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2)
2023(17961)
2022(14991)
2021(14067)
2020(11705)
2019(27210)
2018(26344)
2017(50312)
2016(26849)
2015(30243)
2014(30065)
2013(29848)
2012(27585)
2011(24894)
2010(24733)
2009(23487)
2008(22498)
2007(19950)
2006(17391)
2005(15781)
作者
(78195)
(65183)
(64989)
(61980)
(41400)
(31441)
(29641)
(25433)
(25007)
(23192)
(22369)
(22069)
(20742)
(20673)
(20576)
(20493)
(19438)
(19289)
(18914)
(18840)
(16057)
(16053)
(16007)
(15037)
(14886)
(14651)
(14519)
(14178)
(13218)
(12966)
学科
(114871)
经济(114754)
管理(74805)
(73948)
(60689)
企业(60689)
方法(52975)
数学(47196)
数学方法(46646)
中国(36826)
(31286)
(30897)
(30153)
金融(30149)
(28630)
银行(28581)
(27536)
(25544)
业经(24657)
(23176)
贸易(23155)
(23060)
(22575)
地方(22469)
农业(20454)
(20210)
财务(20147)
财务管理(20101)
企业财务(19194)
理论(17126)
机构
大学(387146)
学院(384681)
(166721)
经济(163526)
管理(146395)
研究(135088)
理学(126038)
理学院(124682)
管理学(122493)
管理学院(121813)
中国(109665)
(81863)
科学(80843)
(76697)
(68220)
(66595)
中心(63845)
研究所(62106)
财经(61450)
业大(57062)
(56228)
(55953)
经济学(53253)
农业(52615)
北京(51853)
(48643)
经济学院(48079)
(47882)
师范(47261)
财经大学(45919)
基金
项目(258037)
科学(203726)
基金(190395)
研究(185126)
(167436)
国家(166102)
科学基金(141897)
社会(119379)
社会科(113397)
社会科学(113360)
基金项目(99613)
(98701)
自然(92114)
自然科(90035)
自然科学(90003)
自然科学基金(88438)
教育(85131)
(84344)
资助(79223)
编号(72821)
重点(59208)
成果(59025)
(58253)
(56202)
(54048)
课题(50725)
创新(50716)
国家社会(50568)
科研(50296)
教育部(49984)
期刊
(177085)
经济(177085)
研究(114093)
中国(74376)
学报(62412)
(60008)
(59536)
科学(57420)
管理(53595)
(48854)
金融(48854)
大学(47545)
学学(45031)
农业(39767)
教育(35412)
技术(33071)
财经(31163)
经济研究(30008)
业经(27115)
(26876)
问题(23592)
(21644)
(21098)
统计(19480)
技术经济(19098)
国际(18742)
(18282)
理论(18257)
世界(18171)
(17267)
共检索到575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建中  
经济转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规模扩张先于结构优化,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结构优化就成为市场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变迁中存在显著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融资结构的“三主导”、市场种类的“七重七轻”、交易品种的“三小三少”以及交易主体的“四多四少”的格局。笔者基于一种功能与效率的分析框架对这种非均衡性结构进行了合理性评估。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必须加快金融创新,以结构优化为重点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惠春  
"机构观"和"功能观"是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两种分析范式。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微观效率和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不一致,仅以机构为主体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同时,在二元目标约束条件下,以"功能观"为指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与"机构观"同样的困境。因此,从"机构观"和"功能观"的综合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于政府和农村金融主体的现实需求,遵循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将基础性和实体性农村金融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为前提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天雷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刘义圣  
文章总结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历程的基本经验,同时揭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具有良好的传导效应;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却具备良好的传导效应,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最后,论文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进路所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良瑞  
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过程。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实证与逻辑分析说明了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进而引发对未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峰  
本文通过对驻马市店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市场综合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驻马店市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和该地区的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即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偏离充分竞争时,农村金融深化水平愈低,反之,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愈充分时,农村金融深化水平愈高;驻马店市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农村金融深化水平,反之,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国强  梁福涛  
本文在总结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基本属性和评析国外基准利率选择的基础上,围绕基准利率的四个属性,系统比较分析了中国利率体系中各种利率,并对相关利率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和Granger 因果检验,认为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作为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短期基准利率优于其他利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悦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改革要向自由化方向迈进。本文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推进逻辑出发,分析了当中国引入WTO变量后,如何通过修正金融改革路径实现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选择。其中引言部分综述了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及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提出引入WTO变量后中国金融改革路径的修正;第三部分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顺序安排;最后是结论及进一步改革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998年,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平稳运行。银行间货币市场运行良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量较上年下降,银行间债券回购量较上年上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趋于下降。票据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票据周转率上升。国债发行顺利,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何敏  赵旭东  胡小芳  白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广谦  
金融市场效率的衡量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选择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王广谦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突出和重要性的增强,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或制约因素。在西方理论界,对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市场本身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海英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作为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的欧债危机相继爆发,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增长乏力的经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面临挑战的公共财政,以及资本外流等问题使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困境。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地回归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那种稳定状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更好地实现金融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建利  尚铎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股票、外汇和外部市场中的重要微观指标,构建各市场压力指数,旨在表征金融市场风险状况,利用非线性MS(M)-AR(p)模型甄别金融市场风险区制,透析金融风险多阶段变迁的可能性。结论表明:外汇和外部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大,银行和股票市场在中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大;与其他市场相比较,银行市场在高风险和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弱,股票市场在中风险和高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强,外汇市场在低风险区制持续性最强;银行和外部市场以较稳定的概率徘徊于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制之间,以较为波动的概率步入高风险区制;股票和外汇市场除了在2008年和2015年前后跃入高风险区制以外,在其余时间都在低风险与中风险区制之间转移变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广延  
制度变迁受制于其主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权力结构。文章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现象,发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和滞后性特征,并因路径依赖陷入非效率的锁定状态,文章最后对实现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路径替代进行探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从金融结构选择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之间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判断金融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这一点关键取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能否保持稳定和效率之间平衡。本文指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所存在的困境都表明,建立一个效率与稳定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这是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目标和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