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5)
- 2023(10287)
- 2022(8464)
- 2021(7769)
- 2020(6191)
- 2019(14083)
- 2018(13505)
- 2017(25561)
- 2016(13266)
- 2015(15120)
- 2014(14756)
- 2013(14814)
- 2012(14280)
- 2011(13328)
- 2010(13557)
- 2009(12752)
- 2008(11842)
- 2007(10441)
- 2006(9630)
- 2005(9273)
- 学科
- 济(66347)
- 经济(66290)
- 业(34426)
- 管理(32566)
- 中国(30131)
- 融(26587)
- 金融(26586)
- 企(25256)
- 企业(25256)
- 银(24564)
- 银行(24556)
- 行(24015)
- 方法(20899)
- 地方(20831)
- 数学(18699)
- 数学方法(18625)
- 农(18376)
- 业经(15097)
- 贸(15072)
- 贸易(15053)
- 制(14886)
- 易(14677)
- 财(14279)
- 农业(12803)
- 发(11939)
- 中国金融(11355)
- 地方经济(10784)
- 环境(10286)
- 体(9653)
- 学(9595)
- 机构
- 学院(190331)
- 大学(189148)
- 济(93153)
- 经济(91533)
- 研究(75820)
- 管理(66892)
- 中国(66095)
- 理学(55642)
- 理学院(54955)
- 管理学(54349)
- 管理学院(53986)
- 财(42059)
- 京(41919)
- 科学(40870)
- 所(38061)
- 中心(35043)
- 研究所(34188)
- 财经(32668)
- 经济学(31047)
- 经(29851)
- 农(29364)
- 江(28101)
- 北京(27983)
- 经济学院(27941)
- 院(26853)
- 范(25954)
- 师范(25732)
- 财经大学(24321)
- 州(23582)
- 科学院(22969)
- 基金
- 项目(118581)
- 科学(94507)
- 研究(91610)
- 基金(86820)
- 家(74752)
- 国家(74121)
- 科学基金(62914)
- 社会(61421)
- 社会科(58537)
- 社会科学(58529)
- 基金项目(44311)
- 省(44162)
- 教育(40405)
- 划(37588)
- 资助(36071)
- 自然(35924)
- 编号(35871)
- 自然科(35118)
- 自然科学(35111)
- 自然科学基金(34502)
- 发(32598)
- 成果(30057)
- 发展(27457)
- 部(27430)
- 重点(27332)
- 展(27007)
- 国家社会(26751)
- 课题(26150)
- 中国(25653)
- 创(25176)
共检索到318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华民,刘芬华
目前,信用失落行为在我国已具有社会普遍性,且上升为道德问题。信用失落是因为市场主体不能形成长期预期,而这又归因于:(1)产权不清或清晰产权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2)转轨经济时期政府政策行为的无约束性及与之相关的政府不当管制。要构建现代金融道德体系,就要奠定一个基础,构筑两个机制,外加约束政府行为,其中约束政府行为是关键环节。我们要构建的道德体系属于“底限伦理”范畴,因此要正确对待功利追求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
在对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涵义进行区分后,文章采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根据制度分析对其中的虚假成份进行了制度剔除,从而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结果发现,改革以来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对于我国金融发展我们一直存在着一种金融幻觉,而剔除其中的虚假成份也就等于打破了这种幻觉,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增长 虚假成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定位于制度改革,而制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金融发展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正确地处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审慎稳健地促进金融国际化,正确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是近期推进中国金融发展需要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与经济之间是血脉与肌体的关系,"什么时候比较正确地认识金融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就比较健康顺利,它在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也越大"。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梳理和总结金融发展70年的历程,能为今后金融的更加顺畅发展提供经验。我国金融的发展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经历了曲折的探索,但在改革开放以来整体上获得了巨大进展。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民 陈卫东 周景彤 盖新哲 熊启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演变成国际关注的"主角"。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金融资产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这种发展变化在世界视野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如今,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单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 改革开放 国际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少维 刘青
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世界经济增幅下滑、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局面,扩大内需任务很重,货币政策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利率水平也将面临着下调的压力。鉴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大前提下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应该更加积极些,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对策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朱民 陈卫东 周景彤 盖新哲 熊启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演变成国际关注的"主角"。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金融资产的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这种发展变化在世界视野中也是非常突出的。如今,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单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 改革开放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元
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已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调整贷款投向,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我们仍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为从机制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创造条件。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对已出台的金融重大改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元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时期。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锦建 刘康一 李稻葵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4.9%上升到2018年的18.2%。大国崛起过程中与此可比的重要四十年分别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的40年(1775~1815年)、美国内战后的40年(1865~1905年)、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
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农村金融转型是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经过十多年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演变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本文提出农村金融应该立足于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农村经济的特质性风险,建立面向农户的零售银行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 金融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