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05)
- 2023(18154)
- 2022(15321)
- 2021(14504)
- 2020(11903)
- 2019(27783)
- 2018(27031)
- 2017(51795)
- 2016(27399)
- 2015(30981)
- 2014(30419)
- 2013(29977)
- 2012(27340)
- 2011(24558)
- 2010(24252)
- 2009(22588)
- 2008(21089)
- 2007(17905)
- 2006(15485)
- 2005(13526)
- 学科
- 济(112771)
- 经济(112655)
- 管理(77568)
- 业(75227)
- 企(61813)
- 企业(61813)
- 方法(54329)
- 数学(48420)
- 数学方法(47849)
- 中国(35819)
- 农(30032)
- 财(29257)
- 融(28935)
- 金融(28932)
- 银(27167)
- 银行(27134)
- 行(26113)
- 业经(24805)
- 地方(22745)
- 贸(22447)
- 贸易(22430)
- 制(22213)
- 易(21876)
- 学(20736)
- 农业(20417)
- 务(19096)
- 财务(19020)
- 财务管理(18982)
- 企业财务(18101)
- 理论(17774)
- 机构
- 大学(383242)
- 学院(381066)
- 济(161406)
- 经济(158332)
- 管理(153168)
- 理学(133843)
- 理学院(132497)
- 管理学(130228)
- 管理学院(129561)
- 研究(126052)
- 中国(100782)
- 京(79951)
- 科学(74372)
- 财(72551)
- 所(60367)
- 财经(59667)
- 中心(59062)
- 农(55785)
- 研究所(55349)
- 经(54602)
- 业大(53735)
- 江(51720)
- 经济学(50592)
- 北京(50553)
- 范(48443)
- 师范(48018)
- 院(46207)
- 经济学院(45864)
- 财经大学(44918)
- 农业(43524)
- 基金
- 项目(266690)
- 科学(211595)
- 研究(197437)
- 基金(196305)
- 家(169830)
- 国家(168449)
- 科学基金(146162)
- 社会(127041)
- 社会科(120655)
- 社会科学(120625)
- 基金项目(103234)
- 省(101289)
- 自然(93366)
- 自然科(91249)
- 自然科学(91229)
- 教育(90777)
- 自然科学基金(89607)
- 划(85609)
- 资助(81371)
- 编号(79885)
- 成果(64005)
- 部(59960)
- 重点(59371)
- 发(56767)
- 创(55676)
- 课题(54352)
- 国家社会(53370)
- 教育部(52324)
- 创新(51957)
- 科研(50932)
- 期刊
- 济(163634)
- 经济(163634)
- 研究(112452)
- 中国(67605)
- 学报(55863)
- 管理(54184)
- 财(53682)
- 科学(52936)
- 农(50216)
- 融(44372)
- 金融(44372)
- 大学(43842)
- 学学(41351)
- 教育(39738)
- 农业(34680)
- 技术(32846)
- 财经(28892)
- 经济研究(28044)
- 业经(26055)
- 经(24712)
- 问题(21411)
- 贸(18512)
- 理论(18501)
- 技术经济(17954)
- 图书(17816)
- 统计(17806)
- 业(17701)
- 科技(16904)
- 实践(16639)
- 践(16639)
共检索到547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悦 杨丹丹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6年的月度数据,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实证考察了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中跨境资本流动、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金融危机后其长期影响由正减至零,短期影响由正变负;汇率贬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期限效应,短期中促进作用显著,长期中作用不明显;跨境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汇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但该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不明显。因此,中国在金融开放进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市场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现阶段要防范贸然实施资本项目开放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二次冲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张怡宁
我国金融开放至今已40余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本轮金融开放具有高水平、高质量、全面开放的特点。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金融开放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开放的趋势特点,并展望未来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发展前景、开放路径和重点领域。通过研究发现,尽管金融开放能够带来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降低企业融资依赖和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以及在长期来看提高宏观经济产出等好处,但这些好处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支持。如果尚未客观评估开放条件就贸然实行金融自由化,短期来看可能会给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甚至会带来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建议:第一,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第二,有序推进金融开放,把握开放节奏;第三,监控跨境资本流动,必要时实行外汇干预;第四,完善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健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监管框架;第五,保持稳定且独立的货币政策;第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完善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秩序。
关键词:
金融开放 新发展格局 开放路径 风险防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海英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的欧债危机相继爆发,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增长乏力的经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面临挑战的公共财政,以及资本外流等问题使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困境。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地回归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那种稳定状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更好地实现金融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夏禹
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了金融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引入金融深化并建立了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作用结果随着金融深化的程度平滑地转变,而不是间断式突变;金融开放对金融风险的作用取决于金融深化程度,当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较低时,金融开放只会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负担。只有当金融深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开放才能对金融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无论金融深化程度如何,前期与当期金融深化同等程度地提高时,总能降低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雅琴
本文以中国1993~2014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同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包括金融规模及金融效率)的具体影响。结论显示:(1)贸易开放对金融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影响与开放程度有关。但贸易开放对金融效率却呈现出负向影响。(2)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但伴随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这可能与金融开放的加速导致金融资源出现扭曲配置有关。总体而言,我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相对滞后于开放程度的扩大,隐性的金融保护可能会降低金融效率。因此配套性改革措施的推进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发展 SYS-GMM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刁节文 章虎
本文基于总需求方程缩减式构建包含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以及货币供给因素具有动态权重的金融形势指数FCI,将其作为信息变量纳入到线性和非线性泰勒规则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拓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更能描述我国利率行为,利率能很好的反应金融形势而对产出和通胀反应不足。以通货膨胀率为转换变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和估计表明泰勒规则是非线性的,存在LSR1模型的非线性形式,利率对通胀的反应是非对称的。对非线性进行拓展性研究表明当通胀达到一定程度时,利率和FCI指数才具有稳定关系。
关键词:
金融形势指数 泰勒规则 货币政策 非线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贤坚 侯雅文
基于1982—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引入了影响金融开放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采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随着金融发展的程度不同呈现出非线性的转换现象,金融发展水平过高或者过低时,本期金融开放主要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同金融开放处于较合理区间时,本期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呈现正效应。因此,我们需要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根据本国具体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金融开放政策,形成面向国际市场,具有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金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若愚 霍伟东 杨碧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在给新兴市场带来境外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新兴市场境内资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基于非线性分析框架,本文探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并结合金融发展水平考察两者之间关系的渐进演变,比较资本账户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在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中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账户开放会降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只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资本账户开放才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内证券投资规模;相较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非线性关系的转换速度更快,即受金融发展水平变化的影响,资本账户开放对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动态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贤坚 侯雅文
基于1982—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引入了影响金融开放的关键因素金融发展,采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随着金融发展的程度不同呈现出非线性的转换现象,金融发展水平过高或者过低时,本期金融开放主要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同金融开放处于较合理区间时,本期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呈现正效应。因此,我们需要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情况下,根据本国具体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金融开放政策,形成面向国际市场,具有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金融开放市场体系,从而使得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达到新的阶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勇 彭礼杰 莫嘉浩
运用金融压力来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决策层的重视。本文从经济主体非理性行为范式出发,通过探讨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以此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及其宏观经济效应。首先,运用复合式系统压力指标方法,通过设置时变权重从纵向和横向维度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展开测度,试图反映经济主体心理与行为偏差引致的风险溢出和传染效应,进而体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特征;然后,将金融压力进一步视为经济主体情绪过程的反映,并借鉴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情绪加速器机制"探讨和解释不同压力状态下金融压力影响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stic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各个金融子系统本身的压力状况及其关联程度,共同推动了金融压力总体状况在高低状态之间的转换;而且,"高压力"状态与"低压力"状态相比,金融压力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效应会更为显著,这意味着,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较高状态时,风险的积聚和释放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勇 彭礼杰 莫嘉浩
运用金融压力来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决策层的重视。本文从经济主体非理性行为范式出发,通过探讨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以此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及其宏观经济效应。首先,运用复合式系统压力指标方法,通过设置时变权重从纵向和横向维度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展开测度,试图反映经济主体心理与行为偏差引致的风险溢出和传染效应,进而体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特征;然后,将金融压力进一步视为经济主体情绪过程的反映,并借鉴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情绪加速器机制"探讨和解释不同压力状态下金融压力影响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刘义圣
文章总结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历程的基本经验,同时揭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具有良好的传导效应;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却具备良好的传导效应,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最后,论文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进路所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市场开放 利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环
文章整合已有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从融合领域、融合过程、融合性质三个视角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VAR模型,动态分析了中国金融业与其他服务行业的融合路径情况。研究发现:金融业与其他服务业的前向融合大于后向融合,前向融合逐渐增强,后向融合逐渐减弱。结合融合领域、过程和性质来看,在投资研究阶段,金融业主要与商务服务业进行功能渗透和市场重组式融合;在管理运营阶段,金融业与其他服务行业融合路径主要体现为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技术渗透、市场重组融合;在业务拓展阶段,金融业融合路径主要包括与房地产业,住宿、餐饮
关键词:
金融行业 金融服务 产业融合 产业经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跃峰 赵黎明 蒲斯纬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杂系统理论科学的研究开始兴起。作为一场新的思维方式变革运动,开始成为国内外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从金融系统内部层面建立了评价其和谐程度的指标体系,根据国家最新的区域划分方法,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分别选取四个区域的典型省份,并对这四个典型省份的金融系统内部和谐现状做出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四个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金融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和谐状况。
关键词:
金融系统 金融和谐 复杂巨系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永晟
本文首次回答了消费者在面临非线性定价组合时如何形成认知价格的问题,并首次利用微观数据研究了中国居民的长期电力需求函数,为评估居民电价政策提供了基础依据。居民用户在面对峰谷和阶梯定价组合时会将峰段边际价格和总量平均价格作为认知价格;居民电力需求的长期总量平均价格弹性约在0.501—0,625,电力需求缺乏弹性。峰谷和阶梯定价组合的实际政策效果有限且潜在政策空间同样有限;阶梯定价的推广客观上有利于逐渐扭转电价长期偏低的局面和解决补贴问题,但峰谷定价会对阶梯定价的政策效果产生一定抵消作用;政府缺乏实行有效规制定价的能力,在电价政策上面临多个复杂权衡;要警惕以电价改革延缓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风险,非线性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