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4)
2023(15343)
2022(12971)
2021(12331)
2020(10056)
2019(23718)
2018(22947)
2017(44635)
2016(23548)
2015(26679)
2014(26347)
2013(26335)
2012(24127)
2011(21823)
2010(21649)
2009(20178)
2008(18830)
2007(16443)
2006(14418)
2005(12989)
作者
(66340)
(55051)
(54691)
(52073)
(35102)
(26355)
(24842)
(21544)
(21148)
(19612)
(18768)
(18701)
(17528)
(17139)
(17134)
(16987)
(16363)
(15804)
(15755)
(15706)
(13521)
(13318)
(13154)
(12415)
(12370)
(12183)
(12105)
(11729)
(11046)
(10765)
学科
(98636)
经济(98530)
管理(66065)
(64349)
(52924)
企业(52924)
方法(45933)
数学(40746)
数学方法(40418)
中国(33754)
(28920)
金融(28919)
(26982)
银行(26946)
(26296)
(26067)
(25116)
(23677)
贸易(23657)
(23154)
业经(21063)
(20906)
地方(19346)
(18676)
农业(16607)
(16069)
财务(16003)
财务管理(15976)
企业财务(15223)
理论(15110)
机构
大学(336451)
学院(331999)
(146438)
经济(143681)
管理(132954)
理学(115171)
研究(114495)
理学院(113996)
管理学(112301)
管理学院(111727)
中国(94138)
(71466)
(66360)
科学(66196)
(56179)
财经(54015)
中心(53169)
研究所(51191)
(49492)
(49103)
经济学(46955)
北京(45920)
业大(45897)
(45626)
经济学院(42580)
(41324)
(41250)
师范(40913)
财经大学(40740)
农业(38362)
基金
项目(226955)
科学(179742)
基金(168484)
研究(167467)
(146073)
国家(144934)
科学基金(125047)
社会(108582)
社会科(103261)
社会科学(103236)
基金项目(88851)
(84247)
自然(79726)
自然科(77944)
自然科学(77928)
自然科学基金(76553)
教育(75497)
(71513)
资助(70122)
编号(66558)
成果(53547)
(51826)
重点(50193)
(48153)
(47259)
国家社会(45954)
教育部(45209)
课题(44938)
创新(44182)
人文(43703)
期刊
(152594)
经济(152594)
研究(104186)
中国(63158)
学报(49448)
(48502)
管理(48389)
科学(46880)
(44277)
金融(44277)
(44126)
大学(38167)
学学(35904)
教育(31327)
农业(30388)
财经(27177)
技术(26391)
经济研究(26211)
(23314)
业经(22645)
问题(20148)
(19320)
理论(17840)
国际(17019)
(16216)
技术经济(16178)
图书(16109)
世界(16053)
实践(15969)
(15969)
共检索到495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勇  朱鹏飞  林玉婷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基于波动溢出视角,采用高频数据,使用有向无环图和基于VAR的DY指数,并构建非对称溢出指数,对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的规模、大小、传染路径等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横向来看,不同的子市场在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纵向来看,各个金融子市场的波动溢出具有时变性和非对称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对于资产优化配置、市场监管政策制定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军  谢敏  熊正德  
本文先从金融管制、信息溢出、投资者行为等入手分析波动间溢出效应存在的机理,然后运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对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说明中国金融市场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程   李佳馨  
基于TVP-VAR模型和波动溢出网络模型,测度了以原油、天然气和动力煤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此外还通过波动溢出网络刻画了风险溢出的方向和路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然后依次是天然气和动力煤,三者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是最强的;原油和天然气与金融市场的时变净溢出指数变化比较剧烈,而动力煤的这一指数变化则明显平缓了很多,在极端风险事件发生后,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输出水平显著增加;波动溢出网络在不同时期下存在明显的结构变化,具有事件驱动特征,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溢出强度排序为新冠疫情时期、中美贸易摩擦时期和俄乌冲突时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珂  
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是研究金融市场信息流动、风险传递的重要内容。采用2009—2013年的日数据,基于VAR(1)-GARCH(1,1)-BEKK模型来分析中国主要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并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雁冰  吴腾华  
选取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代表指数,采用溢出指数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国内金融市场代表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金融市场波动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溢出效应;(2)中国债券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最大,其次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很小;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金属和工业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影响最大;(3)在发生全球性极端事件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显著增大。根据结论,提出了中国应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完善和优化中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加快推进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娜  
文章采用构建的双变量EC-EGARCH模型研究多个证券市场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共同波动溢出效应,引入因子分析法消除多个国内外证券市场的相关性,对五个市场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永宏  刘璐  成金  
选取交易较为活跃的北京、上海、湖北、广东和深圳5个碳市场,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碳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从时域角度来看,中国碳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从净溢出效应来看,深圳碳市场在波动溢出效应中扮演的角色频繁转换,但近年来扮演净输出方的角色,且对其他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呈现上升的趋势;广东碳市场和湖北碳市场同样扮演净输出方的角色;北京碳市场和上海碳市场则扮演净输入方的角色。此外,每两个碳市场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溢出效应。从频域角度来看,短期波动溢出效应变动剧烈,中期和长期波动溢出效应相对平坦且均小于短期。最后,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昊  
金融资产流动性是影响其收益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设计债券市场连续的综合流动性指标和股票市场波动调整的流动性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允许均值系统方程间互相关的AVAR-TVGARCH模型,并结合Wald检验和LR检验对于股票、债券和人民币汇率市场间的流动性波动溢出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三个市场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流动性波动溢出效应。回归系数显示市场流动性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较小。同时,本文发现外汇和股票市场流动性序列间的条件协方差都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和程度不一的聚类现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在DCC-GARCH、DCC-EGARCH、DCC-TGARCH方法下,采用中、美、日、德、英等国家199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金融数据,实证得出如下结论:样本国市场利率和股指波动率呈现尖峰、肥尾、有偏的特征,更为符合t分布。样本国市场利率波动表现出显著的溢出效应、杠杆效应和联动效应。样本国股指波动率对中国股指波动率的溢出效应趋于增强,特别在美国金融危机后。样本国利率波动对中国股指波动率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和杠杆效应,但影响程度非常低。治理世界性金融风险,各国当局应加强政策协调性,合理进行风险分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林  贺根庆  王伟  
运用由协整、Granger检验及VEC-GARCH(1,1)-BEKK模型构成的递进式计量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市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互动关系。多数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股票市场占据主动位置,货币市场没有发挥好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价格连动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当前应构筑金融市场间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着力于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推动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宏观审慎监管,确保中国金融体系安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沁  
基于Gumber的二维指数分布,建立了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两步法,以上证极差序列和深证极差序列为样本,考查了在极端情形下金融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并与CCC-GARCH模型进行比较,发现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的估计更符合实际,能捕捉在极端情况下的波动溢出效应。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模拟和分析,进一步证实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能合理有效地测度波动溢出效应。最后,对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进行了扩展,在CARR模型中引入生存Copula函数,构建了生存Copula-CARR模型,进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刻画金融波动溢出效应的多维CAR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瑞锋  
文章使用主成分分析消除多个金融市场波动之间的相关性,使用GARCH模型研究了多个金融市场对一个金融市场的共同波动溢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