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48)
- 2023(24055)
- 2022(20514)
- 2021(19074)
- 2020(16180)
- 2019(37189)
- 2018(36757)
- 2017(69630)
- 2016(37839)
- 2015(42996)
- 2014(42664)
- 2013(42147)
- 2012(39308)
- 2011(35640)
- 2010(36059)
- 2009(33667)
- 2008(33169)
- 2007(29724)
- 2006(26271)
- 2005(23936)
- 学科
- 济(155143)
- 经济(154951)
- 管理(112443)
- 业(108463)
- 企(89887)
- 企业(89887)
- 方法(66693)
- 数学(57385)
- 数学方法(56644)
- 中国(47752)
- 财(42698)
- 农(42669)
- 业经(35499)
- 制(34622)
- 地方(34299)
- 学(33163)
- 融(32319)
- 金融(32313)
- 银(32283)
- 银行(32209)
- 行(30895)
- 贸(29941)
- 贸易(29914)
- 易(28999)
- 农业(28639)
- 技术(26952)
- 务(26520)
- 财务(26417)
- 财务管理(26353)
- 理论(26088)
- 机构
- 大学(542376)
- 学院(539818)
- 济(220602)
- 经济(215747)
- 管理(206628)
- 研究(188195)
- 理学(176909)
- 理学院(174823)
- 管理学(171607)
- 管理学院(170622)
- 中国(147082)
- 京(117106)
- 科学(114822)
- 财(105028)
- 所(96173)
- 农(90878)
- 研究所(86916)
- 中心(86368)
- 财经(82348)
- 江(82319)
- 业大(79418)
- 北京(75002)
- 经(74711)
- 范(71865)
- 师范(71121)
- 农业(70961)
- 院(68070)
- 经济学(67191)
- 州(66166)
- 财经大学(60977)
- 基金
- 项目(356773)
- 科学(280189)
- 研究(260037)
- 基金(258114)
- 家(225645)
- 国家(223738)
- 科学基金(191299)
- 社会(163987)
- 社会科(155392)
- 社会科学(155351)
- 省(139055)
- 基金项目(135520)
- 自然(123884)
- 自然科(121026)
- 自然科学(120993)
- 教育(120633)
- 自然科学基金(118856)
- 划(117184)
- 资助(107378)
- 编号(105456)
- 成果(86875)
- 重点(80487)
- 部(78989)
- 发(77495)
- 创(75033)
- 课题(74099)
- 创新(69827)
- 科研(67970)
- 教育部(67653)
- 国家社会(67624)
- 期刊
- 济(246942)
- 经济(246942)
- 研究(163887)
- 中国(115735)
- 学报(86637)
- 农(82796)
- 财(82238)
- 科学(79401)
- 管理(78426)
- 大学(65793)
- 教育(63925)
- 学学(61687)
- 融(59553)
- 金融(59553)
- 农业(56151)
- 技术(48970)
- 财经(41024)
- 经济研究(39665)
- 业经(39438)
- 经(35255)
- 问题(31667)
- 业(30658)
- 图书(27278)
- 技术经济(26997)
- 贸(26659)
- 版(25638)
- 科技(25524)
- 理论(25307)
- 统计(25111)
- 世界(23641)
共检索到82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刘衡沙
金融发展表现为规模的扩张、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金融发展一方面通过资金支持、信息甄别、分散风险和创新激励来促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改变成本收益结构、政府偏好、政府选择集和诱发社会认知转变来促进制度创新,进而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TFP增长。以1992~2011年中国的实际来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间接影响TFP增长,但金融结构与TFP增长无显著关系。在金融发展与TFP的关联机理中技术和制度创新存在不完全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TFP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钱晶晶 钟韵 张横峰
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限回归模型对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市金融集聚整体上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各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金融集聚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从而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效应,亦即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政府干预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建议各地区推动金融集聚建设,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东 汪敏 沈春苗
利用2002~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其对技术创新能力及分解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总体影响为正,但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其对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创新力度的影响大于高水平创新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水平创新的正向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回归结果显示,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规模、城市化水平、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则起着反向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中介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 分解指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伍琴 王培
本文使用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东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绩效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与中部相比,差异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满国
本文着眼于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日益彰显,通过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普适性和制度创新的独特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制度创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雯
发挥金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11-2022年的经验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与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会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直接的赋能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间接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深度融合创新、推进数字支付普及与应用、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供应链管理的支持,以及加强流通业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决策等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佳 宿晓翩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F G L S)进行模型估计。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省级层面上对三者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从东到西,两种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全国层面上鼓励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以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因地、因时制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森 林爱梅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据中介效应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并进一步推动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即金融发展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在不考虑技术创新中介效应时,金融相关率和金融效率两个指标都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升;加入技术创新中介变量后,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高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授权数来间接促进能源效率改进,且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能源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思 张目
为考察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作用机制,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大数据产业通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对金融科技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42%,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通过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来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爱真 苏治 付红妍
本文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深化程度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都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在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间存在非线性影响效应,当金融发展达到某一水平时,技术创新能显著促进产业升级。可见,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对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及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门限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郭登艳
运用我国2008-2016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在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在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都部分以技术创新为中介进行间接传导,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别有31.91%、9.23%、6.27%的效果由技术创新间接传导而实现。发展科技金融,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以结构和效率为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可以强化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中介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浩 温军 冯涛
在对制度环境、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1-2013年30个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GMM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配置期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2)在地区层面上,制度环境水平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逐渐下降,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减弱,即在制度环境更为优良的地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表明,进一步改善制度环境对支持"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度环境 技术创新 金融发展 GMM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息 马杰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关系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本文从宏观层面研究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以我国的30个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200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与地区层面(东中西部)探索我国环境规制和绿色创新的关系以及认识东、中、西三大区域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来看,环境规制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创新,金融发展对绿色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人力资本对绿色创新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境规制正向显著影响绿色创新,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创新 金融发展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周文洁 耿紫珍
基于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路径。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样本的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正向影响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制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环境规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发挥部分正向中介效应,政府补贴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第二阶段的中介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政府干预在各自的最优区间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环境规制对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O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基于市场化制度视角
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战略性金融投资和投机性金融投资的中介效应分析
基于中国金融中介发展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绿色金融与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中介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制度因素对中国金融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创新柔性与智能化转型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中介调节效应
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