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2)
2023(14920)
2022(12431)
2021(11350)
2020(9650)
2019(22242)
2018(21634)
2017(41336)
2016(22058)
2015(25378)
2014(25341)
2013(25335)
2012(23979)
2011(21960)
2010(22146)
2009(21452)
2008(20638)
2007(18629)
2006(16577)
2005(15478)
作者
(64393)
(54068)
(53910)
(51614)
(34431)
(25802)
(24551)
(20893)
(20545)
(19073)
(18689)
(18039)
(17354)
(17280)
(17133)
(16891)
(15870)
(15722)
(15713)
(15576)
(13702)
(13186)
(12952)
(12354)
(12329)
(12268)
(11909)
(11737)
(10840)
(10724)
学科
(111544)
经济(111419)
管理(66030)
(61601)
(50143)
企业(50143)
方法(42786)
数学(38116)
数学方法(37832)
中国(34374)
(29114)
金融(29110)
(28814)
(27542)
银行(27515)
(26562)
(26191)
(25503)
地方(24825)
业经(22458)
(20473)
贸易(20457)
(20192)
(19926)
(17445)
农业(17410)
财务(17403)
财务管理(17360)
(17229)
企业财务(16531)
机构
大学(330053)
学院(327593)
(154184)
经济(151267)
管理(121299)
研究(118631)
理学(103029)
理学院(101859)
管理学(100407)
管理学院(99786)
中国(97525)
(72581)
(69404)
科学(66545)
(60086)
财经(56915)
中心(54978)
研究所(53974)
(51768)
(51542)
经济学(50573)
(49254)
经济学院(45435)
北京(44691)
业大(43470)
财经大学(42106)
(41898)
(40424)
农业(40378)
师范(40062)
基金
项目(207420)
科学(164024)
研究(153459)
基金(153455)
(132684)
国家(131629)
科学基金(112201)
社会(101790)
社会科(96734)
社会科学(96707)
基金项目(80024)
(78025)
教育(69236)
自然(68540)
自然科(66938)
自然科学(66917)
自然科学基金(65778)
(65776)
资助(63322)
编号(60204)
成果(50423)
(47958)
重点(47239)
(45999)
国家社会(43740)
(42922)
(42292)
课题(42118)
教育部(41719)
创新(40482)
期刊
(175022)
经济(175022)
研究(105983)
中国(67487)
(57521)
(47814)
学报(47583)
(45998)
金融(45998)
管理(45593)
科学(45260)
大学(36791)
学学(34865)
农业(31047)
财经(30097)
经济研究(29365)
教育(27827)
技术(27189)
(25977)
业经(24378)
问题(22980)
(20476)
国际(18517)
世界(18254)
技术经济(17817)
(16815)
统计(16349)
理论(15962)
(14471)
(14442)
共检索到514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蔡琛  
[摘 要]我国建国以来预算管理制度变迁大体经历了产生、长期相对稳定,“供给主导型”和“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并存等四个阶段。今后,“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式将长期并存,随着制度变迁中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成熟,逐步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友芝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安排由传统保险人自行理赔制度 (非中介理赔方式 )向保险公估制度 (中介理赔方式 )转化的制度变迁已长达 12年 ,但既未取得预期的经济绩效 ,又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 ,而是陷入了非绩效的理赔制度的“闭锁状态”。为此 ,本文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有关制度变迁理论文献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经济学角度提供了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长期、动态地看 ,中国保险理赔制度变迁退出“锁定”状态的演进过程和趋势 ,应是社会成员和政府组织基于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 ,通过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平等、动态的市场博弈而自发型构的制度市场演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开始关注其细节的变迁问题,并从制度的核心概念入手,设计出由制度领域向行为领域转化的框架结构。研究管理会计的变迁可以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具(如成本企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献士  郝建新  李相佑  
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寻找均衡的变化过程。研究和解读我国大学制度变迁和发展历史有助于找出我国大学制度变迁的规律,更好地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从现有的文献看,研究者们多从历史的角度来划分大学制度变迁阶段和模式,对于变迁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我国大学制度变迁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在相互博弈中,非正式制度经由政府以法律形式界定成为正式制度的过程。大学制度的供求不平衡导致了大学制度变迁。政治因素、大学绩效、决策者的权力、法制环境和路径依赖都是影响我国大学制度变迁供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祝祖强  
铁路运输业和其他网络型行业一样,一个完整的运输工作需要经过多个运输企业、多个运输环节才能完成,而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输一直实行“统一运价、发送核算、一票到达”的财会核算体制,因此,为正确计算各运输企业的收、支、利,必须建立有效的铁路运输清算制度并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运输清算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而且随着铁路运输总体改革的不断推进,将出台新的清算制度。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对铁路运输清算制度的变迁作一分析和解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纪萍  孙立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苏晓春  杨志勇  
1980年前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中国也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①。自20世纪90年代建立部分基金制后,制度的转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轨成本和激励问题,这给羽翼未丰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文章透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是如何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了利益集团在当前情况下对下一步改革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一种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温芽清  
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历经三大阶段的变迁之动因均是经济学上的理性趋利。中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快速演进,其原因主要是外在竞争国的高压和内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转轨带来的"跟随—联动"效应。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知识的不断创新是知识产权制度得以产生和变迁的一种基始力量,是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基础和终极决定者。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制度绝不总是知识进步的滞后消极反应,一旦切合知识创新水平的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形成,其又会反过来成为远远快于自发演进的知识进步的决定性推动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银弟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理论,对中国金融制度的需求、供给以及均衡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政府及其代表“政治银行家”在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加强,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性日趋强化,从而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从本质上反映了各国金融业和政府制度面向新的前景而作出的相应战略性调整,初步展开了21世纪世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态势。这种态势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外在的要求。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将在WTO的框架下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业也要走向世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成长壮大,这就要求中国金融业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宁  翟印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天雷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