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6)
- 2023(13666)
- 2022(11150)
- 2021(10297)
- 2020(8175)
- 2019(18682)
- 2018(17809)
- 2017(33367)
- 2016(17629)
- 2015(19940)
- 2014(19594)
- 2013(19516)
- 2012(18605)
- 2011(17251)
- 2010(17375)
- 2009(16389)
- 2008(15504)
- 2007(13869)
- 2006(12729)
- 2005(12204)
- 学科
- 济(83340)
- 经济(83264)
- 业(44962)
- 管理(44302)
- 中国(34430)
- 企(33765)
- 企业(33765)
- 融(28540)
- 金融(28539)
- 方法(28025)
- 银(26616)
- 银行(26586)
- 行(25947)
- 数学(24891)
- 数学方法(24729)
- 农(23443)
- 地方(23177)
- 制(18857)
- 业经(18775)
- 财(18174)
- 贸(18169)
- 贸易(18145)
- 易(17644)
- 农业(15861)
- 学(14555)
- 发(13789)
- 环境(12439)
- 体(12317)
- 地方经济(11931)
- 中国金融(11623)
- 机构
- 大学(254779)
- 学院(254423)
- 济(117864)
- 经济(115647)
- 研究(101687)
- 管理(88739)
- 中国(85319)
- 理学(73884)
- 理学院(72989)
- 管理学(71969)
- 管理学院(71516)
- 科学(57576)
- 京(56563)
- 财(54004)
- 所(52194)
- 研究所(46983)
- 中心(46480)
- 农(44378)
- 财经(41929)
- 江(38967)
- 经济学(38695)
- 经(38292)
- 北京(37328)
- 院(36533)
- 经济学院(34730)
- 农业(34603)
- 业大(33951)
- 范(33758)
- 师范(33354)
- 州(31729)
- 基金
- 项目(161313)
- 科学(127232)
- 研究(120322)
- 基金(117486)
- 家(103405)
- 国家(102548)
- 科学基金(85904)
- 社会(78659)
- 社会科(74786)
- 社会科学(74771)
- 省(60882)
- 基金项目(59778)
- 教育(53706)
- 划(52433)
- 自然(51978)
- 自然科(50778)
- 自然科学(50763)
- 自然科学基金(49882)
- 资助(49067)
- 编号(46985)
- 发(41619)
- 成果(39515)
- 重点(37582)
- 部(36567)
- 课题(34658)
- 创(34170)
- 发展(34019)
- 国家社会(33909)
- 展(33464)
- 中国(32339)
- 期刊
- 济(138009)
- 经济(138009)
- 研究(88252)
- 中国(61215)
- 融(44169)
- 金融(44169)
- 农(42992)
- 学报(39250)
- 财(39206)
- 科学(37653)
- 管理(36168)
- 大学(30191)
- 教育(29010)
- 农业(29004)
- 学学(28330)
- 经济研究(23843)
- 财经(22155)
- 业经(21440)
- 技术(20658)
- 经(19293)
- 问题(18026)
- 贸(17235)
- 国际(16664)
- 世界(15866)
- 业(15778)
- 技术经济(12359)
- 理论(12096)
- 现代(11311)
- 经济问题(11215)
- 坛(11087)
共检索到422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英 刘义圣
文章总结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历程的基本经验,同时揭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反映金融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也不具有良好的传导效应;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却具备良好的传导效应,说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最后,论文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进路所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市场开放 利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分阶段系统地回顾了过去三十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程,充分评价了中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强调了中国金融业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双轮驱动下,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对外开放的方式,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并且指出,只有强化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才能应对开放带来的竞争和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业开放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乾志
金融危机对传统的金融理念形成了冲击,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系统反思并进行了积极调整,国会通过了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本文分析了近百年来美国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金融业的演变,阐述了关于金融分业混业、金融机构功能异化、投资者保护等有关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对有关金融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对我国金融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广谦
金融市场效率的衡量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选择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王广谦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突出和重要性的增强,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或制约因素。在西方理论界,对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市场本身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建栋
●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精神,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发展金融市场是中国进行经济金融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中国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一文指出,争取在“八·五”期间或稍长一段时间内,把中国的金融市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结构合理,既符合国际惯例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并根据这一目标,1993年中国在开放和发展金融市场方面将积极稳妥地采取七项具体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
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与发展战略刍议李健金融市场的效率是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功能发挥程度的集中体现。如何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并保持其稳健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问题进行一些分析研究。-、中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咸月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着五大误区 :重资本市场而轻货币市场、重股票市场而轻债券市场、重国有股而轻公众股、重二板市场的风险释放而轻风险投资的风险监控、重利率市场化而轻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这五大误区不突破就不可能推进中国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礼士
电讯与信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广泛地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及人民生活幸福。 金融市场及电讯行业是息息相关的。金融资料的传送速度及准确性,一直都是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柱。 《中国日报》1993年9月24日有文章预计由1995年起,中国每年至少会增设1000万条电话线,到本世纪末,将有一亿条电话线。其他资料来源预计这项数字应为7500万条或为全国服务范围的6%(比对现时的1.6%)。倘若每条电话线成本为1000-1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静
信用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金融市场反过来又促进信用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呼唤金融市场的迅速成长,而信用不足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
关键词:
信用 金融市场 信用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燕平 胡宁峰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性与条件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性 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字和世贸组织的成立意味着该组织在世界经贸舞台上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长久地游离在世贸组织体系之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讲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中国加入世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小于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蔡小于作者认为,9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地区转移,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都使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成为必然。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完善必备的宏、微观基本条件;具备平等的竞争环境。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红智
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深受重创,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巨额注资等多种救市方式,均无法扭转次贷危机的继续深化,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政府资助摩根大通290亿美元收购贝尔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劲松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推进的关键性环节之一,也是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金融体系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客观地把握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走向,包括外汇业务的市场走向、中国商业银行的变化趋势、证券市场的走向、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的走向,对于促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中国金融业 发展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