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6)
2023(13867)
2022(11446)
2021(10633)
2020(8834)
2019(20291)
2018(19284)
2017(36643)
2016(19240)
2015(21590)
2014(20938)
2013(20818)
2012(19245)
2011(17403)
2010(17442)
2009(16910)
2008(15849)
2007(13913)
2006(12505)
2005(11743)
作者
(54052)
(45265)
(44840)
(42815)
(28729)
(21635)
(20217)
(17517)
(17333)
(15968)
(15585)
(15107)
(14604)
(14550)
(14432)
(14182)
(13408)
(13193)
(13037)
(12667)
(11331)
(10946)
(10852)
(10415)
(10178)
(10088)
(10058)
(9725)
(9148)
(8943)
学科
(78081)
经济(77959)
管理(57675)
(53785)
(45024)
企业(45024)
中国(31238)
方法(30644)
(28287)
金融(28285)
数学(26631)
数学方法(26347)
(26261)
银行(26229)
(25424)
(24976)
(22895)
(20869)
业经(18309)
(17348)
贸易(17330)
(17026)
(15367)
(15288)
(15189)
财务(15150)
财务管理(15116)
地方(14647)
企业财务(14458)
农业(13733)
机构
大学(273420)
学院(268490)
(122735)
经济(120525)
研究(100949)
管理(98491)
中国(84621)
理学(83845)
理学院(82902)
管理学(81628)
管理学院(81132)
(60438)
(58714)
科学(56242)
(50437)
财经(47026)
中心(46723)
研究所(45418)
(44198)
(43002)
经济学(40793)
(39759)
北京(37713)
经济学院(36615)
(36542)
业大(36318)
财经大学(35413)
农业(34557)
(33157)
师范(32760)
基金
项目(177592)
科学(141584)
基金(133517)
研究(130503)
(117645)
国家(116734)
科学基金(99249)
社会(87595)
社会科(83284)
社会科学(83268)
基金项目(68688)
(64843)
自然(61572)
自然科(60196)
自然科学(60174)
自然科学基金(59157)
教育(58993)
(56483)
资助(54569)
编号(49449)
成果(42030)
(41567)
重点(41213)
(38660)
国家社会(38642)
(38252)
(37811)
教育部(36291)
创新(35585)
课题(35310)
期刊
(134097)
经济(134097)
研究(89494)
中国(60858)
(47597)
学报(42725)
(41714)
金融(41714)
(40948)
科学(40305)
管理(39648)
大学(33533)
学学(31488)
教育(26890)
农业(26691)
财经(24860)
经济研究(23415)
(21528)
技术(20443)
业经(18695)
问题(17540)
(17200)
国际(15929)
世界(15450)
(14987)
(12433)
技术经济(12265)
理论(12177)
现代(11512)
科技(11093)
共检索到428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裴红卫  
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是总体制度结构演进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和整个渐进转轨改革逻辑相关。在这一大的背景下 ,本文力图从一个长期历史的视角去考察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和制度变迁 ,从而揭示和解释建国后中国金融史的变迁轨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秋起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而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佐证了这一观点。因此,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现有的权力结构,从产权角度考虑问题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思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中国既有的经济改革过程曾经出现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制度变迁现象,"笼中虎"便属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这种现象产生于经济体制转换伊始的特殊时期并贯穿于迄今为止的整个改革过程;它一直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却长期被人们视作偶或发作的短期金融"症状"而等闲视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初步描述与解读,本文发现,"笼中虎"的产生机制深藏于由"放权让利"改革所触发的财政与银行体系汲取能力的相向变化过程。由于国家无力在短期内修复与重建残缺的内源融资制度,最终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只有倚重以国有银行体系为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天雷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郑蔚  王思慧  
日本在战后赶超式发展战略下,市场本身的竞争均衡无法和政府的产业政策相匹配,由政府量身定制了"外生管制性"的金融结构,通过集中的银行业分布政府用"管制"取代"市场"完成资金配给。这种以牺牲"市场"的择优机制为特征的金融结构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传统型"的金融制度在经济发展进入低增长、资本供过于求的局面下暴露出其低效率性,并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冲击出现了向"市场型外源融资结构"的转化趋势,实现了由"传统型"间接金融向"市场型"间接金融的制度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帼琼  徐天祥  
文章在对金融制度进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金融制度变迁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三元赋值法、单项指标法、PCA赋权法进行测度,对金融制度变迁总指数及其四个二级维度指数进行纵向考察,并基于不同省份金融改革发展水平分东、中、西三大地区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波动中加快,银行制度、资本市场、金融开放、普惠金融变革具有发展的同步性特征,但金融制度变迁呈现显著空间差异性,省际金融发展差异有加速扩大趋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银弟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对中国金融制度的需求、供给以及均衡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政府及其代表“政治银行家”在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志民  
一、金融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轨迹 我国在金融体制结构安排上以199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这两个发展阶段,并且都是由制度供给决定的。客观分析,1979年以前的“大一统”金融体制本身就是一种混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因为当时国内的保险业务极其简单,证券业务尚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了包括保险在内的一切金融业务,从而是一种简单的混业经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崔宝敏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代理,也产生于人们所缔结的合约结构或所选择的组织形态不能与产权的多重属性达成必要的一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农村集体产权或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可选择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概要性地比较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产权与联产承包制下的集体产权的各自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农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从产权角度对建国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产权的界定与实施决定着产权的经济绩效。土地改革以来各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不同经济绩效都与产权清晰程度和实施机制有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童士清  
中国信贷制度在从计划信贷制度走向市场信贷制度的过程中,信贷功能逐步由单纯的、从属于财政的货币分配角色向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回归。对应于信贷制度的变迁,中国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也由行政性信贷配给逐步向市场性信贷配给转变。这种转变直接影响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规模的变化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理解中国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是了解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