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8)
2023(12259)
2022(10230)
2021(9556)
2020(7751)
2019(17673)
2018(17170)
2017(32529)
2016(17304)
2015(19536)
2014(19256)
2013(19286)
2012(18707)
2011(17201)
2010(17603)
2009(16548)
2008(15882)
2007(14279)
2006(12986)
2005(12385)
作者
(50669)
(42128)
(41841)
(39897)
(26988)
(20424)
(19000)
(16330)
(16251)
(15059)
(14579)
(14283)
(13684)
(13420)
(13386)
(13142)
(12468)
(12189)
(12166)
(11877)
(11004)
(10270)
(10257)
(9603)
(9544)
(9460)
(9308)
(9251)
(8620)
(8423)
学科
(83924)
经济(83847)
(45562)
管理(44110)
(34418)
企业(34418)
中国(33532)
方法(29016)
(27438)
金融(27437)
(25741)
银行(25720)
数学(25643)
数学方法(25395)
地方(25164)
(25050)
(23218)
(19360)
(18906)
业经(18246)
(17765)
贸易(17746)
(17237)
农业(16029)
(15005)
地方经济(13426)
(13372)
(12789)
环境(12216)
产业(11641)
机构
学院(250681)
大学(250578)
(115205)
经济(113036)
研究(97352)
管理(87783)
中国(81864)
理学(73585)
理学院(72620)
管理学(71450)
管理学院(70991)
科学(56254)
(55631)
(52578)
(50132)
研究所(45137)
中心(44804)
(42115)
财经(40965)
(37991)
经济学(37920)
(37232)
北京(36539)
(34698)
(34615)
师范(34252)
经济学院(34118)
业大(32974)
农业(32658)
(31382)
基金
项目(158178)
科学(124810)
研究(117557)
基金(115397)
(100805)
国家(99989)
科学基金(84353)
社会(77311)
社会科(73514)
社会科学(73500)
基金项目(59514)
(59425)
教育(52554)
自然(50828)
(50601)
自然科(49692)
自然科学(49681)
自然科学基金(48834)
资助(48482)
编号(45894)
(40503)
成果(38592)
重点(36532)
(36017)
国家社会(33353)
发展(33284)
课题(33282)
(32768)
(32609)
中国(31430)
期刊
(134410)
经济(134410)
研究(85290)
中国(57987)
(40931)
金融(40931)
(40601)
(38739)
学报(38281)
科学(36882)
管理(34821)
大学(29586)
学学(27780)
教育(27675)
农业(27362)
经济研究(22972)
财经(21500)
技术(20722)
业经(20524)
(18789)
问题(17690)
(16488)
国际(15658)
世界(15118)
(14942)
技术经济(12649)
统计(11667)
现代(11107)
经济问题(11081)
(11046)
共检索到410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本文使用基尼系数来源结构分解方法,对2001~2008年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结构(包含货币类、证券类以及保障类等三大分项金融资产)及其地区差距进行了重新研究。虽然货币类资产占比最大并且对金融资产总量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高,但从2005年开始货币类资产的地区分布状况并未决定金融资产总量地区差距的走向;证券类资产占比的上升及其自身地区差异的扩大对2005年以来中国金融总量分布地区差异有重要影响;保障类金融资产的地区差距在样本期内有缩小的趋势,并且其对总资产差距的贡献额度基本稳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健  
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既要增强国际竞争力 ,又必须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但目前中国的金融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 ,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对金融稳定与安全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因此 ,中国金融发展不能继续依赖数量增长和加快速度的路径 ,需要转变思路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 ,寻求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安全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之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广谦  
金融结构是金融发展状况的具体体现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经济金融化的深度 ,亦反映着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虚拟程度和风险程度。研究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 ,金融结构分析是极为重要的方面。金融结构的分析基础为社会金融总资产 ,分析指标体现为一系列开放式的指标体系 ,其中每一项指标都反映不同的内容。改革以来 ,随着体制转轨和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 ,中国的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在金融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仍然不够理想。为提高中国金融发展的层次和效率。下一阶段金融改革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快资本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②发展多元化金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农村金融转型是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经过十多年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演变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本文提出农村金融应该立足于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农村经济的特质性风险,建立面向农户的零售银行体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与推动力量 ,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先决条件。但我国现行金融制度的缺陷加大了中国金融业内在的不稳定性 ,金融发展中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高的倾向及其粗放式经营所导致的结构失衡和效率低下削弱了金融发展的稳定性 ,金融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矛盾也对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现实国内外的金融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必须坚持走稳健发展之路 ,需要通过金融的稳健发展促进并保持经济的稳健发展。为此需要以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以调整金融结构为近期重点 ,增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稳定性 ,同时加快金融体制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咸月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着五大误区 :重资本市场而轻货币市场、重股票市场而轻债券市场、重国有股而轻公众股、重二板市场的风险释放而轻风险投资的风险监控、重利率市场化而轻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这五大误区不突破就不可能推进中国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恩义  
内生于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具有其内生行为规制,而金融发展的外部性又要求外部规制对其内生行为规制进行保护和维持。作为外部规制化身的政府在金融发展中应具有合理的干预机制和契合点,即内生行为规制是基础,外部行为规制保护和维持内生行为规制。结合中国实际,在分析中国金融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缺位"和"越位"以及内生行为规制的作用和缺失,建议政府干预只能是抽象规制,即提供总原则而非具体事务;同时要正确理解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彦杰  钟娟  沙文兵  
本文使用投资水平离散程度测定投资水平差异,考察中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对投资水平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加剧企业层面的投资水平差异,差异扩大的原因来自更优的投资配置,而金融发展会抑制这种有利的投资水平差异化。金融自由化包含的7个指标都对企业层面投资水平差异有正向作用,其中"放松信贷管制"的作用最为明显。不过,金融自由化加剧投资水平差异的效应也有潜在风险,它与行业层面投资水平差异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则有助于抑制行业层面的投资水平差异,从而降低宏观经济波动性。此外,结论还显示,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企业间技术水平差异也会增大企业层面的投资水平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本文认为 ,我国金融组织结构优化过程的关键是要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 ,促进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竞争对古典竞争的替代 ,以机构间的混业合作为混业经营做好准备 ,通过业内整合 ,形成各业寡头集团主导格局的基础上 ,培育中国的混业金融寡头集团 ,先形成各业“太阳系”,再形成混业“银河系”。同时 ,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科学规范政府行为 ,以降低金融市场的无序化程度 ,提高金融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金融业的整体作战能力 ,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礼士  
电讯与信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广泛地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及人民生活幸福。 金融市场及电讯行业是息息相关的。金融资料的传送速度及准确性,一直都是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柱。 《中国日报》1993年9月24日有文章预计由1995年起,中国每年至少会增设1000万条电话线,到本世纪末,将有一亿条电话线。其他资料来源预计这项数字应为7500万条或为全国服务范围的6%(比对现时的1.6%)。倘若每条电话线成本为1000-1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翔  王曼怡  田昕  康萌萌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技术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及其特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金融超前区和滞后区的极差明显,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在上述两个模型成为金融发展的反向制约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规制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是正向因素,但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双向变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彭勇  梁平  任思慧  
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198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都不是城市化的原因,也就是说三大地区金融发展都没有促进城市化进程。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短期因果关系。据此,本文最后提出了简短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启清  朱辇  
一、全球金融变革的轮廓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对危机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也对金融体系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在危机冲击和主动改革的推动下,全球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正渐成趋势,有的则随着危机淡去而面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新雷  
按照哲学观点,一事物的运动既表现为该事物总体的量的增减或位置更移,也表现为其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改变。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它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的总量增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经济的结构演进,还有些经济学家把由此引致的制度改善也涵括其中。由此而言,我们要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无论是发展的原因或动力,还是发展的结果或趋势,就不能仅仅从总量或结构某一个方面入手,而要把它们结合起来,以便较全面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实质,并揭示其蕴含的政策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长德  
依据各地区1978~2005年的经济金融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研究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差异上。各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进程、各地区的法律环境以及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