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59)
2023(22845)
2022(19536)
2021(18147)
2020(15325)
2019(35313)
2018(34698)
2017(66081)
2016(35937)
2015(40541)
2014(40390)
2013(40193)
2012(37473)
2011(34038)
2010(34114)
2009(31781)
2008(31170)
2007(27649)
2006(24272)
2005(22089)
作者
(107389)
(89591)
(88905)
(84515)
(56938)
(43126)
(40585)
(34958)
(34127)
(32029)
(30507)
(30278)
(28478)
(28470)
(27899)
(27876)
(26851)
(26574)
(25749)
(25748)
(22310)
(22209)
(21892)
(20311)
(20275)
(19971)
(19955)
(19838)
(18202)
(17832)
学科
(146195)
经济(146040)
管理(98930)
(96535)
(78266)
企业(78266)
方法(64767)
数学(56557)
数学方法(55883)
中国(44833)
(40142)
(37732)
(36160)
银行(36012)
(34365)
(33674)
金融(33670)
地方(33019)
(32987)
业经(32330)
(31995)
(29389)
贸易(29364)
(28465)
农业(26979)
(24020)
财务(23928)
财务管理(23875)
理论(23280)
企业财务(22633)
机构
大学(513786)
学院(511849)
(208322)
经济(203847)
管理(194318)
研究(180890)
理学(166779)
理学院(164822)
管理学(161791)
管理学院(160890)
中国(144813)
科学(112922)
(110754)
(96168)
(94903)
(93392)
研究所(85244)
中心(83856)
业大(80173)
财经(76557)
(76360)
农业(75077)
北京(70577)
(69585)
(66601)
师范(65794)
(64708)
经济学(63665)
(62387)
经济学院(57470)
基金
项目(344159)
科学(267953)
基金(248680)
研究(244342)
(219896)
国家(218087)
科学基金(184801)
社会(153092)
社会科(145126)
社会科学(145084)
(134180)
基金项目(130926)
自然(122163)
自然科(119341)
自然科学(119303)
自然科学基金(117159)
(114015)
教育(112312)
资助(104109)
编号(98252)
成果(79828)
重点(78035)
(75416)
(75363)
(70794)
课题(68742)
科研(66557)
创新(66239)
计划(64064)
教育部(63811)
期刊
(226874)
经济(226874)
研究(153059)
中国(103343)
学报(88984)
(86255)
科学(78476)
(73397)
管理(70212)
(66424)
金融(66424)
大学(65925)
学学(62378)
农业(57367)
教育(53219)
技术(43044)
财经(37744)
经济研究(37429)
业经(36840)
(32373)
(30489)
问题(29480)
(25262)
(25069)
图书(24829)
理论(24471)
技术经济(24325)
科技(24170)
统计(23577)
商业(22994)
共检索到774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勇  
通过加入非银行金融发展代理变量的方法对传统货币需求方程做出修正,然后运用协整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银行及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对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确实能够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显著影响。在长期内,无论银行还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发展都会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短期来看,非银行金融部门发展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但银行部门的发展会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中国金融发展及创新对于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剑峰  
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崛起,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分业监管的金融架构提出了挑战在2016年10月的《金融稳定报告》中,IMF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和强化的银行监管,非银行金融部门(Nonbanks)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得到快速发展,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剑峰  
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崛起,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分业监管的金融架构提出了挑战在2016年10月的《金融稳定报告》中,IMF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和强化的银行监管,非银行金融部门(Nonbanks)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得到快速发展,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2009年后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丹  陈璐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银行发展、金融交易和货币电子化三个虚拟经济发展指标对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和现金流通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路径各不相同。银行业发展和现金比率的下降是我国广义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最主要的原因。金融交易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具有双向作用机制,双向作用的合力最终决定了影响方向。货币电子化是现金流通速度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其对广义和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资产替代比率实现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明志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是一支重要力量,其在货币市场上的活动对货币市场交易的活跃、市场利率走势和货币政策传导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活动的情况,并就如何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隆  张巧华  何军  
网络金融发展迅速,改变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现实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方面考虑影响,测算货币流通速度;其次,运用线性回归方程模型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化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网络金融发展和货币流通速度间的线性关系。在网络金融发展背景下结合利率和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状况,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颖林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与创新,我国正在逐步走向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期,我国金融市场领域发展迅猛,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国内出现了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丰富、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本文针对网络金融发展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课题进行研究,重点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探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从多个角度思考、探讨新时期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颖林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与创新,我国正在逐步走向大数据时代。在这一时期,我国金融市场领域发展迅猛,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国内出现了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丰富、多元化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改变。本文针对网络金融发展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课题进行研究,重点以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探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从多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就与问题课题组  孙健  薛永玲  瞿衡瑞  陈刚  纪建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光友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本文的结论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利飞  李治国  徐剑刚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决定于利率和实际产出,经验证明两个常规因素已经不能完整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受金融发展与创新、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三者分别对应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总资产比率、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比率(或短期贷款比率)和短期贷款中第三产业所占比率。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有正面影响,但影响不大:而企业融资期限结构变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争艳   程硕   陈彦斌  
近年来,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呈现跨部门传导效应,尤其是非银行金融部门风险传染可能成为威胁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非银行金融部门的微观数据,采用弹性网分位数回归构建尾部风险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动态捕捉非银行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的演变特征,研究金融监管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总水平主要来自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其中多元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尤为突出,证券部门和多元金融部门存在较为密切的双向系统性风险溢出;第二,2017年金融监管改革后,金融公司之间的风险网络结构密度有所降低,跨部门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显著降低;第三,金融监管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2016—2017年金融监管明显降低了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2018年后政策效果因受到外部冲击而有所弱化;第四,不同非银行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对政策冲击的响应存在差异,金融监管政策在短期内降低多元金融部门和证券部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水平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中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防止金融资本“脱实向虚”和健全相应的风险监管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宽  周好文  张烨  
全能银行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演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微观经济动因,以及自身的动力。各种全能银行模式是与各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相适应的银行组织形式。中国全能银行应服务于中国企业集团的国际市场战略,应整合国内市场的银、证、保等业务,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以构建国际一流的全能银行集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焦高乐  严明义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产品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自身风险和对整个金融系统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入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对于我国货币流通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的货币创造的过程,具有信用夸大的作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会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对货币流通量产生影响,会提高物价水平、压低利率。监管当局应从完善内部控制、加强信息披露、规范金融创新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欧阳卫民  
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管理欧阳卫民一、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及其意义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经济改革的产物,它包括信托机构、保险机构、证券机构、财务租赁机构等。到1994年底止,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已设立保险公司25家,信托投资公司391家,证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