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7)
- 2023(19556)
- 2022(16591)
- 2021(15779)
- 2020(13182)
- 2019(30411)
- 2018(29888)
- 2017(56987)
- 2016(30349)
- 2015(34431)
- 2014(33559)
- 2013(32689)
- 2012(29923)
- 2011(26862)
- 2010(26948)
- 2009(24842)
- 2008(23376)
- 2007(20327)
- 2006(17634)
- 2005(15481)
- 学科
- 济(119364)
- 经济(119236)
- 管理(88873)
- 业(86216)
- 企(72869)
- 企业(72869)
- 方法(56361)
- 数学(49442)
- 数学方法(48644)
- 中国(38238)
- 财(31515)
- 农(31314)
- 融(29842)
- 金融(29839)
- 银(28974)
- 银行(28935)
- 行(27849)
- 业经(27501)
- 制(25236)
- 地方(23849)
- 学(23632)
- 技术(23282)
- 贸(22831)
- 贸易(22811)
- 易(22271)
- 理论(21443)
- 农业(21266)
- 务(20420)
- 财务(20334)
- 财务管理(20285)
- 机构
- 大学(417577)
- 学院(415517)
- 济(170637)
- 经济(167128)
- 管理(166557)
- 理学(144604)
- 理学院(143089)
- 管理学(140348)
- 管理学院(139608)
- 研究(137733)
- 中国(111024)
- 京(88625)
- 科学(83146)
- 财(77728)
- 所(66895)
- 中心(64792)
- 财经(62755)
- 农(61992)
- 研究所(61159)
- 业大(59332)
- 江(58595)
- 经(57394)
- 北京(56407)
- 范(53609)
- 师范(53119)
- 经济学(52345)
- 院(50697)
- 农业(48314)
- 州(48133)
- 经济学院(47239)
- 基金
- 项目(287600)
- 科学(227862)
- 研究(211473)
- 基金(210197)
- 家(182760)
- 国家(181257)
- 科学基金(157141)
- 社会(134589)
- 社会科(127731)
- 社会科学(127699)
- 省(110745)
- 基金项目(110570)
- 自然(101665)
- 自然科(99451)
- 自然科学(99428)
- 教育(97982)
- 自然科学基金(97655)
- 划(93417)
- 资助(87094)
- 编号(85288)
- 成果(68401)
- 重点(64184)
- 部(63919)
- 创(62579)
- 发(60772)
- 课题(58729)
- 创新(57962)
- 国家社会(56038)
- 教育部(55443)
- 科研(54829)
- 期刊
- 济(177539)
- 经济(177539)
- 研究(122786)
- 中国(82581)
- 管理(62626)
- 学报(62351)
- 科学(59298)
- 财(59202)
- 农(55302)
- 大学(48976)
- 教育(48341)
- 融(46848)
- 金融(46848)
- 学学(45944)
- 技术(38450)
- 农业(38350)
- 财经(30485)
- 经济研究(29943)
- 业经(28170)
- 经(26167)
- 问题(22237)
- 科技(21510)
- 业(21366)
- 技术经济(20723)
- 图书(20449)
- 统计(19998)
- 理论(19649)
- 策(18793)
- 版(18636)
- 贸(18376)
共检索到61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付腾腾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发展在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给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既能促进二者耦合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又确保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基于"监管沙盒"思想,研究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耦合过程中金融监管与创新的动态平衡关系,构建了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以网络和大数据为支撑、以包容性协作创新为理念、强化监管机构独立性的耦合模式,并研究该模式在我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 监管沙盒 耦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红伟 陈小辉
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对金融科技实施沙盒监管。中国怎么办?基于区块链技术,调动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科技从业机构三方主体资源,构建伞形监管沙盒,可行吗?本文在进行相关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思路,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然后从监管资源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影响方面实证分析其可行性。结果表明,监管资源对金融科技创新具有正效应,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通过拓展监管资源可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在国家层面具有可行性。最后,就基于区块链的伞形监管沙盒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区块链 伞形监管沙盒 可行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孟娜娜 蔺鹏
监管沙盒是适应金融科技创新规律和发展动向的监管新范式,能够有效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管控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金融安全性、效率性和普惠性的协调。监管沙盒作为创新性金融科技监管机制,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实践相匹配、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逻辑趋同、与我国金融改革试点实施路径一致。然而,监管沙盒机制在我国的实施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为此,要运用穿透式监管甄别伪劣金融创新,加强监管沙盒的准入管理;融入金融包容理念以营造稳定的监管环境,为监管沙盒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监管科技建设,提升监管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强化监管沙盒的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雷 陈佳慧 熊舒琪 车旻昌 黄娴萍
“监管沙盒”是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监管模式。在建设金融强国视域下,系统研究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版“监管沙盒”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贯彻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特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原则,构建了中央与地方配合的顶层设计,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行业自律等监管机制,并落实了从“入盒”到“出盒”的完整测试流程。中国版“监管沙盒”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中的落地实施,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监管工具丰富、风险普遍较低等新特征,推动了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但在项目准入、权益保护、持续监管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为此需要完善项目分类遴选与“入盒”标准,打造全流程多元监督闭环,优化“出盒”后的持续监管机制,全面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国晖 郑萌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两者的紧密结合往往会带来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对耦合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的分析比较,认为松散耦合理论在研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方面是适用且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两者之间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中观层面的匹配机制以及宏观层面的协同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三种运作模式,即科技产业园融资模式、科技金融机构模式、补贴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 耦合机制 耦合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瑶瑶 赵华伟
近年来,为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的困境,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FinTech)产业迅速崛起。金融科技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对构建新兴金融业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促进金融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也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监管沙盒"应运而生。鉴于此,以"监管沙盒"为研究对象,首先阐明"监管沙盒"的运行机制;之后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监管沙盒"的政策;接着分析"监管沙盒"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风险;最后结合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实际,提出对"监管沙盒"创新金融监管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监管沙盒 金融科技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刘欢欢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金融科技具有创造性破坏的特征,其带来的创新收益和风险成本同时发展、相互转换,为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严峻挑战,亟需通过监管转型实现激励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动态平衡。在适应性监管理念逐渐受到认可的背景下,监管沙盒作为适应性监管的实践形式,能够为市场各类主体带来经验密集型的收益:通过真实世界的试验结果降低技术不确定性,基于有效的信息交互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有效化解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新进入者与后进入者之间的矛盾,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推动创新。因此,监管沙盒不仅是一项创新工具,更是推动监管转型由理论走向实际的重要依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莉 程普 傅雅琴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在金融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各国普遍面临着现有的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无法覆盖创新型产品的问题。为了实现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保护消费者利益,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机构于2016年先后出台了监管政策,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包括没有金融牌照的初创企业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值得关注。笔者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有利于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模式特点,剖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推动金融创新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金融管制 功能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从金融风险的角度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金融监管体系缺失下,金融创新的风险大量累积并集中爆发所造成的金融市场动荡。本文研究发现,相对于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如次级抵押贷款和债务抵押债券,美国监管体系存在自生性滞后和自觉性滞后两种监管滞后问题,正是由于监管滞后造成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敞口不断扩大,最终造成了系统性的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在分工、聚合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链条的参与者、资金供需双方都获得了价值,促进了商业价值与普惠金融社会价值的兼容普惠金融的难点与痛点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其本质是反对金融排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数字普惠或者"互联网+"普惠的模式兴起并被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大量包含信息的数据,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贷服务的门槛,减少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排斥。但是,随着这种"互联网+"的模式把线上用户的数据挖掘得越来越充分,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定价体系紊乱,缺乏坚实的金融监管和创新的基本逻辑,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实践中摸索理顺定价体系的路径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突破或者规避金融监管往往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欧洲美元市场是人们常常提及的例子,欧洲美元市场的建立是人们为了突破当时美国监管部门对美国境内利率上限的限制。而中国的余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科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静 张宇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将从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主导升级。在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支持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长,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并逐步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时间尚短,在法律政策、监管方式、技术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方式,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金融 商业模式 监管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