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5)
- 2023(19634)
- 2022(16741)
- 2021(15565)
- 2020(12899)
- 2019(29619)
- 2018(29305)
- 2017(56088)
- 2016(30186)
- 2015(33972)
- 2014(34107)
- 2013(33907)
- 2012(31606)
- 2011(28760)
- 2010(29218)
- 2009(27476)
- 2008(26585)
- 2007(23596)
- 2006(21335)
- 2005(19836)
- 学科
- 济(137832)
- 经济(137663)
- 管理(89034)
- 业(84371)
- 企(69215)
- 企业(69215)
- 方法(51875)
- 数学(44617)
- 数学方法(44212)
- 中国(42656)
- 农(34757)
- 财(34720)
- 地方(32588)
- 融(30520)
- 金融(30517)
- 业经(30439)
- 制(30152)
- 银(30002)
- 银行(29948)
- 行(28880)
- 学(27282)
- 贸(24894)
- 贸易(24870)
- 易(24102)
- 农业(23553)
- 务(20964)
- 财务(20883)
- 财务管理(20843)
- 体(20441)
- 环境(20416)
- 机构
- 大学(436112)
- 学院(432890)
- 济(187630)
- 经济(183725)
- 管理(164921)
- 研究(156988)
- 理学(140265)
- 理学院(138625)
- 管理学(136509)
- 管理学院(135721)
- 中国(124425)
- 京(94922)
- 科学(91572)
- 财(89154)
- 所(79633)
- 研究所(71607)
- 中心(70544)
- 财经(69323)
- 农(68197)
- 江(65191)
- 经(62907)
- 北京(61470)
- 业大(59641)
- 经济学(58236)
- 范(57148)
- 师范(56632)
- 院(56386)
- 农业(52745)
- 州(52545)
- 经济学院(52099)
- 基金
- 项目(280941)
- 科学(221436)
- 研究(208647)
- 基金(204588)
- 家(177588)
- 国家(176098)
- 科学基金(150517)
- 社会(133940)
- 社会科(127050)
- 社会科学(127019)
- 基金项目(107317)
- 省(107269)
- 教育(94787)
- 自然(94667)
- 自然科(92400)
- 自然科学(92380)
- 自然科学基金(90762)
- 划(90466)
- 资助(84729)
- 编号(84057)
- 成果(70198)
- 重点(63158)
- 部(63130)
- 发(63066)
- 课题(58961)
- 创(57944)
- 国家社会(55860)
- 教育部(54613)
- 创新(54230)
- 制(53464)
- 期刊
- 济(218224)
- 经济(218224)
- 研究(141228)
- 中国(93679)
- 财(68620)
- 学报(65034)
- 管理(64665)
- 农(63364)
- 科学(61596)
- 融(53614)
- 金融(53614)
- 大学(50017)
- 教育(48044)
- 学学(46922)
- 农业(42899)
- 技术(37144)
- 财经(35556)
- 经济研究(35443)
- 业经(32789)
- 经(30585)
- 问题(27789)
- 贸(23114)
- 业(22535)
- 技术经济(21908)
- 世界(21746)
- 国际(21249)
- 理论(21190)
- 图书(20603)
- 现代(19810)
- 科技(19227)
共检索到68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需要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创造内生性环境,提高其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文章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结论表明: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助于带动金融长期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多元Near-VAR方法对我国1952—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指标是否平稳是建立在考虑经济中存在结构变化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引导金融发展”假说以及金融发展指标是围绕着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等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红轶 张先峰
本文在回顾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8—2004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这就支持了加快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格兰杰检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金融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学者所注视的焦点,然而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均未达成一致。本文以银行的变量来衡量间接金融的发展,以股市的变量来测度直接金融的发展,对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具有相似经济发展历程国家的金融中介的发展、股市发展与 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在实证方法上,本文运用季度数据,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探讨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与GDP增长的长短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支持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金融发展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三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方茂扬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一直是研究和争议的热点话题。对近二十年广佛肇三地及其经济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广佛肇三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太显著,但经济增长差距导致金融发展差异效应明显,经济圈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金融一体化发展。因此,广佛肇经济圈应更好地规划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好地配置经济圈内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广佛肇经济圈 一体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对中国29个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就长期而言,金融发展是供给导向型的,即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就短期而言,金融发展是需求跟随型的,即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因此,推动金融发展的政策,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巢阳
本文在回顾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9-2009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金融深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基于此,笔者提出我国要加快金融深化改革。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实证检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辛兵海
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公平性存在因果关系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理论,从宏观角度构建互为因果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性与金融包容呈非线性关系;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包容程度低与收入差距扩大互为因果;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小,金融包容程度也较高。分析结果验证了库茨涅茨的收入决定论。因此,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要形成一个金融包容性发展与收入公平分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包容 库茨涅茨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谈儒勇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 本文依次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是不利的;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冻菊 薛冰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日益增长,甚至已经成为保障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1981—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测算TFP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并分别从金融发展能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分析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结论表明,金融发展能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在长期上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 脉冲响应 VAR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誉湘 贺昌政
文章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了1989年~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结果反映,两者在主要的因果关系检验结论方面是一致的,例如,证实了在这一期间GDP是能源总消费量的原因。此外,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还得出了"LGDP是天然气消费量的原因"的结论,这符合实际情况。并且GMDH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还能给出原因的影响力大小排序。实证研究表明:GMDH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有效的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的补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本文基于1978—2016年的中国国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度数据,1994—2016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与收入年度数据,以及对应样本区间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度数据,利用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模型,测度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时变因果关系,以及1995年以来国内旅游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期探究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历程中,旅游业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发现:总体上,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旅游收入增长率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旅游人数增长率提升微弱抑制经济增长,而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大于旅游人数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国际旅游人数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持续性相较于其他类型因果关系更强;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随时间区制转移而变换,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更大、时间更久,而旅游经济影响宏观经济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发生的特殊事件只有对国内旅游人数的冲击,引发了旅游产业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且宏观经济并未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国际发生的特殊事件对国际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冲击,均引发了宏观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