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5)
2023(15458)
2022(13133)
2021(12283)
2020(10203)
2019(23624)
2018(23190)
2017(44996)
2016(23730)
2015(26755)
2014(26679)
2013(26733)
2012(24651)
2011(22443)
2010(22429)
2009(21120)
2008(19587)
2007(16966)
2006(15185)
2005(13822)
作者
(67943)
(56329)
(55891)
(53563)
(35984)
(26904)
(25399)
(22057)
(21516)
(20002)
(19323)
(19070)
(17906)
(17737)
(17575)
(17396)
(16630)
(16056)
(16010)
(16008)
(14029)
(13761)
(13392)
(12768)
(12717)
(12614)
(12370)
(12029)
(11320)
(11001)
学科
(115435)
经济(115327)
管理(66599)
(63656)
(52029)
企业(52029)
方法(46699)
数学(41213)
数学方法(40848)
中国(34066)
(28062)
金融(28061)
(26204)
地方(26175)
银行(26166)
(26060)
(25696)
(25287)
业经(23213)
(22205)
(20887)
(20264)
贸易(20245)
(19686)
农业(18077)
环境(16263)
(15998)
财务(15934)
财务管理(15909)
(15801)
机构
大学(343018)
学院(339724)
(153474)
经济(150563)
管理(133718)
研究(120698)
理学(115376)
理学院(114140)
管理学(112455)
管理学院(111865)
中国(96409)
(73021)
科学(70160)
(67808)
(59953)
财经(54739)
中心(54619)
研究所(54616)
(50186)
(49909)
经济学(48668)
(47123)
北京(47002)
业大(46469)
经济学院(43762)
(43347)
(42853)
师范(42499)
财经大学(40883)
农业(38994)
基金
项目(228746)
科学(180647)
基金(168800)
研究(168570)
(146378)
国家(145231)
科学基金(124801)
社会(109561)
社会科(104130)
社会科学(104102)
基金项目(89026)
(85751)
自然(78898)
自然科(77065)
自然科学(77051)
自然科学基金(75685)
教育(75400)
(72316)
资助(70243)
编号(66903)
成果(54374)
(51625)
重点(50925)
(49701)
(47141)
国家社会(46270)
课题(45681)
教育部(44874)
创新(44129)
人文(43669)
期刊
(167843)
经济(167843)
研究(108006)
中国(62863)
(50001)
学报(49898)
管理(49734)
科学(47795)
(45557)
(42312)
金融(42312)
大学(38260)
学学(36172)
农业(31379)
教育(30938)
经济研究(28591)
技术(28062)
财经(27751)
(23871)
业经(23729)
问题(21524)
(18091)
技术经济(17957)
世界(17255)
理论(17119)
国际(16452)
(16334)
图书(15602)
现代(15281)
实践(15117)
共检索到511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妍  陈守东  
本文依据有代表性的金融指标的结构化特点,构建具有时效性的金融压力指数以识别中国金融体系的压力,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S-VAR)研究中国金融体系压力的区制特征,并利用Granger线性与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金融压力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关系。研究表明,2008年以来,中国金融压力较高;2010年一季度后金融压力有所降低但是波动较大;金融压力指数对工业增加值有显著地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影响;对金融压力指数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系统压力在2011年下半年以后处于低压力区制的高位置波动,并有转向高压力区制的趋势,金融系统表现为不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2000—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金融效率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影响两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从短期来看,中国的金融效率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相反,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效率存在显著而持续的正向影响。从长期来看,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协整关系,但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未来中国要更加重视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效率,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欣  
应用1994~2012年全国金融生态和经济增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等系统考察了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认为,(1)金融生态主体发展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不是金融生态主体发展的原因;(2)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够带来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能够带来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3)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者的关系不明显。政府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是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和优化金融生态主体建设,而经济增长的同时则可以显著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英杰  
本文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一个较长的滞后期内 (如三年 )是正相关的 ;如果把衡量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的指标也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且是主要指标的话 ,那么 ,经过这一修正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是符合我国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也就是说 ,在我国 ,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总的来讲 ,根据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可以预计的时期内经济体制状况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2000—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金融效率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影响两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从短期来看,中国的金融效率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相反,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效率存在显著而持续的正向影响。从长期来看,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协整关系,但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未来中国要更加重视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效率,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强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货币发行量、银行信贷规模、税收收入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和银行信贷规模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相互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扰动会产生正向的并且递增的响应,对信贷规模和税收收入的扰动会产生负向的并且递增的响应,而对自身的扰动没有显著响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强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货币发行量、银行信贷规模、税收收入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和银行信贷规模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相互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扰动会产生正向的并且递增的响应,对信贷规模和税收收入的扰动会产生负向的并且递增的响应,而对自身的扰动没有显著响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谈儒勇  
本文从实证上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 本文依次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以及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金融中介体的发展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意味着金融中介体的发展不能滞后于经济增长;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即使有那么一点点,也是不利的;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需要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创造内生性环境,提高其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冻菊  薛冰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日益增长,甚至已经成为保障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1981—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测算TFP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并分别从金融发展能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分析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结论表明,金融发展能力和金融发展效率在长期上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红轶  张先峰  
本文在回顾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8—2004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这就支持了加快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郑长德  
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8个指标构建了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自由化程度是逐步加深的,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自由化步伐尤快。然后,通过对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发现,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存在双Granger因果关系,而且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看,误差修正项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较大。最后,从利率、融资多元化、技术进步、资源配置以及公司治理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自由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