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2)
- 2023(9265)
- 2022(7298)
- 2021(6905)
- 2020(5478)
- 2019(12770)
- 2018(12214)
- 2017(22642)
- 2016(11828)
- 2015(13575)
- 2014(13280)
- 2013(13067)
- 2012(12308)
- 2011(11233)
- 2010(11444)
- 2009(10920)
- 2008(10121)
- 2007(8981)
- 2006(8016)
- 2005(7342)
- 学科
- 济(51151)
- 经济(51095)
- 管理(29923)
- 业(27712)
- 融(26017)
- 金融(26017)
- 中国(25901)
- 银(23434)
- 银行(23434)
- 行(22846)
- 企(22503)
- 企业(22503)
- 方法(20088)
- 数学(17326)
- 数学方法(17226)
- 农(13820)
- 财(13712)
- 制(13236)
- 贸(12050)
- 贸易(12035)
- 业经(12026)
- 易(11857)
- 中国金融(11258)
- 地方(11114)
- 理论(10143)
- 农业(9275)
- 学(8578)
- 体(8380)
- 务(8055)
- 财务(8029)
- 机构
- 大学(163701)
- 学院(161753)
- 济(78497)
- 经济(77097)
- 研究(60112)
- 管理(57213)
- 中国(55184)
- 理学(47852)
- 理学院(47338)
- 管理学(46782)
- 管理学院(46482)
- 财(37028)
- 京(35713)
- 科学(30471)
- 中心(29261)
- 财经(29079)
- 所(28275)
- 经济学(27619)
- 经(26762)
- 研究所(25420)
- 经济学院(24863)
- 北京(23696)
- 江(23160)
- 财经大学(21993)
- 院(21636)
- 范(21392)
- 师范(21230)
- 融(21051)
- 金融(20697)
- 农(20577)
- 基金
- 项目(101783)
- 研究(81652)
- 科学(80758)
- 基金(74707)
- 家(63616)
- 国家(63068)
- 社会(54048)
- 科学基金(53996)
- 社会科(51328)
- 社会科学(51321)
- 教育(38181)
- 基金项目(37787)
- 省(36407)
- 编号(32569)
- 划(31073)
- 资助(30993)
- 自然(29973)
- 自然科(29280)
- 自然科学(29273)
- 自然科学基金(28807)
- 成果(28237)
- 部(24637)
- 国家社会(23964)
- 课题(23761)
- 重点(23639)
- 中国(23385)
- 发(22865)
- 教育部(22126)
- 性(21889)
- 创(21858)
共检索到266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灿 许立成 徐志坚
文章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阐述了金融公平的具体内涵,接着分析了中国金融公平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中国进一步加强金融公平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金融公平 金融发展 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建章
由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乔培新同志担任决策顾问、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海宽同志题词,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一书,与读者见面了。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金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早在《共产党宣言》、《市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等名著中,作了一系列论述。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0月举行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高瞻远瞩地指出:“银行要抓经济,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 韩明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金融开放,既有各国金融开放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金融开放在从单向开放到双向开放再到高水平双向开放进程中,始终深刻把握和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新道路,也为其他国家的金融开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释了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核心要义和行动逻辑,回顾了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分析了新征程上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所面临的内外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玉冰
基于传统的金融资源理论,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特点与趋势,对金融资源配置赋予新的界定。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普惠金融四个维度,对2000—2013年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动态与系统分析。总体来看,中国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功能不断增强。但是,目前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金融资源配置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的金融资源产出效率趋于下降。对此,提出促进中国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金融结构 金融效率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林
始于2011年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为拓展金融理论研究、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金融人才做出卓越贡献的金融前辈。2014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为长期献身于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并取得丰硕成果的王永明先生、杨培新先生、赵海宽先生。值此之际,《中国金融》特刊发文章以示祝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王维安
为了防范并有效化解国有银行长期积累的巨额金融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 ,中国政府于 1 999年起陆续组建了信达、长城、东方和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集中处置从国有银行剥离的 1 .4万亿元金融不良资产。几年的运作实践表明 ,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也是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战略举措。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债转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南军 谢丽燕 邓博文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 刘少波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无疑确定了行为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就其主要内容、实践意义以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证分析等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论述,并对其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证券市场 金融理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燕辉
近年来关注金融约束理论的学者日益增多,但存在对金融约束政策含义的误解以及缺乏对其在中国实践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在分析该理论基本框架基础上,重点强调其特许权价值、专利权保护及私营部门的真正含义,以消除前人的误解;首次深入分析金融约束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包括前提条件满足状况和具体表现,以期给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最后分析了金融约束政策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约束理论 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管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鹏艳
消费金融作为消费的"助推器",在消费市场开发、消费渠道拓宽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消费金融概念由于没有将消费储蓄和消费支付体系纳入其中,因而不能真实反映消费金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消费金融的新内涵是对传统消费信贷理论的一种创新发展。目前,消费金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应用,也是我国现阶段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战略要求下,应加大对消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从而带动居民增加消费支出,使居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
消费金融 消费信贷 消费储蓄 消费支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洪伟力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带来深远影响的,高潮迭起,而且遍及全球的金融创新浪潮,它波及到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等各个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全球性金融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正在迈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中国金融业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婷
通过对我国金融深化程度的判断及理论分析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在数量上增长较快但质量不高,金融资产发展的规范化程度较低。我国金融深化的具体对策,一是强化金融监管,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二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三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四是健全金融调控机制,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峰
自70 年代以来, 金融自由化就逐渐被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解除金融压制的主流金融政策。到80 年代这一趋势更是形成了高潮。然而实践的结果是: 通过提高金融体系效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加大了这些国家金融业的风险。本文以为: 金融自由化作为金融深化的较高层次, 其本身是没有错误可言。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这一政策框架有没有相对应的微观主体( 主要指市场经济下的成熟经济机构) , 以及引导政府和微观主体据以调整自己行为的充分信息。而这两点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基于此, 本文第三部分比较了金融化的两种方案: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约束。提出金融约束是我国解除金融压制现象和抑制经济气泡生成较为合适的方...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 金融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文东 刘颖 武传德
由于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与政策制定同凯恩斯的IS—LM模型的理论前提设定相差甚远。所以,建立中国金融理论模型,必须对凯恩斯的模型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凯恩斯的IS—LM模型理论中有一暗含的假设,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运行是以物质利益诱导为基础的。而中国的专业银行不是真正的货币经营者,而是货币资金的管理者,物质利益原则对专业银行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所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是通过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配给完成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融理论与实践》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主管,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全国货币银行类期刊,连续九次入选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作为金融思想的传播阵地,《金融理论与实践》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刊发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的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