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4)
2023(19382)
2022(16335)
2021(15276)
2020(12579)
2019(28852)
2018(28499)
2017(54301)
2016(29040)
2015(32760)
2014(32660)
2013(32531)
2012(30497)
2011(27857)
2010(27990)
2009(26098)
2008(24852)
2007(21912)
2006(19743)
2005(18086)
作者
(85625)
(70845)
(70533)
(67133)
(45493)
(33993)
(32002)
(27686)
(27242)
(25442)
(24487)
(24097)
(22668)
(22667)
(22236)
(22145)
(21136)
(20498)
(20476)
(20353)
(17849)
(17520)
(17155)
(16353)
(16070)
(15869)
(15801)
(15373)
(14450)
(14085)
学科
(133433)
经济(133292)
管理(79992)
(76595)
(62059)
企业(62059)
方法(51434)
数学(44469)
数学方法(44023)
中国(41844)
(33066)
地方(32070)
(30111)
(29822)
金融(29821)
(28760)
银行(28696)
业经(28641)
(27756)
(27552)
(25631)
(24384)
贸易(24362)
(23628)
农业(22459)
理论(19567)
环境(19352)
(18928)
(18009)
技术(17959)
机构
大学(420012)
学院(416588)
(179557)
经济(175880)
管理(157715)
研究(153128)
理学(134830)
理学院(133284)
管理学(131069)
管理学院(130350)
中国(120261)
科学(91856)
(91385)
(81191)
(78202)
研究所(71020)
(69238)
中心(68695)
财经(64221)
(61555)
业大(59963)
北京(58989)
(58480)
经济学(55967)
(55419)
(55256)
师范(54841)
农业(54123)
经济学院(50174)
(49828)
基金
项目(276366)
科学(217048)
研究(202162)
基金(201018)
(176152)
国家(174695)
科学基金(148422)
社会(129056)
社会科(122394)
社会科学(122363)
(105642)
基金项目(105232)
自然(94763)
自然科(92532)
自然科学(92510)
教育(91632)
自然科学基金(90880)
(89726)
资助(83740)
编号(80742)
成果(66755)
(62579)
重点(62503)
(61557)
(57044)
课题(56835)
国家社会(53902)
创新(53354)
教育部(52820)
科研(52440)
期刊
(204490)
经济(204490)
研究(133150)
中国(88289)
学报(66561)
(63651)
科学(61843)
管理(60485)
(59913)
大学(50425)
(50304)
金融(50304)
学学(47398)
教育(45823)
农业(43700)
技术(35192)
经济研究(34147)
财经(32524)
业经(30967)
(28105)
问题(26039)
(23099)
(21973)
技术经济(21056)
世界(20926)
图书(20762)
国际(20346)
理论(19995)
科技(18897)
现代(18742)
共检索到646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关键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耀军  邵丽霞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关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已被深入研究,但关注其经济稳定效应的文献不多。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等时间序列计量技术进行发现,经济波动与金融发展存在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经济波动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短期动态调整,但基于长期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机制并不足以让经济波动最终回落至均衡路径。金融发展具有弱外生性,其短期动态不会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运行稳定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文章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平抑经济波动,可以兼顾促增长与保稳定两大政策目标,对于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耀军  邵丽霞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关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已被深入研究,但关注其经济稳定效应的文献不多。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等时间序列计量技术进行发现,经济波动与金融发展存在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经济波动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短期动态调整,但基于长期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机制并不足以让经济波动最终回落至均衡路径。金融发展具有弱外生性,其短期动态不会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运行稳定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文章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平抑经济波动,可以兼顾促增长与保稳定两大政策目标,对于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华军  鲍振  
以中国31个省份1978-2008年数据为样本,以金融相关比率为指标,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与极化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化方法,直观地表明了中国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尼系数测度及其分解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地区间差距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金融发展极化程度测度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极化程度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组内聚合程度和组间对抗强度的不断上升成为金融发展极化程度上升的主要来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实现地区均衡发展是解决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从地区收入分配视角检验了财政政策对地区均衡发展的影响,并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波动状态下对地区均衡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1)积极财政政策会显著扩大地区收入差距;(2)经济波动加剧,积极财政政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强度越高,相对波动率的门限值分别为-1. 019和4. 034;(3)积极财政政策在产出波动程度较为剧烈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于财政收入增速变化,而在产出平稳增长的状态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源自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的共同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保持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中央政府通过改革央地事权划分以实现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杜欣  
本文通过梳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现实进行研究,分析了产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和导致非均衡的力量,指出金融非均衡发展会导致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降低金融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效益等非均衡效应,最后提出了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认真  陈祖华  白义香  
采用Moran指数等空间工具分析了金融资源与GDP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与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初期和当期金融资源对当期GDP具有显著的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省应加强与相邻省域的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低的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尽快提高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促进金融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吉  
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货币经济的波动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中货币余额的波动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货币需求的波动,投资的波动与货币余额的波动关联不大,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货币余额的变化来判断投资的状况。投资波动、经济增长波动与消费波动存在背离现象,投资造成大量的成本,这是我国经济非均衡的主要表现。文章的结论支持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杰  安婷  曹馨予  
对我国经济、金融和科技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利用1994—2010年我国经济、金融、科技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经济、金融和科技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经济、金融、科技三者呈非均衡发展,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金融和科技的发展速度;这种非均衡发展状态大大降低了整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最后提出调整这种非均衡状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及总量达到最优的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金山  谭忠富  
本文利用电力产业链20种产品增长率数据进行二项分布检验,建立与GDP增长率序列的差分VAR模型,实施协整检验。结果证实20种产品的波动具有一定系统性,产业链与宏观经济波动存在逆向长期均衡,它们分别对均衡偏离进行同进同退的短期调整。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传统增长方式面临现实约束——增长方式低效率本身,产业链大起大落源于均衡关系的波动和调整方式。目前,产业链高速增长趋势的转折在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强  章雳  
金融危机以来,需要从理论上详尽研究中国宏观波动中外部冲击的具体影响。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基础上,构造了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中国的季度数据考察经济波动中的外部冲击效应,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经济运行基本吻合,对实际经济中产出和投资的波动解释力较强,结论认为汇率冲击和国外需求冲击都具有明显的双重作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国外需求下降则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带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需求管理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引入征收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政府部门,探讨以税收政策变动为代表的供给管理措施在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模型校准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分别对调整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当经济面对来自供给的不利冲击导致产出水平有下行风险时,政府降低资本和劳动所得税将激励生产者更多地投入生产要素,从而减税可以有效扩张产出并熨平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应重视供给管理措施在长期性和结构性调控上的优势,使宏观调控能够在优化我国总需求结构、调节社会公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