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9)
2023(19215)
2022(16271)
2021(15407)
2020(12968)
2019(30061)
2018(29484)
2017(56198)
2016(30136)
2015(34276)
2014(33598)
2013(33243)
2012(30349)
2011(27242)
2010(27307)
2009(25185)
2008(23615)
2007(20258)
2006(17643)
2005(15442)
作者
(86202)
(71688)
(71048)
(67757)
(45548)
(34399)
(32501)
(28201)
(27338)
(25340)
(24420)
(24277)
(22614)
(22527)
(22380)
(22020)
(21222)
(21073)
(20551)
(20479)
(17727)
(17536)
(17405)
(16243)
(16072)
(15854)
(15836)
(15532)
(14449)
(14032)
学科
(118555)
经济(118430)
管理(83223)
(80534)
(66953)
企业(66953)
方法(57503)
数学(50956)
数学方法(50137)
中国(37211)
(31193)
(30664)
(29813)
金融(29811)
(28750)
银行(28696)
(27643)
业经(26393)
(25812)
(24548)
地方(23206)
(22836)
贸易(22817)
(22253)
农业(21051)
理论(20732)
(19975)
财务(19887)
财务管理(19840)
企业财务(18873)
机构
大学(420162)
学院(418830)
(169320)
经济(165803)
管理(164312)
理学(143095)
研究(141971)
理学院(141529)
管理学(138592)
管理学院(137878)
中国(112805)
(89204)
科学(88777)
(76018)
(70893)
(69815)
中心(66392)
研究所(65323)
业大(64255)
财经(61941)
(58634)
(56654)
北京(56406)
农业(55074)
(53965)
师范(53379)
经济学(52058)
(51909)
(48066)
经济学院(47090)
基金
项目(294104)
科学(231611)
基金(215194)
研究(210771)
(189508)
国家(187998)
科学基金(161273)
社会(132756)
社会科(125992)
社会科学(125955)
基金项目(113435)
(113336)
自然(106871)
自然科(104487)
自然科学(104464)
自然科学基金(102555)
教育(97774)
(96465)
资助(90004)
编号(84640)
成果(67505)
重点(66623)
(64917)
(62186)
(61188)
课题(58471)
创新(57163)
科研(57036)
教育部(55560)
国家社会(55305)
期刊
(172729)
经济(172729)
研究(120275)
中国(78835)
学报(69206)
科学(63463)
(62109)
管理(59028)
(56767)
大学(52748)
学学(49875)
(46034)
金融(46034)
教育(45035)
农业(42858)
技术(36930)
财经(29687)
经济研究(29396)
业经(27207)
(25457)
(23354)
问题(22018)
统计(20248)
图书(19830)
科技(19804)
技术经济(19699)
(19685)
理论(19396)
资源(18615)
(18244)
共检索到605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培辉  康书生  
本文基于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的银行、股票、债券、外汇、保险和房地产六大市场数据,运用混频Markov动态因素模型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分析金融压力周期阶段性变化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系统压力变动存在高金融压力和低金融压力两个区制,样本期间内金融压力周期经历了四个低压力时期和三个高压力时期,金融压力周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经济增长、外部金融、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是金融压力周期变化的驱动因素。金融监管当局应实时监测金融压力周期变化,实行逆周期金融监管政策,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培辉  康书生  
本文基于2005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的银行、股票、债券、外汇、保险和房地产六大市场数据,运用混频Markov动态因素模型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分析金融压力周期阶段性变化特征及其政策含义。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系统压力变动存在高金融压力和低金融压力两个区制,样本期间内金融压力周期经历了四个低压力时期和三个高压力时期,金融压力周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经济增长、外部金融、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是金融压力周期变化的驱动因素。金融监管当局应实时监测金融压力周期变化,实行逆周期金融监管政策,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正辉  郑玉航  
本文构建能够结合月度数据和季度数据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混频数据抽样(MS-MIDAS)模型,用于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区制监测。通过利用实时数据对MS-MIDAS类模型进行最优选取和参数估计,监测中国1993—2013年间的经济周期区制变化,并得到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区制转换概率。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三区制的阶段性变化;不同区制的持续时间具有非对称性;MS-MIDAS模型监测经济周期波动具有相对精确性与时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艺枞  
为对我国金融业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和及时的监测,文章采用景气分析法筛选出六个金融一致指标,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金融景气指数,并提出金融周期划分准则,对2002—2019年我国金融周期波动进行了详细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金融业增长已经历了三轮完整“谷-谷”周期,平均持续期为51个月,总体上体现为“缓增速降”的长扩张型非对称特征。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一定先行关系,且这种先行关系在2012年之前更稳定,而在2014—2016年二者存在偏离。2016年以后,金融周期的振幅逐渐减小,周期波动更加温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费兆奇  刘康  
本文通过混频技术构建了监测中国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日度先行指数,旨在为优化中国宏观调控的时机选择提供连贯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分别步入了两种不同模式的复苏之路: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在改革的驱动下,走出了一条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轨迹,但次贷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在货币驱动的影响下,波动幅度显著放大;中国经济运行在次贷危机之后的可持续性较差,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中国经济分别在1998年、2008年和2015年处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日度先行指数能及时捕捉到经济运行的"异动"情形,在次贷危机期间先于GDP数据7个月发现经济的异常波动。本文还检验了日度先行指数对GDP的样本外预测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宇锋  
准确把握金融周期的规律,对发现金融冲击、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衡量金融风险累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波分析解决了传统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存在的时域和频域局部化矛盾问题,能够同步分析金融周期的时—频特征。通过对新增贷款、货币供应量(M1)、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和GDP增速进行小波功率谱分析,得出了中国金融周期的基本特点,以及和经济周期的基本关系。尽管当前正处于经济和货币供应量新一轮周期起始的重叠期,但金融周期的频率远比经济周期低,且多项金融指标周期的功率谱幅度均未达到峰值,表明总体上中国仍处于第一个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现代宏观经济研究表明,周期波动体现了月度、季度及年度等各种宏观经济指标的协同性变动。考虑到GDP等季度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构建了一种能够综合利用我国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的经济周期计量模型,即混频数据区制转移动态因子模型。通过对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和五个月度一致指标进行实证建模和估计,本文不仅识别了我国1992年至2011年间的经济周期变化,而且获得了可以描述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一致指数。特别地,本文通过收集宏观经济实时数据,进一步从实时分析的角度考察了该模型在我国经济周期测度(经济转折点识别和测定)上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世权  陈赤平  刘尧成  
文章构建了中国的金融周期指数并对其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周期波动存在着显著的"双周期",长度分别为8年和1.5年。并分析了国内外冲击因素对中国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发现代表国内冲击因素的M2和代表国际冲击因素的人民币REER都是中国金融周期变化的领先指标,而且二者与金融周期的互谱峰值与金融周期的自谱峰值恰好重合,说明这两种冲击因素能够很好地拟合金融周期的波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德才  邓姝姝  左玥  
为了充分利用混频数据信息,本文构建了金融状况指数的非对称混频编制模型和计算公式,选择季度GDP与6个月度金融状况指标的混频数据,采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混频向量自回归(MS-MF-VAR)模型,测算了不同机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值,进而实证编制与应用了我国非对称混频金融状况指数(MSMFFCI),同时与同频金融状况指数(SFFCI)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MSMFFCI对GDP的预测效果要优于SFFCI,MSMFFCI领先GDP1-2个季度,与GDP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经济增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肖强  轩媛媛  
本文首先利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预测出月度GDP信息,并结合大量月度金融指标构建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通过谱分析测度了FCI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性;最后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测度了不同金融状况下FCI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文所构建的FCI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不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且两者的波动周期大致相同。第二,我国FCI的波动领先于宏观经济变量约8个月。第三,金融市场繁荣会促进产出,并抑制通货膨胀;而金融状况恶化会使产出减少,并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充分利用FCI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掌握金融市场波动的规律,实时检测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做好风险防范。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肖强  轩媛媛  
本文首先利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预测出月度GDP信息,并结合大量月度金融指标构建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然后通过谱分析测度了FCI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性;最后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测度了不同金融状况下FCI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本文所构建的FCI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不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且两者的波动周期大致相同。第二,我国FCI的波动领先于宏观经济变量约8个月。第三,金融市场繁荣会促进产出,并抑制通货膨胀;而金融状况恶化会使产出减少,并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充分利用FCI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掌握金融市场波动的规律,实时检测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做好风险防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龚玉婷  陈强  郑旭  
本文基于自回归混频数据抽样模型同时考察了金融市场一阶矩收益和二阶矩波动的日度信息对CPI短期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短期利率和长短期利差变化量仅在收益水平上对CPI短期走势产生影响,而长期利率、粮食和能源商品市场的收益和波动都有助于CPI短期预测,而且收益对CPI的影响要比波动更加持久。相对于传统的月度时间序列建模方法,本文的混频CPI模型具有更好的样本内解释能力和样本外预测能力。另外,引入二阶矩波动的日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多地降低预测偏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  刘金全  
季度GDP的走势与波动不仅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支、企业的盈利和财务状况,甚至还会影响家庭和个人的收入与支出,是宏观经济总量预报、预测与分析的重中之重。传统的宏观经济总量预测模型是基于同频数据进行的,高频和超高频数据必需处理为低频数据,这不仅忽略了高频数据信息的变化,还影响了模型预报和预测的及时性,降低了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将混合数据抽样模型(MIDAS)用于中国季度GDP的预报和预测,实证研究表明,出口是造成我国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因素,MIDAS模型在中国宏观经济总量的短期预测方面具有精确性的比较优势,在实时预报方面具有显著的可行性和时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冲   张明  
在构建金融状况监测指标时,现有文献对其构成要素的周期特征分析不足,导致指标成分混乱,进而对“双支柱”框架的实证研究造成困扰。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同时包含短期和中期指标的宏观金融状况监测框架,更加科学地评估中国的金融状况。该框架既包含金融状况指数、金融压力指数、全球金融周期三个短期指标,也包含中国及全球主要经济体金融周期两个中期指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分期限的“双支柱”框架,对不同期限的金融指标进行管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及结论有:第一,股价具有短周期特性,而房价具有中周期特性,因此金融状况指数构成中不该包含房价,金融周期构成中不该包含股价;第二,文章监测指标显示,2022年1~7月,中国短期金融状况总体运行良好,大部分时间内金融压力较低,但金融周期加速下行,加之全球金融周期和各国金融周期的下行冲击,未来中国面临的金融形势较为严峻;第三,短期内中国既需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以应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下行,也需要国际间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该框架不仅有助于更加科学地监测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势,还有助于在实证研究和现实实践中践行“双支柱”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双莲  钟俊豪  张昌洪  
基于由金融资产价格、金融规模和金融景气三个维度构成的金融周期指数,考量金融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加入自回归项,利用金融周期的自回归进行区制转换,刻画出金融周期的区制特征,选取最优Copula函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联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分为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中国金融周期分为扩张和收缩两种状态,且扩张和收缩两种状态都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滞后2阶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