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99)
- 2023(20096)
- 2022(17062)
- 2021(16044)
- 2020(13237)
- 2019(30506)
- 2018(29941)
- 2017(57178)
- 2016(30623)
- 2015(34278)
- 2014(34068)
- 2013(33547)
- 2012(31110)
- 2011(28108)
- 2010(28094)
- 2009(25817)
- 2008(24540)
- 2007(21207)
- 2006(18472)
- 2005(16570)
- 学科
- 济(126320)
- 经济(126188)
- 管理(84720)
- 业(82895)
- 企(67379)
- 企业(67379)
- 方法(54292)
- 数学(47340)
- 数学方法(46748)
- 中国(40973)
- 农(34282)
- 财(31625)
- 地方(29715)
- 融(29602)
- 金融(29600)
- 银(28786)
- 银行(28741)
- 业经(28520)
- 行(27722)
- 学(25920)
- 制(25218)
- 贸(24425)
- 贸易(24404)
- 易(23725)
- 农业(23295)
- 务(20205)
- 理论(20196)
- 财务(20122)
- 财务管理(20083)
- 环境(19541)
- 机构
- 大学(427246)
- 学院(425727)
- 济(176746)
- 经济(173121)
- 管理(165550)
- 研究(148906)
- 理学(143001)
- 理学院(141399)
- 管理学(138892)
- 管理学院(138134)
- 中国(117108)
- 京(91493)
- 科学(90115)
- 财(80347)
- 所(74175)
- 农(69297)
- 中心(68501)
- 研究所(67725)
- 财经(64424)
- 业大(62020)
- 江(60961)
- 经(58861)
- 北京(58337)
- 范(56805)
- 师范(56244)
- 经济学(54392)
- 院(54253)
- 农业(54101)
- 州(50188)
- 经济学院(49017)
- 基金
- 项目(291842)
- 科学(230266)
- 研究(213776)
- 基金(212786)
- 家(185774)
- 国家(184230)
- 科学基金(158197)
- 社会(136045)
- 社会科(129052)
- 社会科学(129021)
- 省(112216)
- 基金项目(112045)
- 自然(102046)
- 自然科(99726)
- 自然科学(99700)
- 教育(98122)
- 自然科学基金(97900)
- 划(95114)
- 资助(87940)
- 编号(86209)
- 成果(69847)
- 重点(65562)
- 部(64947)
- 发(64806)
- 创(60734)
- 课题(59643)
- 创新(56753)
- 国家社会(56691)
- 教育部(55959)
- 科研(55846)
- 期刊
- 济(190675)
- 经济(190675)
- 研究(128771)
- 中国(84597)
- 学报(66705)
- 农(63387)
- 科学(62389)
- 管理(61177)
- 财(60146)
- 大学(51267)
- 融(49168)
- 金融(49168)
- 学学(48220)
- 教育(48021)
- 农业(43755)
- 技术(36761)
- 经济研究(31754)
- 财经(31485)
- 业经(31167)
- 经(27120)
- 问题(24653)
- 业(22993)
- 图书(21060)
- 贸(20198)
- 理论(19946)
- 技术经济(19884)
- 科技(19802)
- 版(19225)
- 世界(18933)
- 现代(18558)
共检索到63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凛 彭琛
实践证明,金融不足与金融过度都会有损经济增长。由此金融的适度发展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通过介绍金融可能性边界这一概念,运用ThorsTen Beck和erik Feyen(2014)模型,对2005—2014年53个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对我国金融发展的适度性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在最近的10年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体超过了金融可能性边界,股票行业的适度性较为波动。这需要市场治理政策、市场拓展政策和市场能动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中国金融的适度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可能性边界 金融发展适度性 金融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邹强
文章简要回顾了国际上对金融可能性边界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受约束的最佳金融发展水平,它考虑到了影响金融系统深化的结构性国家特征、制度和宏观经济因素,可以用来估计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相对全球其他国家的表现。文章对现有研究框架做了一定改进,通过跨国比较分析了代表性国家及不同金融发展指标间的差异,从全球视角评价了金融发展适度性格局,并针对我国实际给出了相关政策性启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可能性边界 适度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亢一鸣 王书华 陈平
本文基于金融可能性边界的视角来研究影响金融多维发展的政策因素,利用2004—2019年57个中高收入及以上国家的数据建立跨国动态面板模型,从宏观经济、市场结构、开放和制度四类政策因素变量来考察影响金融发展的四个维度,即金融可得性、金融深度、金融效率、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对中高收入与高收入国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可得性主要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金融深度主要受银行资产集中度、勒纳指数和贸易开放的影响,金融效率主要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开放的影响,金融稳定主要受金融开放、贸易开放和国家综合风险指数的影响。政策因素变量中的汇款流入、银行资产集中度、勒纳指数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国家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卞金鑫 吴青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取得经济总量可喜成绩的同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金融包容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文章基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所有制的银行在进行信贷资源投放时,对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偏好是不同的,新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明显多于大型商业银行。基于此,文章还提出了提高金融包容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机构 金融资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李雪君
本文从全球视角构建中国金融发展指标,选取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57个金融系统所在国为对比样本,基于金融政策与机构环境、商业环境、银行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四个方面构建我国新的金融发展水平指数,并运用该指数分析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政策与机构环境处于良好水平,商业环境位于世界前列,但是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建设存在缺失和漏洞;尽管银行规模与金融服务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创新性不足,盈利水平偏低;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从规模、时间和数量上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均有大幅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庆亮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总结中国既有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指出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应该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相一致,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发展农村民营金融的可能性,提出了发展农村民营金融的制度保障措施。
关键词:
农村民营金融 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保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威 陆远权
考虑到地理距离邻近会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本文讨论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主体融资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16年中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区分地方金融发展的本地效应和区域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实证检验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显著地促进了所在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之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发现,地方金融发展还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地方金融发展对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并试图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丽丽 杨刚强 江洪
本文在建立干中学理论模型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制衡关系基础上,通过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区域金融发展速度进行经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收敛速度远大于经济增长收敛速度,中国经济增长差异每降低1%,其金融发展差异缩小8.79%。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充分发挥金融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更要注意过快的金融发展所产生负面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制衡关系 收敛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晓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辛兵海
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公平性存在因果关系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理论,从宏观角度构建互为因果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性与金融包容呈非线性关系;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包容程度低与收入差距扩大互为因果;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小,金融包容程度也较高。分析结果验证了库茨涅茨的收入决定论。因此,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要形成一个金融包容性发展与收入公平分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包容 库茨涅茨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寿琼 韩健
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按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开放通过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进而带来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机制进行推演,并从全国和省际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经验分析。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向文华
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在提高金融机构效率和赢利的同时,会带来许多新的风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乐观预期和大量国外私人资本的内流会使汇率高估,极易遭受投机的攻击。从带来风险到最终引发金融危机,主要有三个风险阶段,即违约风险阶段、到期不能偿还风险阶段和汇率风险阶段。当金融自由化(如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带来的新的风险累积到风险临界值时,在受到国内突发事件、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投机资本攻击的情况下,金融自由化风险便会向金融危机演变。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葭管
稳定通货与发展金融──推动中国金融事业良性发展洪葭管稳定通货、发展金融是"九五"建议提出来的两项任务,也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它们是互有联系的两件事,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以辩论很久,但核心问题是如何推动中国金融事业良性地向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的韧性关联网络,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具有明显时变特征;面对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不同子市场在保持和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各子市场在突发性风险事件中会形成紧密的韧性关联网络,在该网络中,外汇市场韧性对其余市场影响最大,债券市场韧性受其余市场影响最大,二者在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市场韧性受金融发展水平、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力度远超其他因素,其主要通过融资和产出渠道影响金融市场韧性。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韧性而言,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需重点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