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7)
- 2023(17826)
- 2022(15122)
- 2021(14244)
- 2020(11713)
- 2019(27094)
- 2018(26603)
- 2017(50983)
- 2016(27487)
- 2015(30733)
- 2014(30787)
- 2013(30687)
- 2012(28594)
- 2011(25994)
- 2010(26241)
- 2009(24222)
- 2008(23176)
- 2007(20255)
- 2006(17985)
- 2005(16410)
- 学科
- 济(116189)
- 经济(116062)
- 管理(75263)
- 业(75112)
- 企(59978)
- 企业(59978)
- 方法(48123)
- 数学(41803)
- 数学方法(41406)
- 中国(39332)
- 农(31782)
- 财(30659)
- 融(29258)
- 金融(29257)
- 地方(28373)
- 银(28342)
- 银行(28293)
- 行(27351)
- 业经(25883)
- 学(24344)
- 制(23969)
- 贸(22816)
- 贸易(22795)
- 易(22149)
- 农业(22004)
- 理论(17950)
- 务(17834)
- 财务(17761)
- 财务管理(17729)
- 环境(17656)
- 机构
- 大学(390950)
- 学院(388063)
- 济(163413)
- 经济(160044)
- 管理(148992)
- 研究(140445)
- 理学(128024)
- 理学院(126501)
- 管理学(124436)
- 管理学院(123743)
- 中国(110732)
- 京(85140)
- 科学(84813)
- 财(75146)
- 所(71461)
- 研究所(65063)
- 农(64422)
- 中心(63372)
- 财经(59687)
- 江(56182)
- 业大(56110)
- 北京(55021)
- 经(54485)
- 范(52284)
- 师范(51791)
- 院(50606)
- 经济学(50576)
- 农业(50247)
- 州(46294)
- 经济学院(45549)
- 基金
- 项目(261041)
- 科学(205447)
- 研究(191264)
- 基金(190100)
- 家(166352)
- 国家(164954)
- 科学基金(140536)
- 社会(121943)
- 社会科(115651)
- 社会科学(115622)
- 基金项目(99923)
- 省(99581)
- 自然(89957)
- 自然科(87901)
- 自然科学(87880)
- 教育(86785)
- 自然科学基金(86330)
- 划(84785)
- 资助(79022)
- 编号(76555)
- 成果(63170)
- 发(58784)
- 重点(58704)
- 部(58250)
- 创(54040)
- 课题(53550)
- 国家社会(50784)
- 创新(50489)
- 教育部(50011)
- 科研(49675)
- 期刊
- 济(180643)
- 经济(180643)
- 研究(122139)
- 中国(80132)
- 学报(61844)
- 农(59384)
- 科学(58002)
- 管理(55704)
- 财(55176)
- 融(47780)
- 金融(47780)
- 大学(46823)
- 学学(43975)
- 教育(43866)
- 农业(40850)
- 技术(31738)
- 经济研究(30063)
- 财经(29645)
- 业经(28498)
- 经(25457)
- 问题(23519)
- 业(21623)
- 图书(19476)
- 贸(19425)
- 理论(18803)
- 技术经济(18400)
- 世界(18348)
- 科技(18069)
- 国际(17615)
- 现代(17278)
共检索到59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香梅 张晓云 辛兵海
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公平性存在因果关系及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理论,从宏观角度构建互为因果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性与金融包容呈非线性关系;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包容程度低与收入差距扩大互为因果;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小,金融包容程度也较高。分析结果验证了库茨涅茨的收入决定论。因此,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要形成一个金融包容性发展与收入公平分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构建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金融包容 库茨涅茨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需要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创造内生性环境,提高其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卞金鑫 吴青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取得经济总量可喜成绩的同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金融包容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文章基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所有制的银行在进行信贷资源投放时,对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偏好是不同的,新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明显多于大型商业银行。基于此,文章还提出了提高金融包容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机构 金融资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进
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包容性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金融可获得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4)三次产业变动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并且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强化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进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文章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结论表明: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助于带动金融长期的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龙
基于新疆1978-2010年统计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对新疆城乡二元金融的非协调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从长期来看,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新疆城市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却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2)从短期来看,新疆城乡二元金融发展的非协调性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葛兰杰原因。另外,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新疆城乡二元金融包容性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锦娟
本文系统梳理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包容性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并结合产业升级指标建立了VAR模型,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关联过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动态关联关系,其中,包容性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与产业效率之间影响程度较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香梅 刘斌 邹克
从企业家才能和创业选择视角,分析金融包容影响收入分配的微观机制,认为金融包容扩展了客户群体的服务边界,有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信贷准入机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基于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包容、财富水平能够提高一地区的创业水平,缩小收入分配,但由于金融包容倾向于支持财富水平较高的群体创业,不利于收入公平分配。要形成金融包容与收入分配的良性互动,应重点解决金融包容的结构性问题,加大对低收入、低财富群体创业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创业选择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从个人职业选择效应和资本回报率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计算各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上升;金融中介效率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偏效应显著为负。结合上述结论,本文主张积极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加快经济民营化步伐,尽早破除旧经济制度对金融中介效率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多元Near-VAR方法对我国1952—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指标是否平稳是建立在考虑经济中存在结构变化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引导金融发展”假说以及金融发展指标是围绕着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等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范香梅 廖迪
本文通过中外比较和实证研究发现,各国金融包容度有显著差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通讯技术以及政策是影响金融包容的重要因素,对金融包容度有负面效应的是老龄化、就业比例低、收入不平等。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要采取区域差异化战略。中西部地区着眼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教育水平及扩大就业;东部地区则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普及金融知识,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
关键词:
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中外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