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7)
- 2023(12251)
- 2022(9971)
- 2021(9421)
- 2020(7836)
- 2019(18452)
- 2018(17799)
- 2017(33708)
- 2016(17597)
- 2015(20192)
- 2014(19670)
- 2013(19607)
- 2012(17952)
- 2011(16583)
- 2010(16765)
- 2009(15982)
- 2008(14893)
- 2007(13201)
- 2006(11733)
- 2005(10991)
- 学科
- 济(80207)
- 经济(80134)
- 管理(47652)
- 业(46673)
- 方法(38542)
- 企(38147)
- 企业(38147)
- 数学(35393)
- 数学方法(34826)
- 中国(29626)
- 融(28562)
- 金融(28561)
- 银(25983)
- 银行(25957)
- 行(25194)
- 财(19220)
- 农(18707)
- 制(17790)
- 贸(17715)
- 贸易(17694)
- 易(17332)
- 业经(15837)
- 学(14465)
- 地方(13649)
- 理论(12350)
- 农业(12224)
- 务(11867)
- 财务(11825)
- 财务管理(11805)
- 中国金融(11601)
- 机构
- 大学(258530)
- 学院(254796)
- 济(118200)
- 经济(116136)
- 管理(95686)
- 研究(93405)
- 理学(82068)
- 理学院(81234)
- 中国(80397)
- 管理学(79618)
- 管理学院(79197)
- 京(55510)
- 科学(53540)
- 财(53389)
- 所(47149)
- 中心(43949)
- 财经(43065)
- 研究所(42898)
- 农(41827)
- 经济学(39622)
- 经(39512)
- 北京(36099)
- 江(35848)
- 经济学院(35757)
- 业大(35345)
- 院(33638)
- 农业(33053)
- 财经大学(32622)
- 范(30060)
- 师范(29660)
- 基金
- 项目(169349)
- 科学(134201)
- 基金(127374)
- 研究(120096)
- 家(113012)
- 国家(112252)
- 科学基金(95607)
- 社会(79143)
- 社会科(75500)
- 社会科学(75481)
- 基金项目(64618)
- 自然(61795)
- 省(61561)
- 自然科(60521)
- 自然科学(60503)
- 自然科学基金(59480)
- 资助(55253)
- 教育(55133)
- 划(53804)
- 编号(45160)
- 部(39006)
- 重点(38831)
- 成果(36685)
- 发(36548)
- 创(35575)
- 国家社会(34916)
- 教育部(33760)
- 创新(33532)
- 中国(32866)
- 科研(32817)
- 期刊
- 济(121837)
- 经济(121837)
- 研究(81368)
- 中国(52532)
- 融(41331)
- 金融(41331)
- 学报(40371)
- 财(39650)
- 科学(38216)
- 管理(37655)
- 农(37016)
- 大学(31179)
- 学学(29510)
- 农业(24685)
- 教育(23602)
- 财经(22766)
- 经济研究(22591)
- 技术(21555)
- 经(19703)
- 业经(16793)
- 贸(16022)
- 问题(15734)
- 统计(15309)
- 国际(15245)
- 业(14527)
- 世界(14289)
- 策(13384)
- 技术经济(13250)
- 理论(12398)
- 决策(12058)
共检索到394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郭彪 方明浩 李诗瑶
本文分析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和现状,总结典型大国和新兴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路径选择,并评估开放后的市场效应。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在政策设计上建议选取"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之组合,形成市场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金融机构的开放是中国金融开放的独特路径,但人民币自由化始终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坎;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硬实力基本具备,但软实力相对薄弱,金融基础设施亟待改进和完善;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目标有两个,即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和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金融开放后的市场效应具有大国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双重特征,全面开放后中国金融的市场变化(主要指人民币汇率)会呈现短期波动、长期收敛的趋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聪聪 鲍哿 易婷婷
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大规模产业整合为中国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机,但有关中国企业国际经营绩效的讨论并无一致结论。本文基于2006年--2010年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国际化公告数据,采用事件分析法对中国金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效应进行探索性分析。全样本的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类企业宣布国际化的市场效应并非正向积极;分组检验发现,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化经营方式、金融机构类型及目标市场的不同会使资本市场反应产生显著差异。本文结尾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认为中国金融类企业应当适度倾斜新兴市场,选择并购为主、多元化的跨国经营战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昆 赵坚
本文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及学生的基础情况,设计了适应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的三种教与学的模式,其中A模式适应于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采用滚动式的教学形式;B模式适应于学生文化基础较好,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形式;C模式适应于学生相对比较分散,文化基础层次不齐的乡(镇),采取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了更好的实施三种模式的实验,同时设计了适应于三种模式的三种教学管理方案。
关键词:
开放教育 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小波 傅强
本文在构建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3δ"原理和方法,并建立了风险的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将该原理和预警模型应用到中国和其它25个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结果表明,该原理和预警模型对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的评估与预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源性风险 风险评估 预警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傅强 张小波
本文在构建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估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3δ"原理和风险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利用中国金融开放的风险指标数据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当前金融开放的风险级别处于安全状态。对26个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外源性风险的评估和预警表明,该原理和预警模型对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的评估与预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此,本文提出管理部门应从当前的合规性监管转移到对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的重点关注上,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开放评估与预警体系机制,调整和改革金融监管体系,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外源性风险 风险评估 预警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念 王海军
在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及"普惠金融"政策启动之际,金融的互联网与互联网式的金融交互发展,集中爆发,对中国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及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基础之上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形成新的金融业态,而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实现的金融服务普及和延伸。从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实践活动看,其主要模式是P2P、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众筹以及比特币五种形态。互联网金融将对中国实现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支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静
信用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金融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信用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呼唤金融市场的迅速成长,而信用不足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
关键词:
信用 金融市场 信用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子耿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我国金融体制构思和操作──谈《中国金融体制论》郑子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的周建松同志著的《中国金融体制论》,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和操作思路的宏篇大作。读罢掩卷逻思,深感我国市场经济目标确立后,金融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本文认为,开放社会是以信息开放为前提的,以尽可能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中国的开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比其他领域而言,金融业的成就则要小些。文章提出,中国应以开放社会的标准大力发展金融业,股票市场更应成为私营企业主要的筹资场所。金融业的健全发展离不开评级机构的参与,中国应引进外国的评级机构,利用其经验健全自己的评级机制。在一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中,货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是解决包括通货膨胀在内其他许多问题的基础。在汇率方面,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固定汇率在任何国家都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开放社会 评级 通货膨胀 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本文通过不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外资银行以并购和独资两种模式进入且内资银行采取不同信息披露策略时的竞争效应。本文认为以外资银行进入为标志的金融市场开放可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强度,迫使内资银行降低成本、提高技术,从而拓宽借款人的融资渠道并且降低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最终通过竞争提高金融市场的资产配置效率。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进入模式 成本 竞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冠群 徐妍
自2015年7月以来,有着"国家队"称号的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已设立并运作三年时间。在此期间,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是否行使了"平准"职能?是否发挥了"平准"效果?是推动了证券价值回归,还是加剧了证券市场追涨杀跌?这些均是尚未解答的问题。本文以2015年第3季度至2017年第3季度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8090次头寸调整为对象,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总体上按照"低估买入,高估卖出"的逆向操作原则进行运作,基本行使了"平准"职能;第二,中国证券市场平准基金买入信号有助于提升标的证券价格,卖出信号有助于打压标的证券价格,买、卖信号起到了"平准"效果;第三,平准基金的买、卖信号显著推动了标的证券价格向价值回归,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平准基金加剧了证券市场追涨杀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刘义圣
文章总结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历程的基本经验,同时揭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具有良好的传导效应;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却具备良好的传导效应,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最后,论文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进路所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市场开放 利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敬东 薛伟贤 冯宗宪
加入WTO对我国金融服务市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度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的基本原则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逐步开放我国的金融服务市场 ,以确保我国金融业健康平稳的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服务市场 金融开放 对策 WTO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冯宗宪,叶欣
本文在讨论《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其后续协议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探求出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开放应在适当的保护政策下,适时地、适度地把握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时机,恰当地运用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策略,以确保我国金融业健康平稳地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服务市场 金融开放 对策选择 WT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