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46)
- 2023(20149)
- 2022(17109)
- 2021(16065)
- 2020(13271)
- 2019(30579)
- 2018(30003)
- 2017(57274)
- 2016(30682)
- 2015(34323)
- 2014(34106)
- 2013(33631)
- 2012(31159)
- 2011(28172)
- 2010(28135)
- 2009(25863)
- 2008(24575)
- 2007(21249)
- 2006(18537)
- 2005(16618)
- 学科
- 济(126239)
- 经济(126107)
- 管理(84991)
- 业(83154)
- 企(67551)
- 企业(67551)
- 方法(54277)
- 数学(47389)
- 数学方法(46797)
- 中国(41055)
- 农(34268)
- 财(31811)
- 地方(29715)
- 融(29702)
- 金融(29700)
- 银(28941)
- 银行(28896)
- 业经(28451)
- 行(27870)
- 学(25861)
- 制(25546)
- 贸(24427)
- 贸易(24406)
- 易(23732)
- 农业(23286)
- 务(20373)
- 财务(20290)
- 财务管理(20252)
- 理论(20119)
- 环境(19546)
- 机构
- 大学(427883)
- 学院(426279)
- 济(176949)
- 经济(173268)
- 管理(165958)
- 研究(149120)
- 理学(143268)
- 理学院(141666)
- 管理学(139161)
- 管理学院(138404)
- 中国(117522)
- 京(91691)
- 科学(90186)
- 财(80518)
- 所(74261)
- 农(69394)
- 中心(68804)
- 研究所(67775)
- 财经(64525)
- 业大(62066)
- 江(61093)
- 经(58953)
- 北京(58500)
- 范(56766)
- 师范(56205)
- 经济学(54403)
- 院(54336)
- 农业(54155)
- 州(50376)
- 经济学院(49015)
- 基金
- 项目(292182)
- 科学(230480)
- 研究(213969)
- 基金(213005)
- 家(185998)
- 国家(184451)
- 科学基金(158368)
- 社会(136133)
- 社会科(129136)
- 社会科学(129105)
- 省(112299)
- 基金项目(112174)
- 自然(102204)
- 自然科(99881)
- 自然科学(99855)
- 教育(98148)
- 自然科学基金(98056)
- 划(95186)
- 资助(88042)
- 编号(86316)
- 成果(69937)
- 重点(65603)
- 部(65007)
- 发(64815)
- 创(60770)
- 课题(59710)
- 创新(56780)
- 国家社会(56710)
- 教育部(55992)
- 科研(55929)
- 期刊
- 济(190995)
- 经济(190995)
- 研究(128909)
- 中国(85210)
- 学报(66754)
- 农(63421)
- 科学(62390)
- 管理(61215)
- 财(60297)
- 大学(51315)
- 融(49471)
- 金融(49471)
- 学学(48257)
- 教育(48028)
- 农业(43789)
- 技术(36776)
- 经济研究(31745)
- 财经(31487)
- 业经(31158)
- 经(27119)
- 问题(24645)
- 业(22992)
- 图书(21222)
- 贸(20188)
- 理论(20016)
- 技术经济(19870)
- 科技(19864)
- 版(19237)
- 世界(18969)
- 现代(18557)
共检索到637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卞金鑫 吴青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取得经济总量可喜成绩的同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金融包容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文章基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所有制的银行在进行信贷资源投放时,对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偏好是不同的,新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明显多于大型商业银行。基于此,文章还提出了提高金融包容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机构 金融资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辛兵海
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公平性存在因果关系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理论,从宏观角度构建互为因果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性与金融包容呈非线性关系;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包容程度低与收入差距扩大互为因果;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小,金融包容程度也较高。分析结果验证了库茨涅茨的收入决定论。因此,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要形成一个金融包容性发展与收入公平分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包容 库茨涅茨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进
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包容性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金融可获得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4)三次产业变动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并且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强化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进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粟勤 王雨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中国县域及乡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最广、人员配置数量最多、涉农贷款投放比例最高的一类机构,直接为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服务,在农村地区金融包容体系的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农村结算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农村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吸收者、县域涉农贷款中的主要供给者和农村金融创新的主体。应继续引导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及其他农村民生领域的信贷投入,创新适用农村民生领域及满足弱势群体金融需求的信贷产品,增强对农村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锦娟
本文系统梳理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产业升级指标建立了VAR模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过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关联关系,其中,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与产业效率之间影响程度较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磊 潘美丽
微型金融作为向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的理念,倡导弱势群体共享金融资源,参与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论文以2011年各省份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微型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探究了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为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微型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凛 彭琛
实践证明,金融不足与金融过度都会有损经济增长。由此金融的适度发展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通过介绍金融可能性边界这一概念,运用ThorsTen Beck和erik Feyen(2014)模型,对2005—2014年53个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对我国金融发展的适度性进行了判断。研究发现:在最近的10年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体超过了金融可能性边界,股票行业的适度性较为波动。这需要市场治理政策、市场拓展政策和市场能动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中国金融的适度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可能性边界 金融发展适度性 金融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立玲 宁杰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处于弱势地位,整个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改革更是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从包容性发展视角来重新思考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深挖出包容性发展理论中所蕴含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型发展,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金融配套制度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让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农村金融 瓶颈 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奇 牛耕 李涵
发展包容性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中国向农村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电信普遍服务工程”。该工程为约13万个行政村接入4G基站和光纤。本文将手工收集该期间约13万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试点名单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形成“行政村-家庭”微观大样本数据集。基于这一精细地理尺度和家庭数据,本文借助大规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金融包容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家庭信息获取环境、提高了家庭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促进了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均收入越少以及距离最近银行网点越远的家庭,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越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金融资源分配不均,有助于增加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机会,这为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洋 李敬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攻克农业融资难题。非洲和拉美国家针对小农商业化程度低、传统金融服务弊端、特殊群体融资困境、价值链融资风险防控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中国则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融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赋能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但就中国现阶段情况而言,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仍面临着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复合型人才、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农业发展阶段与经营制度、城乡协同联动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有鉴于此,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缓解农业融资困境、推动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