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2)
2023(15379)
2022(13008)
2021(11982)
2020(10113)
2019(23329)
2018(22761)
2017(42977)
2016(23377)
2015(26597)
2014(26542)
2013(26726)
2012(25576)
2011(23609)
2010(23984)
2009(22553)
2008(22095)
2007(19935)
2006(17767)
2005(16482)
作者
(70694)
(59202)
(58918)
(56001)
(37776)
(28428)
(26922)
(22893)
(22675)
(21300)
(20390)
(19982)
(18950)
(18941)
(18745)
(18446)
(17559)
(17443)
(17181)
(17031)
(15028)
(14659)
(14392)
(13535)
(13459)
(13310)
(13106)
(13095)
(12126)
(11979)
学科
(107537)
经济(107436)
(60544)
管理(59068)
(45833)
企业(45833)
方法(42683)
数学(37741)
中国(37414)
数学方法(37396)
(30694)
(29062)
金融(29059)
地方(28370)
(27708)
银行(27660)
(26847)
(24991)
业经(22867)
(22186)
贸易(22167)
(21818)
(21721)
(21508)
农业(20995)
环境(15974)
(15369)
(14957)
地方经济(14835)
(14820)
机构
大学(346039)
学院(344400)
(149894)
经济(146917)
研究(129966)
管理(123130)
理学(104507)
中国(103660)
理学院(103118)
管理学(101304)
管理学院(100652)
科学(78788)
(75566)
(68163)
(68133)
(64522)
研究所(61950)
中心(59467)
财经(53681)
(52849)
业大(51230)
农业(50823)
北京(48691)
(48675)
经济学(48055)
(47730)
师范(47244)
(45715)
经济学院(43438)
(42578)
基金
项目(222385)
科学(173960)
研究(161797)
基金(161030)
(141706)
国家(140532)
科学基金(117719)
社会(103443)
社会科(98121)
社会科学(98092)
(85524)
基金项目(84329)
自然(73821)
教育(73587)
(73182)
自然科(72135)
自然科学(72107)
自然科学基金(70873)
资助(66596)
编号(64605)
成果(54260)
(53539)
重点(51425)
(49960)
(45992)
课题(45973)
国家社会(43695)
创新(43211)
发展(42982)
科研(42499)
期刊
(169562)
经济(169562)
研究(108581)
中国(73959)
(60299)
学报(57428)
科学(52625)
(50998)
(46572)
金融(46572)
管理(44411)
大学(42760)
农业(40563)
学学(40177)
教育(37611)
经济研究(28050)
技术(27907)
财经(27128)
业经(26529)
(23523)
问题(22754)
(22264)
(20218)
国际(18667)
世界(18317)
技术经济(17308)
(16753)
理论(16367)
统计(16364)
图书(15920)
共检索到539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长德  
依据各地区1978~2005年的经济金融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研究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差异上。各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进程、各地区的法律环境以及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凯  刘筱慧  王雪  史升平  李刚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受"三期叠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升,区域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地区银行资产质量分化加剧,如何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极为重要和紧迫。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梳理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8~2019年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分析了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的区域差异;利用各省级行政区的不良贷款率计算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内和区域间不良贷款的差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不良贷款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不良贷款率差异明显,2008~2019年期间呈现出"先降后升再分化"的变化趋势;(2)对比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不良贷款率,西部地区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差异最小,东部地区差异在两者之间并呈持续扩大趋势;(3)地区经济环境、金融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和政府干预等区域因素对各省级行政区的不良贷款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GDP增速、贷款余额占GDP比例、财政自给率对地区不良贷款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存贷比、产业结构比产生了抑制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官永彬  张应良  
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数,考察了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法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省际差异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U型扩大态势;平均68%的总体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最后指出,在环境分权体制背景下,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治理努力程度的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官永彬  张应良  
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数,考察了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法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省际差异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U型扩大态势;平均68%的总体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最后指出,在环境分权体制背景下,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治理努力程度的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官永彬  张应良  
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数,考察了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法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省际差异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U型扩大态势;平均68%的总体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最后指出,在环境分权体制背景下,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治理努力程度的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杰茹  岳军  
改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可及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享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中受益群体的地区分布显著不平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基于泰尔指数的嵌套分解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贡献度较小,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的贡献度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最大。这说明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各省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影响受益分布。今后,要建立政府履行支出责任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央转移支付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杰茹  岳军  
改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可及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情况,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享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中受益群体的地区分布显著不平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基于泰尔指数的嵌套分解效应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贡献度较小,地区内部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的贡献度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省份之间的政府支出差异最大。这说明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各省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影响受益分布。今后,要建立政府履行支出责任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央转移支付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力促政府高等教育支出的受益公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春林  华桂宏  
金融发展差异包括静态差异和动态差异,文章主要分析江苏金融发展的动态差异。先对金融发展差异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介绍金融发展差异动态变化的衡量方法——泰尔指数;在此基础上选取江苏各地区存贷款总和与金融相关比率2001-2011年的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实证江苏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玉环  李倩  陈婷  
本文根据我国三次经济普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行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法与完全分解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将能源消费强度分解为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率因素逐渐超越结构因素成为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主要因素,以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效率因素的提高,对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发挥积极作用;工业部门对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最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涂智苹  
本文以广东省2005~2013年金融发展数据为样本,运用泰尔指数法,从地区和城乡两个维度对广东金融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金融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城乡差异引起的,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是引起该差异的次要方面;地区—城乡内部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其中以珠三角地区城乡内部差异最为突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强  
文章选用泰尔指数,对江苏省2000一2013年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结果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整体城镇化差异贡献较大。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和政府投资是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今后应该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政府投资组合和扩大居民消费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彩平  刘阳  陈向华  王学瓅  
为测度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并探寻中国家具产业的路径演变,基于2004—2015年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家具产业发展的纵向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测度了全国家具产业的区域差异,探讨了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程度的域内差异和域间差异及其地理维度上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2004—2015年中国家具产业的整体差异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2004—2008年总体差异由区域间差异主导,2009—2015年则为区域内差异主导;2004—2015年中国家具产业经历"萌芽期""发展期"和"多元发展期"其对应的区域转移为"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王静  树成军  殷冉  
基于泰尔指数方法,以人口数为权重对粮食生产区位差异变迁导致的产需格局差异变化进行了考量,并分析了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的变动及对总差异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后差异明显增大;从总差异的组成看,区域间差异在2000年超过区域内差异成为粮食产需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两者贡献率差距呈增大趋势;主产区、主销区和平衡区粮食生产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差别明显:主产区贡献较高且相对稳定,主销区和平衡区贡献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晶  
文章基于熵值法测度2003—2019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探究新型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的空间来源和结构来源,并利用QAP分析法考察新型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但空间非均衡性显著。东部地区地区内差异最大,东-西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最大,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社会发展差异和经济发展差异都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和驱动力。居民生活差异在东西部地区的贡献和驱动影响也比较稳定和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翔  王曼怡  田昕  康萌萌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技术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及其特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金融超前区和滞后区的极差明显,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在上述两个模型成为金融发展的反向制约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规制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是正向因素,但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双向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