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4)
- 2023(6843)
- 2022(5456)
- 2021(5156)
- 2020(4258)
- 2019(9749)
- 2018(9175)
- 2017(17498)
- 2016(8840)
- 2015(10289)
- 2014(9855)
- 2013(10025)
- 2012(9447)
- 2011(8740)
- 2010(8723)
- 2009(8549)
- 2008(7571)
- 2007(6545)
- 2006(6001)
- 2005(5690)
- 学科
- 济(42035)
- 经济(41998)
- 融(25469)
- 金融(25469)
- 业(23865)
- 管理(23709)
- 银(22652)
- 银行(22651)
- 行(22118)
- 中国(22103)
- 企(18200)
- 企业(18200)
- 方法(17703)
- 数学(16444)
- 数学方法(16385)
- 财(11395)
- 制(11377)
- 贸(11371)
- 贸易(11358)
- 易(11249)
- 农(11199)
- 中国金融(11179)
- 业经(8623)
- 地方(8489)
- 农业(7860)
- 务(7270)
- 财务(7255)
- 财务管理(7246)
- 体(7160)
- 企业财务(7009)
- 机构
- 大学(129305)
- 学院(127463)
- 济(68283)
- 经济(67262)
- 研究(49899)
- 中国(48149)
- 管理(46314)
- 理学(39041)
- 理学院(38675)
- 管理学(38270)
- 管理学院(38056)
- 财(30377)
- 京(27841)
- 科学(25259)
- 财经(24622)
- 中心(24331)
- 经济学(24261)
- 所(24213)
- 经(22765)
- 研究所(22028)
- 经济学院(21978)
- 融(19498)
- 金融(19193)
- 财经大学(18747)
- 农(18663)
- 北京(18584)
- 银(17463)
- 院(17367)
- 银行(16840)
- 江(16305)
- 基金
- 项目(82208)
- 科学(65972)
- 基金(63599)
- 研究(61806)
- 家(55173)
- 国家(54806)
- 科学基金(46688)
- 社会(43331)
- 社会科(41497)
- 社会科学(41488)
- 基金项目(32193)
- 省(27504)
- 资助(27161)
- 自然(27107)
- 教育(26728)
- 自然科(26544)
- 自然科学(26536)
- 自然科学基金(26123)
- 划(23979)
- 编号(22618)
- 中国(20349)
- 部(20234)
- 国家社会(20069)
- 成果(18860)
- 重点(18816)
- 发(18753)
- 教育部(17891)
- 创(17255)
- 人文(16695)
- 性(16655)
共检索到204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文达 吴富林
一、中国转轨中的若干特色一个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又处于转轨关键阶段中的大国经济,其金融安全不仅仅是凭某几个指标就可以论定的。我们认为,中国金融在保持着整体安全的同时也存在着威胁安全的某些值得注意的因素。整体安全反映在近几年不断加强的宏观指标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锴
中国入世后 ,深化改革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 ,审慎开放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 ,严格监管与政府干预是维护金融安全的保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炳才
国际金融安全本质上缘于非储备货币国家对储备货币不足或储备货币汇率激烈波动的担心,这实际上是对第三方货币过于依赖所导致的后果国际金融安全的本质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历史背景下,世界各国没有当今的国际金融烦恼和国际金融安全问题,只有黄金不足的支付危机或黄金借贷的信用危机。20世纪以来的各国经济或金融危机基本都与美元相关:或者表现为因美元短缺而不能清偿的债务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超愚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轨与从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的对外开放,无论在理论逻辑还是在历史逻辑上都是内在一致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显示出所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自然倾向。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经济不可能独立于世界经济体系而存在,任何不合作主义与孤立主义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无异于民族自绝行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孟刚 蒋志敏
今年是中国金融产业的开放元年,获得“国民待遇”的外资银行已在锣鼓声中挂牌开张,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加公平和愈加激烈的竞争新时期。我国金融产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但全面开放所引发的隐隐担忧,却仍然让许多人惴惴不安。提出问题往往是改进的第一步。因此,我们研究金融产业安全问题首先将研究的视角放到发现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缺陷上,比如:中国金融经营管理政策的缺陷、中国利率制度的缺陷、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缺陷、中国汇率政策的缺陷。
关键词:
金融安全 制度缺陷 政策缺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悦 闵亮 徐有俊
国际经验表明,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机率越高,金融安全越重要。本文遵循"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金融安全"的逻辑思路,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KLR信号法对我国金融安全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1994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基本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运行,但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金融安全预警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卫星 赵志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王涛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金融安全已成为维护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在金融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各国金融风险的发生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尤为重要。无论是国内金融运行的现状,还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的现实环境,都存在许多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改革带来巨大挑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兴韵 何海峰
本文在美国次贷危机和邻近的越南"危机"给中国的金融安全提出新的警示基础上,区分了与金融安全相关的几个概念,建立了一些金融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认为国民债务总量及结构是评估金融安全的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重点从银行体系和金融对外开放两个维度分析了近期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是稳定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可能会危及到中国金融安全的因素值得我们关注,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可能危及金融安全的隐患。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金融监管 金融动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琛
一、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影子银行起源于美国,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影子银行也具备上述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但也具备一些特有的特征,这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系统和其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影子银行和其运行模式也存在差异。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义芳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路径以及非均衡机制测试我国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大小,建立了资本净流入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之间的VAR(6)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国际资本的净流入会增大外汇市场压力,但货币当局的冲销干预会削弱这种影响,降低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应该是盯住外汇市场,而不是单纯的货币市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悦 张珍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中为保持我国金融业稳定,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非常重要。文章不仅构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还确定了相应的临界值和安全区间,并提出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最后实证检验了整个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研究结论促进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爽 刘东民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突飞猛进,金融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下,近年来境外主体对人民币债券投融资需求明显增长。然而,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创新也可能助长投机套利活动和跨境资金波动,形成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隐患,因此需要加强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意 王琦
本文立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典型内部冲击及其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首先,基于金融部门稳定方程式和系统性风险演化路径提出内部冲击影响金融安全的基本框架。其次,剖析房地产行业困境、地方政府债务、以中小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等三大典型内部冲击的风险特征,并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探讨这些不安全因素如何相互交织进而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机理。最后,从风险防范角度提出要围绕三大典型风险点构建全链条的金融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并从完善房企资金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体系与地方债风险的隔离以及深入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三方面提出持续化解“风险三角”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晓俊 李孟刚
综合指数法具有简单、清晰、操作上灵活及时序上连续等特点。通过借鉴综合指数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并通过指数的变化来综合评价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结果显示:特别考虑了表外业务、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等均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因素后,2005年1月-2014年3月,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走势呈现起伏波动态势。这一变化趋势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大体吻合,说明合成的金融安全指数能基本反映中国金融安全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金融安全指数 金融安全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