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5)
2023(17597)
2022(14860)
2021(13715)
2020(11557)
2019(26973)
2018(26480)
2017(51081)
2016(27331)
2015(31053)
2014(31096)
2013(30942)
2012(29189)
2011(26579)
2010(27359)
2009(25840)
2008(25046)
2007(22368)
2006(20004)
2005(18743)
作者
(80223)
(66794)
(66787)
(63770)
(42746)
(32234)
(30406)
(25953)
(25488)
(24021)
(22929)
(22526)
(21657)
(21360)
(21156)
(20878)
(19677)
(19443)
(19399)
(19214)
(17061)
(16552)
(16339)
(15391)
(15277)
(15057)
(14821)
(14663)
(13618)
(13248)
学科
(136119)
经济(135996)
(74972)
管理(74718)
(59605)
企业(59605)
方法(54535)
数学(48639)
数学方法(47993)
中国(41180)
(33968)
地方(32252)
(31425)
(30048)
金融(30046)
(29000)
银行(28958)
(27965)
业经(27601)
(26307)
(25366)
(24740)
贸易(24719)
(23950)
农业(23093)
(19119)
财务(19063)
财务管理(19016)
理论(18208)
环境(18170)
机构
学院(398984)
大学(398730)
(180005)
经济(176472)
管理(148497)
研究(145067)
理学(126403)
理学院(124907)
管理学(122673)
管理学院(121936)
中国(116656)
(85719)
科学(85052)
(81996)
(74736)
研究所(67379)
(66353)
中心(66007)
财经(64382)
(60417)
(58407)
经济学(57200)
北京(55518)
业大(55273)
(51943)
农业(51621)
(51517)
师范(51435)
经济学院(51323)
(48433)
基金
项目(253871)
科学(200292)
研究(185636)
基金(185192)
(161064)
国家(159765)
科学基金(136382)
社会(120140)
社会科(114146)
社会科学(114117)
(98054)
基金项目(96145)
自然(85877)
教育(85169)
自然科(83955)
自然科学(83933)
(82554)
自然科学基金(82497)
资助(78353)
编号(73871)
成果(60841)
(59211)
重点(58039)
(57241)
(52543)
课题(52229)
国家社会(50409)
创新(49331)
教育部(49261)
科研(48433)
期刊
(205061)
经济(205061)
研究(126438)
中国(84880)
(63249)
(61055)
学报(59478)
科学(56596)
管理(56383)
(51197)
金融(51197)
大学(45335)
学学(42758)
教育(40959)
农业(40821)
技术(35664)
经济研究(34710)
财经(33094)
业经(31157)
(28640)
问题(26573)
(23056)
(22748)
统计(22231)
技术经济(21917)
世界(21203)
国际(21054)
(19708)
商业(18589)
理论(18151)
共检索到625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志强  孙刚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近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已有的经验研究中在金融发展指标选择和经验分析方法选取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从中国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重新检验。我们的经验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廷春  夏金霞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而当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因果效果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即在1992~2002年期间,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却是非银行结构变迁与非银行效率提升的直接原因,正是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力  张宁  
文章将影响北京市金融发展的因素分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并采用1991—2013年间北京市年度金融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喆  
文章将运用帕加诺(Marco Pagano)的简单内生增长模型(Pagano,1993),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两个主要的因子———投资总量和投资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对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基础上,将研究金融深化指标(M2/GDP)、反映金融结构的指标证券总市场与GDP比率(S/GDP)、资产配置效率指标PRIVATE、以及资产价格指标实际利率RR与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GDP)、投资效率指标(GDPt-GDPt-1)/It,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增长率(GPGD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文章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结论表明: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助于带动金融长期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茂盛   张宗益   龚谦  
论文从三个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对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进行了评述 ,第二部分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得出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源芳  
本文通过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协整关系检验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从银行信贷规模、信贷结构和信贷效率三个层面对中国银行信贷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贷发展在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三个层面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关系和双向的因果关系,当前存在的银行离"心"倾向与金融资源"体外循环"将导致经济增长中的要素"枯竭",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复合型"的,既依赖于金融资源的数量扩张,又来源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自力  丘书俊  
文章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印度金融改革后的近20年时间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状态空间的变参数模型,对两者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给予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改革后的印度金融规模及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金融效率增长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经济增长对金融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在本国金融改革、政策外部调控的影响作用下,印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娜  王静  
从农村金融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维度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影响金融发展的各个因素都能促进经济的增长。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规模、结构、效率之间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长期中处于一种稳定的均衡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在短期内可以起到自我误差修正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三个因素受到政策或信息的改变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都是正向冲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看来,农村金融发展受到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发展处于一种"需求遵从"的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文章根据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Panel-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相对经济增长自身的贡献率较低;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的贡献率相对金融发展本身较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德彬  刘莎  裴一潼  
本文选取了2002—2012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及金融发展相关指标作为样本,对影响消费支出的诸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货币化程度、证券市场发达程度越高,居民最终消费支出越大,而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程度与消费支出呈反比。此结果说明,若要通过增加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应发展基础证券衍生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龙  胡晓珍  
本文将金融体系效率纳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框架,运用基于松弛变量效率测度模型(SBM)对我国1995—2008年29个省市区金融体系效率进行测度,并利用面板协整检验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金融体系效率整体上呈波动型上升趋势,且依次由东部、西部、中部递减,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体系效率呈近似倒"U"形关系;整体上我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但其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具有"门槛效应":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金融体系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且在东部地区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军  
本文在金融资源论的启示下,赋予了新金融效率观;借助修正的AK模型,给出了宏观金融效率综合指标,并估算出中国宏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再检验,得出了与现有文献不同的结论,为中国效率型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