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3)
- 2023(18774)
- 2022(15966)
- 2021(15233)
- 2020(12723)
- 2019(29806)
- 2018(29229)
- 2017(55825)
- 2016(29858)
- 2015(33956)
- 2014(33806)
- 2013(33317)
- 2012(30306)
- 2011(27355)
- 2010(27368)
- 2009(25557)
- 2008(24317)
- 2007(21050)
- 2006(18374)
- 2005(16371)
- 学科
- 济(121159)
- 经济(121001)
- 管理(85197)
- 业(81618)
- 企(68192)
- 企业(68192)
- 方法(57314)
- 数学(50569)
- 数学方法(49767)
- 中国(38070)
- 农(31509)
- 财(31483)
- 融(30421)
- 金融(30419)
- 银(28882)
- 银行(28842)
- 行(27774)
- 业经(26379)
- 制(26069)
- 学(24719)
- 贸(23805)
- 贸易(23781)
- 地方(23433)
- 易(23114)
- 理论(20936)
- 农业(20723)
- 务(20071)
- 财务(19980)
- 财务管理(19937)
- 企业财务(18955)
- 机构
- 大学(423598)
- 学院(420341)
- 济(174697)
- 经济(171132)
- 管理(166047)
- 理学(143873)
- 理学院(142348)
- 研究(141997)
- 管理学(139552)
- 管理学院(138800)
- 中国(113398)
- 京(89785)
- 科学(84987)
- 财(80050)
- 所(70168)
- 中心(66168)
- 农(65042)
- 财经(64672)
- 研究所(63988)
- 业大(60607)
- 江(59130)
- 经(58985)
- 北京(57245)
- 经济学(54291)
- 范(53712)
- 师范(53178)
- 院(51565)
- 农业(50948)
- 经济学院(48892)
- 州(48579)
- 基金
- 项目(287256)
- 科学(226645)
- 基金(210459)
- 研究(209984)
- 家(183428)
- 国家(181962)
- 科学基金(156709)
- 社会(133055)
- 社会科(126206)
- 社会科学(126173)
- 基金项目(110292)
- 省(109420)
- 自然(101949)
- 自然科(99657)
- 自然科学(99634)
- 自然科学基金(97815)
- 教育(97198)
- 划(92922)
- 资助(88377)
- 编号(84811)
- 成果(68597)
- 重点(64326)
- 部(64302)
- 发(60624)
- 创(59801)
- 课题(58304)
- 创新(55872)
- 教育部(55645)
- 国家社会(55383)
- 科研(55052)
- 期刊
- 济(184114)
- 经济(184114)
- 研究(125131)
- 中国(80792)
- 学报(64430)
- 管理(61241)
- 财(60707)
- 科学(60334)
- 农(58247)
- 大学(49789)
- 融(48585)
- 金融(48585)
- 学学(46872)
- 教育(45672)
- 农业(39932)
- 技术(37254)
- 财经(32102)
- 经济研究(30609)
- 业经(28553)
- 经(27494)
- 问题(23655)
- 业(21526)
- 理论(20356)
- 统计(20266)
- 技术经济(20171)
- 贸(20050)
- 图书(20043)
- 科技(18827)
- 版(18648)
- 世界(18253)
共检索到619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华培
本文引入两类分析一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模型:基于投资与储蓄关系的F-H条件模型和基于利率平价理论的利率平价条件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取美国、日本、巴西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这两个模型作为实证模型分别研究这四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仍然较低,其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管制程度较高,国内利率还无法与国际市场建立较强的关联性等。
[期刊] 预测
[作者]
殷炼乾 邵锡栋
使用高频数据构造的实现类波动率估计量已经越来越多的用于波动率模型预测精度的衡量与比较。本文采用来自沪深两市的主要股指日内高频数据,构建了两类日内波动率的非参估计量实现波动RV与实现极差RR,分别用于GARCH和CARR类模型的比较与扩展;并使用Mincer-Zarnowitz(MZ)回归方程和基于此基础之上的一个渐进正态检验统计量对各模型的相对优劣及统计显著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标准CARR表现最好,而GARCH类扩展以及CARR类扩展模型均未能显著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从实证上说明了CARR模型使用每日价格极差信息对波动率建模是充分有效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豫
本文使用中国金融市场和原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数据及人民银行组织的信用评级等数据资源,在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基础上,借鉴国际信用风险模型中违约模式代表KMV模型原理,实证建立由判别函数和违约强度共同构成的中国金融市场违约预警模型;探索违约预警模型在中国信贷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实务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模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豫
文章运用中国金融市场和原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数据及人民银行组织的信用评级等数据资源,在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信用风险模型中违约模式代表——KMV模型原理,实证建立由判别函数和违约强度共同构成的中国金融市场违约预警模型;借鉴国际信用风险模型中盯市模式代表——CreditMetrics模型原理,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实证建立中国金融市场信用组合计量模型;探索这两类模型在中国信贷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实务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清海 贺根庆
使用动态相关系数(DCC-MVGARCH)模型,研究中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并对次贷危机为代表的重大事件对市场间关联程度的冲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的互动体系基本形成,但未形成有效的价格联动体系;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货币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联动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子平 张雪峰
本文以中国外汇市场上四种主要外汇资产的投资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air Copula高维建模思想,分别建立了两类能真实反映资产组合相关结构差异性的混合藤Copula模型,即混合C藤和混合D藤Copula模型。两类混合藤Copula模型,对传统的藤Copula模型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是通过一定的选择标准,确定模型中每个Pair Copula函数的最优函数族,这样可以使得所建立的模型既能考虑资产组合维数的影响,又能捕捉到组合内部各资产相关结构的差异性。为了得到较优的风险分析模型,在实证研究中,将两类模型在资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林 贺根庆 王伟
运用由协整、Granger检验及VEC-GARCH(1,1)-BEKK模型构成的递进式计量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市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互动关系。多数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股票市场占据主动位置,货币市场没有发挥好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价格连动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当前应构筑金融市场间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着力于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推动货币市场的市场化建设,实施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宏观审慎监管,确保中国金融体系安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爽 王艺晓 黄玮强
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通过将市场波动分解为正向和负向波动,研究了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各金融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性呈现差异化和动态化特征;静态分析发现同业市场的风险溢出非对称性最大,而外汇市场的承受风险溢出非对称性最大;动态分析发现债券市场风险溢出非对称性始终为正,股票市场承受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性逐渐减弱,黄金市场风险净溢出大多数时期为负值。本文研究结论对跨金融市场风险进行动态有效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燕平 胡宁峰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性与条件 (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必然性 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字和世贸组织的成立意味着该组织在世界经贸舞台上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长久地游离在世贸组织体系之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讲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中国加入世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小于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蔡小于作者认为,90年代末期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地区转移,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都使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成为必然。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应具备的条件有:必须完善必备的宏、微观基本条件;具备平等的竞争环境。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王颖
国际金融危机提醒我们金融风险传播对经济的破坏力,金融风险可以在国际之间传播,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之间传染。样本选择中国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数据,利用HP滤波的方式得出各市场的风险指数,构建VEC模型,分析各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之间有着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且不同金融市场的传染效应和贡献度不尽相同。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风险 传染 VEC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本文基于条件在险价值法(CoVaR),引入状态变量模拟风险的时变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于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的行业系统性风险以及这四个子行业中的40家上市公司的单一系统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涉及的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4日至2016年4月1日,包含了2015年股灾时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系统对于银行业的风险变化敏感性最高,其次为保险业,最后为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而就风险溢出的绝对值来看,证券业的风险溢出值远大于多元金融服务业、保险业和银行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南军 汪欣怡
本文基于条件在险价值法(CoVaR),引入状态变量模拟风险的时变性,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对于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的行业系统性风险以及这四个子行业中的40家上市公司的单一系统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涉及的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4日至2016年4月1日,包含了2015年股灾时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系统对于银行业的风险变化敏感性最高,其次为保险业,最后为证券业和多元金融服务业;而就风险溢出的绝对值来看,证券业的风险溢出值远大于多元金融服务业、保险业和银行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诗园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性,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7—2017年数据采用面板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市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门槛面板模型。实证结果显示,首先,在控制其他经济变量的情况下,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呈正向变化关系,即地方政府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政府债务的承受能力就越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越高,政府的信用水平也越高,可获得的债务融资规模也越大。其次,在其他经济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地区GDP水平及财政平衡变量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越平衡的地区,资金越充足,需借贷的债务规模也越小。另外,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门槛效应",且在不同区间对政府债务风险起不同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也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门槛值相对较低。而一旦地方政府规模超过最高门槛值,地方政府较难通过金融市场来缓解债务压力。最后,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实和经济发展现状,提出防范和监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雅琴
本文以中国1993~2014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同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包括金融规模及金融效率)的具体影响。结论显示:(1)贸易开放对金融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影响与开放程度有关。但贸易开放对金融效率却呈现出负向影响。(2)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但伴随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这可能与金融开放的加速导致金融资源出现扭曲配置有关。总体而言,我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相对滞后于开放程度的扩大,隐性的金融保护可能会降低金融效率。因此配套性改革措施的推进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金融发展 SYS-G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