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4)
- 2023(8780)
- 2022(7080)
- 2021(6870)
- 2020(5637)
- 2019(12925)
- 2018(12487)
- 2017(23890)
- 2016(12268)
- 2015(13831)
- 2014(13435)
- 2013(13232)
- 2012(12325)
- 2011(11241)
- 2010(11407)
- 2009(11047)
- 2008(10217)
- 2007(9030)
- 2006(8391)
- 2005(8067)
- 学科
- 济(53570)
- 经济(53502)
- 管理(33056)
- 业(31996)
- 融(28027)
- 金融(28027)
- 企(26651)
- 企业(26651)
- 中国(25531)
- 银(25302)
- 银行(25300)
- 行(24537)
- 方法(21692)
- 数学(20040)
- 数学方法(19971)
- 制(17643)
- 财(17051)
- 农(13234)
- 贸(13180)
- 贸易(13163)
- 易(12959)
- 业经(11645)
- 体(11639)
- 中国金融(11466)
- 体制(10167)
- 务(9955)
- 财务(9939)
- 财务管理(9915)
- 企业财务(9581)
- 地方(9449)
- 机构
- 大学(172049)
- 学院(169045)
- 济(87690)
- 经济(86325)
- 研究(65025)
- 中国(62092)
- 管理(61945)
- 理学(51724)
- 理学院(51178)
- 管理学(50667)
- 管理学院(50339)
- 财(44805)
- 京(36859)
- 财经(34202)
- 所(31883)
- 科学(31641)
- 经(31498)
- 中心(31004)
- 经济学(30467)
- 研究所(28188)
- 经济学院(27426)
- 财经大学(25878)
- 融(25582)
- 金融(25140)
- 北京(24823)
- 江(23798)
- 银(23737)
- 银行(22857)
- 院(22822)
- 农(22782)
- 基金
- 项目(102608)
- 科学(82591)
- 基金(78975)
- 研究(78919)
- 家(67695)
- 国家(67184)
- 科学基金(57881)
- 社会(54510)
- 社会科(52020)
- 社会科学(52007)
- 基金项目(40062)
- 教育(35455)
- 省(34759)
- 自然(33750)
- 资助(33152)
- 自然科(33024)
- 自然科学(33017)
- 自然科学基金(32511)
- 划(30312)
- 编号(29496)
- 部(25421)
- 成果(25220)
- 国家社会(24618)
- 中国(24131)
- 重点(23393)
- 教育部(22895)
- 发(22695)
- 创(22081)
- 性(21954)
- 制(21578)
共检索到28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我这里面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债务市场如何发展,以前大家讨论资本市场或者金融市场的时候比较关注的是股市,中国的股市也确实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我相信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余地的,除了股市进一步发展之外,我想很多其它深层次的金融市场也要得到大的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是中国的债市,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债市比股市大得多,当然更大的是外汇和货币市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爽 刘东民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突飞猛进,金融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下,近年来境外主体对人民币债券投融资需求明显增长。然而,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创新也可能助长投机套利活动和跨境资金波动,形成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加强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爽 刘东民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突飞猛进,金融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下,近年来境外主体对人民币债券投融资需求明显增长。然而,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创新也可能助长投机套利活动和跨境资金波动,形成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加强监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王国刚 董裕平
建立起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也是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正视传统的以银行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外植型"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与弊端,坚定市场化方向来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完善,使中国金融体系从传统行政力量主导的"外植型"稳步转向市场力量自发的"内生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现状,并前瞻未来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包括货币、债券和股票等在内的基础性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开放的改革路径与推进措施。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创新 改革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鹏
文章以中国债券市场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联动效应分析为切入点,对债券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从价格关联、波动性特征和杠杆效应三个方面对债券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间的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债券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间存在较明显的不对称关联,波动溢出效应具有"长期记忆性",都存在较不显著的非对称杠杆效应,且两个市场在对利坏消息的冲击反应截然相反,呈现反向波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债券市场与衍生金融市场尤其是股指期货市场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蕾 周小攀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发展,整体规模已经超过股票市场,在直接融资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债券市场发展壮大,其风险也在持续显现,尤其是刚性兑付打破后,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呈现出集中爆发的趋势,因此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刻不容缓。本文研究发现包含信用风险的企业债市场外溢效应较强,且远高于国债市场的外溢效应,尤其是2014年以来。建议要将债券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对债券市场的风险溢出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念 文庆能
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交易活跃程度进一步改善。为了突破市场在工具和制度上的瓶颈,2005年央行不断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创新产品和创新制度。本文旨在分析近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的动力、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债券市场创新在我国金融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金融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少华
发达的证券市场都表现出多层次结构。大量的理论和经验证据表明 :资本市场 ,尤其是中小型资本市场要受到逆向选择行为和高昂的直接融资成本的影响 ;而市场结构的型式 ,例如 ,二板市场是否平行于交易所市场 ,是否采取交易商制度等则成为影响小型资本市场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些根据为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大楷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进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认为今后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将从以下方面展开:(1)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2)债券市场机构职能化;(3)债券电子化;(4)债券国际化;(5)债券市场规范化。
关键词:
债券,债券市场,监管,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改革创新,形成了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改革创新,形成了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市场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稳步发展,为金融市场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危机时期,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因此,需要加快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债券市场 改革创新 加快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遥 杨辉
本文认为,债券市场是金融生态圈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按照生态金融的要求,债券市场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应实现良性互动;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各子市场发展非常不平衡,其表现之一是尚未建立与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相一致的市政债券市场。从我国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市政债券发行相关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已经基本具备。此外,地方金融发展状况对于我们评判地方政府信用水平、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以及地区法治情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也为我们发展市政债券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生态 市政债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爱丽 冯郁芬
我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对比美国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不同,找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差距,配合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形式的变化提出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二级市场 企业债券 信用级别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颖靓 史桂芬
将分位数回归(QVAR)与时变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相结合,研究绿色债券市场与传统固定收益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极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绿色债券市场的跨市场风险溢出表现出差异性,且具有时变性特征;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绿色债券市场与相关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增强,导致风险溢出水平显著提高,且极端上行市场的风险溢出水平明显高于极端下行市场,绿色债券相较于公司债券和高收益企业债券,展现出更低的总体风险溢出水平和波动特征;绿色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在常态市场和极端负面市场下风险溢出程度有所收敛,在极端正面市场条件下则表现出波动频繁、市场活跃的特征。市场主体在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应认识到绿色债券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差异性和时变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风险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强绿色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柯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