(103193)
自然科学(103171)
教育(102367)
自然科学基金(101358)
(96867)
资助(92695)
编号(89294)
成果(72748)
(68431)
重点(67768)
(64477)
(62594)
课题(61325)
国家社会(61066)
教育部(59703)
创新(58623)
人文(58024)
期刊
(214940)
经济(214940)
研究(139296)
中国(85931)
(70825)
学报(66350)
管理(66348)
科学(62674)
(60557)
大学(52068)
(51566)
金融(51566)
学学(49226)
教育(44278)
农业(40923)
技术(39115)
财经(37355)
经济研究(35939)
业经(32128)
(32079)
问题(27478)
技术经济(22746)
(22691)
统计(21544)
理论(21523)
(20838)
世界(20791)
国际(19912)
现代(19819)
(19642)
共检索到67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李大荣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所有制改革使得非国有经济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加,但与此不相称的是在此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仍以国有部门为主,非国有经济难以通过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获得充足的支持。文章首先对中国金融抑制及其对所有制效率的影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经典回归和VAR模型下的动态分析(包括格朗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框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金融抑制对所有制经济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最后从协调资产结构、利率市场化和发展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赵明勋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对于金融抑制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为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协整理论对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虽然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它是以低效率为代价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只有放松金融管制才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赵明勋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金融抑制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为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和协整理论对中国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虽然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它是以低效率为代价。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只有放松金融管制才会促进经济的持速、快速和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景维民  
1978年以来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界由此断定非国有经济具有比国有经济更高的效率。但国有经济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因此,经济中存在着国有经济规模的最优值。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当前的最优国有企业规模占25.05%。国有经济从1978年的77.63%下降到2006年的31.24%,表明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转型过程实际上就是国有企业规模不断下降和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并接近最优值的过程,由此促进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必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创造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条件,减少对非国有经济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希果  许岩  
本文从利益集团理论的视角对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解释,认为中国金融抑制的制度安排内生于给予改革当中利益受损集团金融补贴的需要,为了维护转轨时期的社会稳定,降低改革成本,在财政能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加强对金融体系的控制,以利差租金和货币发行收益为主要路径向国有企业、政府财政提供金融补贴。但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例的下降,由金融抑制引发的社会风险的累积、金融效率损失等问题使得中国如果继续维持金融抑制政策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成本和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全景  郝增慧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双重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双重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分析所有制结构、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经济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U型"关系;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错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金融城乡结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影响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分地区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公有制经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鉴于此,推动金融发展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市场化改革选择最优所有制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媛媛  
从金融配置角度看,我国企业的创新产出,受政治原因、监管制度、企业特征的影响,形成了国有企业在所占比例较高的地区创新能力较低的现象,本文从金融视角,通过创新产出与国有经济比重或就业人口比的检验,发现金融所有制抑制造成了地区创新产出的比重较低,并从政府、监管、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勋  Anders Johansson  
结构转型是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模型中,研究了金融抑制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模型表明经济资源会随着经济增长从工业部门不断流入服务业部门,从而使得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政府可以采取金融抑制政策阻碍结构转型过程。通过抑制服务业,保护和促进工业部门的发展,从而造成服务业占比偏低,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抑制显著阻碍了结构转型。金融抑制程度越高,经济中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比例会越低。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分组数据、不同的结构变量衡量以及不同的金融抑制指标的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文章结果表明,在有政府干预和偏好工业部门发展的国家,金融抑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  
利用200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率变化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金融发展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率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金融发展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率提升呈"倒U型"影响,即"阈值效应",短期金融发展有利于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TFP,但过度发展则有负面影响,中国适度金融发展水平为1.3左右;(2)金融发展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TFP增长率提升的中间途径为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改善,且在推动技术进步的路径上同样呈"阈值效应";(3)金融发展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TFP增长率效应大小的区域差别显著,呈现中部、西部、东部递减特征,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最低,在推动作用上边际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南希  李戎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监测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反映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FSIC)。基于此,本文研究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商业银行将如何调整影子银行业务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当金融压力上升时,相较于国有银行,非国有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差异与两类银行对影子银行这一风险业务的调整有关。当金融压力上升时,国有银行会显著减少影子银行业务,而非国有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不会减少。本文提出了国有银行的双重职能这一观点来解释实证研究的发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何石军  
转型经济中金融抑制的表现是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本文认为利率和汇率管制降低了持币成本,直接增加了货币需求,其导致的投资和对外经济结构扭曲则间接地增加了货币需求。中国的高货币速增长就是为了满足超额货币需求所致。我们利用中国1994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2季度数据估计了M1和M2的真实余额需求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方程。实证结果基本支持本文的金融抑制假说。在一个保守估计下,我们认为金融的抑制至少导致了现有的M2/GDP偏高3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廷  
高债务杠杆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其中最引人担忧的是不断攀升的企业债务,它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债务去杠杆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去杠杆的前提是厘清企业债务形成根源。本文从地方政府经济分权和所有制结构视角探讨当前企业债务扩张的体制性原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利用其掌控的经济权力"撬动"信贷资源流向国有企业是企业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降低企业债务杠杆的关键在于限制地方政府经济权力,推动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廷  
高债务杠杆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其中最引人担忧的是不断攀升的企业债务,它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债务去杠杆被列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去杠杆的前提是厘清企业债务形成根源。本文从地方政府经济分权和所有制结构视角探讨当前企业债务扩张的体制性原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利用其掌控的经济权力"撬动"信贷资源流向国有企业是企业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降低企业债务杠杆的关键在于限制地方政府经济权力,推动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宇峰  田珊  朱荣军  
本文基于主成分法来测度中国金融抑制程度,同时利用2000-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金融抑制会显著地抑制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但东部、中部与西部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效应显著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此外,人力资本投资、开放程度与资本密集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负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进程会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为提高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中央政府亟需完善金融制度,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来提升中国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利丰  
运用随机前沿的超越对数模型,分析我国29个省区市1999—2010年间金融所有制歧视指标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金融所有制歧视、技术效率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从总体上还是从三大区域的角度来看,金融所有制歧视都导致技术效率严重受损;(2)在金融所有制歧视存在的条件下,技术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加快金融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