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5)
- 2023(12939)
- 2022(10667)
- 2021(9665)
- 2020(7713)
- 2019(17532)
- 2018(16901)
- 2017(32365)
- 2016(16697)
- 2015(18749)
- 2014(18470)
- 2013(18677)
- 2012(17902)
- 2011(16632)
- 2010(16894)
- 2009(16014)
- 2008(14976)
- 2007(13276)
- 2006(12335)
- 2005(11838)
- 学科
- 济(97762)
- 经济(97682)
- 业(43729)
- 管理(43135)
- 中国(34034)
- 企(32000)
- 企业(32000)
- 方法(30795)
- 数学(27638)
- 地方(27609)
- 数学方法(27534)
- 融(27481)
- 金融(27481)
- 银(25528)
- 银行(25515)
- 行(24893)
- 农(23151)
- 业经(19635)
- 财(19104)
- 贸(18307)
- 贸易(18288)
- 制(18227)
- 易(17744)
- 农业(16506)
- 地方经济(16125)
- 学(15079)
- 发(14191)
- 环境(13873)
- 体(12629)
- 产业(11895)
- 机构
- 学院(246858)
- 大学(245716)
- 济(126746)
- 经济(124652)
- 研究(96797)
- 管理(87950)
- 中国(81248)
- 理学(73730)
- 理学院(72872)
- 管理学(72073)
- 管理学院(71608)
- 财(56585)
- 京(52873)
- 科学(51731)
- 所(48645)
- 财经(44286)
- 中心(43676)
- 研究所(43573)
- 经济学(42850)
- 经(40394)
- 经济学院(38509)
- 农(37047)
- 江(36616)
- 北京(34908)
- 院(34188)
- 财经大学(32904)
- 范(31655)
- 师范(31391)
- 州(29669)
- 科学院(29466)
- 基金
- 项目(153323)
- 科学(122385)
- 研究(116106)
- 基金(113562)
- 家(98025)
- 国家(97247)
- 科学基金(82994)
- 社会(79618)
- 社会科(75963)
- 社会科学(75951)
- 基金项目(58294)
- 省(57037)
- 教育(50817)
- 自然(48045)
- 划(47774)
- 资助(47007)
- 自然科(46959)
- 自然科学(46949)
- 自然科学基金(46165)
- 编号(44277)
- 发(40159)
- 成果(36385)
- 部(35395)
- 国家社会(35074)
- 重点(35066)
- 发展(33813)
- 展(33285)
- 创(32067)
- 课题(31891)
- 中国(31872)
- 期刊
- 济(148731)
- 经济(148731)
- 研究(88220)
- 中国(54979)
- 融(41642)
- 金融(41642)
- 财(41509)
- 农(35804)
- 管理(35456)
- 科学(32614)
- 学报(32119)
- 经济研究(26510)
- 大学(25456)
- 学学(24089)
- 农业(24075)
- 财经(23738)
- 教育(22109)
- 业经(21409)
- 经(20771)
- 技术(20686)
- 问题(19369)
- 贸(17811)
- 国际(16861)
- 世界(16665)
- 技术经济(14124)
- 业(13148)
- 统计(12250)
- 经济问题(12095)
- 商业(11610)
- 现代(11225)
共检索到407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磊
本文采用VAR模型检验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确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变量间, 则不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果检验的证据支持金融中介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的假设,反过来,中国经济增长也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成因。以增长效应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初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正兵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技术创新、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具有直接效应,并借助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路径作用于产业增长、结构调整和整体经济增长。其中,技术创新是金融发展作用经济增长众多路径中的核心机制。与此同时,金融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内源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具有直接的正效应。加强金融机制建设,提升金融综合效能,协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互动构成统筹金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路径 经验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寿琼 韩健
金融开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按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开放通过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进而带来经济增长效应这一机制进行推演,并从全国和省际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经验分析。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德平 孙佳
本文基于中国渔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为视角,利用1995—2010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实证了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结构变迁,以及信贷、股票和保险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总体结构变迁并不利于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渔业人均GDP增长,但保险市场促进程度相对较小;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对渔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股票市场发展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文章在对结果进行解释后,提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渔业经济增长 GMM 估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廷春 夏金霞
本文通过设计金融发展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变量,运用中国1981—2002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1991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而当金融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因果效果才明显地体现出来,即在1992~2002年期间,金融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从不同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在1992~2002年间,银行结构变迁与银行效率提升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银行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却是非银行结构变迁与非银行效率提升的直接原因,正是我...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中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与商业文化发达程度、正规金融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民间资金丰裕度等因素有关。利用区域宏观经济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发现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解释力。通过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重新构建,文章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均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区域差异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理应存在一个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文章基于195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效应还是时变效应上看,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进入到良性互动发展状态,二者之间仍表现为以银行部门信贷资金主导的金融供给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中介 工业经济 良性互动 时变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非线性 阈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耀军 李明珠
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意义长期被忽略。文章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采用一系列具有良好小样本性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即使控制经济增长的涓流效应,农村贫困人口也可从私营部门信贷增长及货币化进程中获益;从短期看,私营部门信贷对贫困发生率具有预测作用。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能够直接分享金融发展的红利。这为金融扶贫战略的重要性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的支持,其政策涵义是,为巩固农村反贫困成就,维护社会公平,中国金融改革应坚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发展之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喆
文章将运用帕加诺(Marco Pagano)的简单内生增长模型(Pagano,1993),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两个主要的因子———投资总量和投资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对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基础上,将研究金融深化指标(M2/GDP)、反映金融结构的指标证券总市场与GDP比率(S/GDP)、资产配置效率指标PRIVATE、以及资产价格指标实际利率RR与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GDP)、投资效率指标(GDPt-GDPt-1)/It,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增长率(GPGDP)。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文章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结论表明: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助于带动金融长期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谈儒勇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 本文依次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是不利的;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需要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创造内生性环境,提高其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